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户部。
当永乐皇帝朱棣派来的太监读完口谕后……
“啥?陛下让我去拉银子回户部?!”
此刻跪在地上接旨的夏元吉那叫一个激动,那叫一个高兴啊!
老皇帝这次终于是想到他户部了,终于是不全部将银子都给私吞了!
要知道,这些年来……越王殿下前前后后不知拉了多少次银子过来,可每次老皇帝都私自装到了自己私库里去了。
还以为他不知道?他夏元吉别的本身没有,但一旦提到钱这个东西,整个大明没人比他更懂,更能算了!
如今朝廷财政是好起来了,但老皇帝又是个闲不住的主,花钱那叫一个大方!
要不是这些年有越王提出了新商税,还有时不时的就能弄回那么多的金银,他这个每天精打细算的户部尚书都得愁死!
所以如今的越王朱高爔在夏元吉心里哪里还是人啊,那简直就是妥妥的财神爷!
现在好了,财神爷又弄回了两百多马车的金银,而且老皇帝还知道分三成给他户部了,这真是让他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高兴坏了。
心想着:陛下还是爱臣的!
“不行,我得赶紧去,不然陛下突然反悔可就遭了!”
想到这里,夏元吉立刻召集户部人手……
然后他率先撒丫子就往皇宫的方向跑,他要第一时间带人去将那些银子拉回户部库房之中,这样他才能彻底放心。
“……”
边跑,夏元吉心里边盘算了起来……
刚刚那个太监说财神爷越王派人拉回了两百多辆马车,其中三十辆马车是装黄金的,二十多辆马车是装的奇珍异宝,那就还剩一百五十多辆是装银子的了。
皇帝说让他户部抽三成,那就是四十五辆马车银子,再四舍五入的话,那就是五十辆马车银子!
“我夏元吉来了!”
“……”
不久后,夏元吉急匆匆的带着户部的人赶到了,在进行一番有理有据的拉扯后,又拿出了皇帝的口谕,最后硬是让夏元吉生生的拉走了五十四辆马车的银子回去……
“!!!”
之后,在得知此事的永乐皇帝朱棣更是气得笑骂起来:
“夏元吉,你个老匹夫,老无赖!”
不过也就只有夏元吉这种尽忠职守的刺头才敢这么做了,要是换了别人,看他朱棣砍不砍人!
…………
与此同时。
大明,浙江地区。
衢州府,此地位于浙江西部,也是唯一一个地处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交界之处。
府辖西安,龙游,开化,江山,常山等五县,其府治设立在西安县。(那时浙江也有个西安)
朱高爔来到衢州府后基本也都是三板斧,安抚百姓,走访民间,整肃吏治,彻查贪官……
当着衢州府百姓的面砍了不少的贪官污吏了,又提拔了几个正直的官员上位。
这天,越王的队伍巡行到了常山县,此地其实离那江西很近,如果骑快马的话,大半天就能抵达江西地界了。
但他作为亲王与浙江巡抚,他可不能擅自离开巡行的地方,这要是让百官知道了,又得弹劾他了……
“……”
就这样,朱高爔遥望着江西方向,心里却是想着:也不知道大侄子朱瞻基在江西咋样了?
以那小子年轻气盛的性格,现在恐怕正在江西地区各种拉拢官员的吧?
说到底,他们叔侄俩也算是从小一块长大的,朱瞻基那小子从小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玩的,如今却是越来越敌对了……
想着,朱高爔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算了,如今先管好自己再说吧!
…………
又是七天过后。
越王朱高爔带领的巡抚队伍抵达了浙江金华府。
金华府,此地位于浙江中部,也是浙江重要的经济局域与重镇,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极强的适居性,其周边更是被些山峦围绕,东部为大盘山,东北为会稽山,北部为龙门山,西部为千里岗山……
还有便利的水路交通条件,其商业与各地往来频繁,造纸,纺织等手工闻名遐迩。
金华府领八县金华,兰溪,东阳,武义,浦江,汤溪,永康,义乌,合称“八婺”。
金华府城依山傍水,城墙高两丈五尺,此刻城门口之处。
“……”
知府曹康早早就带领金华府全府大小的官员们在此迎接越王了。
见越王的马车与队伍到来……
“下官金华知府曹康……拜见越王殿下,巡抚大人!”
“不必多礼。”
见状,朱高爔从马车上缓缓下来,笑着说道:“本王初来乍到,还望诸位大人好好配合!”
“……”
听到越王殿下这话,众官员们皆是一阵沉默……
好好配合?他们敢不配合嘛?
毕竟越王在浙江其他地区的所作所为,他们这些人都是有所耳闻的,要让他们来形容的话,那就是越王杀疯了!
走到哪里杀到哪里,将浙江全体的官员们都吓得够呛!
生怕下一刻越王的屠刀就落到了他们自己的头上了……
最后还是知府曹康反应了过来,连忙说道:“下官自当竭尽全力配合殿下!”
他曹康自认不是什么清官,但也从来没有干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也没有欺压过百姓,贪赃枉法,反正他可不怕。
之后,朱高爔在金华城待了几天,彻查了一下这里官员们,发现这里的官场情况还算可以,最后也就只是砍了十三个官员而已。
处理完事务后,朱高爔又开始继续他的巡行工作了……
这天,越王队伍抵达了义乌县和永康县的交界之处。
其实这两个地方……
他朱高爔老早就想来了,虽然如今的这两个县的百姓都比较穷苦。
但他可是知道的,这两地的民风都特别彪悍,最是合适招募兵源了,他们打起仗来个个勇猛,强悍,不要命的!
虽然目前朱高爔还用不上,也不敢大张旗鼓的招兵,但有备无患,他想先过来两地这边看看……
毕竟在百年后的戚家军主力都是义乌兵,义乌百姓骁勇善战是公认的,当然了,永康百姓也不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