大运河之上。
“……”
此刻越王朱高爔身穿裘衣,一人站在船头,吹着寒风,看着远处的风景,心里不禁感到空落落的……
不过很快他就调整好了心态!
既然大哥如今病重,又跟自己说了那些隐晦的话,那自己可不能姑负了大哥。
一想到历史上二哥与他一大家子的结局,朱高爔就感到一股恶寒,那种死法……
反正他是无法想象,缸里一点水都不加,就干烤啊!
虽然自己跟大侄子朱瞻基的关系还没有老二老三与其关系要糟糕,但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且自己的封地又是在富饶的浙江宁波府,朱高爔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预感,一旦自己这个大侄子上位了,除了要稳定自身地位外,恐怕腾出手,就是让他这个四叔换一个封地了。
毕竟浙江此地在大明朝的地位太过重要了,虽然之前也封过藩王,比如前期的吴王朱橚,吴王朱允熥……
但越王朱高爔属于是第一位并且成功就藩此地的藩王,没有之一。
他也怕自己会面临和老二一样的结局。
所以……凡事只有自己所掌控,这才是上上之选!
…………
大明,顺天府。
就在越王朱高爔离开京城七天后,朝廷的朝会象往常一样运转着……
“……”
不过今天等所有国事都宣布完后。
文武百官们正准备等着老皇帝身边的宦官宣布散朝回家之时,然后他们就听到了一个重磅消息!
只听老太监小鼻涕拿着一封圣旨,宣告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汉王朱高煦神采英拔,德才兼备,功勋卓着,自朕登基以来,立下赫赫战功,为朕鞍前马后……”
“于永乐十八年二月一日正式就藩山东乐安,愿今后日夜勤勉,造福百姓……”
“钦此!”
“!!!”
随着小鼻涕一长串的话落下后,下方的文武百官们皆是神色各异。
尤其是太子党的官员们,他们更是不敢相信!
汉王,他这就……就藩了?!
这……他们是在做梦吗?
下一刻。
只见下方的汉王朱高煦躬敬的跪下接旨:“臣朱高煦……接旨,谢陛下圣恩!”
“……”
散朝之后,百官们各自三两成群的退下了,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谁能想到……自越王在去年就藩之后,现在如日中天的汉王竟然也要去就藩了,这也太突然了!”
“谁说不是呢,难道汉王这是放弃了?”
“不得妄言此事!”
其实对于汉王想要那个位置,在整个朝堂之中都不算是秘密了,不然汉王也不至于在朝中上蹿下跳的,折腾出那么多的事情。
不过汉王这时选择就藩的话,那就意味着他远离了政治中心,也彻底与那个位置无缘了,没有皇帝召令,只怕是终身不能回京半步了。
“……”
不过朝廷中从来不缺乏一些明眼聪明之人,看得出汉王这是以进为退,要知道,只是汉王一人就藩,赵王并没有……
赵王可是标准的汉王党,他俩好到穿一条裤子,为何如今汉王一人就藩,而赵王却不去就藩?
这里面要是没有猫腻谁信?!
“……”
此刻三杨之一的杨士奇眼神顿时一凝,这个消息对于他来说是个绝对的好消息。
汉王前往封地就藩,这就说明太子朱高炽的太子之位……进一步稳固了。
毕竟他杨士奇与其他的大臣不同,就象夏元吉,胡广,杨荣等人,他们一个是户部尚书,一个是内阁首辅,一个是下任内阁首辅接班人兼皇帝近臣。
这些人虽然也是支持太子朱高炽的,但任有馀地,甚至是观望的地步……
而他杨士奇基本都和太子朱高炽深度绑定了,一旦其他亲王上位的话,其他人或许可以重新选择,但他已经无法再选择了。
所以,只有朱高炽的地位越稳固,杨士奇越安全,自身的才华才有施展的地方。
而且如果太子朱高炽上位的话,最重要的是……大明终于可以不再是屠夫皇帝,马上皇帝的局面了。
太子朱高炽宅心仁厚,肯定会实行全国休养生息之策,一旦休养生息,他们这些文官们就有了出头之日。
不过杨士奇性格谨慎持重,也是想到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太子朱高炽体弱多病的身体,万一……
如今皇孙朱瞻基的威望可还不足以力压三位叔叔,甚至是朝中大臣武将们。
而且他杨士奇代表太子朱高炽跟汉王争斗了十几年了,自然是了解汉王的为人的。
汉王此人其性格狠辣无比,曾数次伙同赵王直逼储君之位,一旦这种人上位了,那大明将永无安宁之日。
而这个时候老皇帝放汉王就藩,而且封地还是离顺天府比较近的山东,与其说是被放弃,倒不如说是赏赐!
历史上威胁到皇帝地位的藩王也不少见,毕竟藩王作乱的事情也发生了不少……
就比如如今在位的永乐皇帝这个榜样!
不过老皇帝在位之时,或许他们这些藩王不敢,可若是老皇帝不在了,那可就说不准了。
并且以汉王在军中的强大威望和实力,只要在封地之上养精蓄锐,找一次时机,再杀回来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太子朱高炽能够顺利继承皇位,这一切都能迎难而解,要是太子没了,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
另外一边,汉王朱高煦回到王府。
之前他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于是直接带着一家老小走了,期间先是跟老爷子朱棣打了一个招呼。
顺天府城门口。
太子朱高炽和赵王朱高燧,朱瞻基一起来送老二。
老大就象寻常人家,即将看着远行弟弟的兄长,对着老二露出不舍的神情,紧紧的握住老二的手:“老二啊……你多保重,有机会就回来看看。”
闻言,汉王朱高煦脸色变得有些复杂:
“大哥,弟弟其实早就该去就藩了,这些年给大哥添麻烦了,抱歉……”
“二弟说的哪里话,不管怎么说你都是我的弟弟,永远都是!”
“是啊,咱们永远都是……”
汉王朱高煦声音有些惆怅,看向了老大和老三:“大哥,老三,保重!”
说罢,他最终又看向了这个他又爱又恨的大侄子朱瞻基,重重的拍了拍其肩膀:
“好好的伺候你爹,不然二叔可回来找你麻烦!”
“是,侄儿谨遵二叔的话!”朱瞻基连忙行礼,但心中已然是高兴不已。
“好了,大哥,老三,你们就送到这里吧,接下来的路我自己走!”
最后汉王朱高煦的那句话,意味深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