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沈默和顾清辞去了儿童合唱团的排练室。
二十个孩子穿着统一的浅蓝色演出服,正跟着张老师练声,看到他们进来,都停下动作,好奇地盯着沈默手里的吉他。
“沈老师,顾老师,你们来了!”
张老师迎上来,手里拿着打印好的歌词,“孩子们己经听过歌曲片段了,都说喜欢,现在正练和声部分,你们听听效果。”
音乐响起,钢琴前奏刚落,孩子们就唱起来:“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
童声干净得像泉水,和声轻轻托着主歌,比deo版本更有画面感。
沈默和顾清辞站在旁边,忍不住点头,张老师笑着说:“您这歌词写得太具体了,刚才有个孩子问我‘谷堆是什么样的’,我跟他们讲完,他们唱‘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这句时,眼神都亮了,特别有代入感。”
顾清辞说:“这就是我们要的效果,让孩子从歌里感受到妈妈的陪伴,也让家长想起自己的童年,这样童真守护的主题才立得住。”
排练结束后,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跑过来,拉着沈默的衣角:“叔叔,这首歌能教我唱吗?我想唱给我妈妈听,她每天都给我讲故事。
沈默笑着点头,教她唱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这句,小女孩学得很快,唱完还蹦着说:“我妈妈肯定会喜欢!”
顾清辞在旁边拍下这一幕,说:“这张照片能当演唱会宣传图,比摆拍的有温度多了。”
刚走出排练室,钱胖子的电话就打过来,语气急得像炸毛:“老沈,林枫又特么的搞事了!
“他联系了星娱旗下三个音乐平台,让他们在咱们新歌预热的时候,故意推其他儿童歌,抢流量!还说要找水军,在网上说你这歌是抄的国外童谣!”
沈默皱了皱眉:“抄的?他有证据吗?随便造谣谁不会?你赶紧联系公关团队,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创作手稿、录音片段整理好,要是他敢发谣言,咱们立马反击。”
顾清辞也说:“我让工作室发声明,附上创作过程,从最初的旋律草稿,到跟合唱团的沟通记录,再让张老师和孩子们作证,证明这首歌是原创,林枫的谣言根本站不住脚。
钱胖子:“还有,遥歌那边己经知道了,李总说他们会加大预热力度,把首页所有横幅都换成新歌片段,还会举报星娱平台恶意竞争,让监管部门查他们。”
沈默:“好,让李总尽管举报,咱们这边也剪个排练花絮,把孩子们练唱的样子、张老师指导的画面放进去,发到各个社交平台,让大家看看咱们是真用心做歌,不是靠炒作。”
挂了电话,顾清辞叹了口气:“林枫真是没完没了,明明之前己经输了,还非要找存在感。”
沈默说:“他就是不甘心,觉得咱们抢了他的风头,尤其是遥歌现在跟咱们合作,他更受不了。
“不过没关系,他越是闹,越显得咱们占理,而且公益机构和遥歌都站在咱们这边,他翻不了天。”
两人去了顾清辞的工作室,编曲团队正在调试伴奏,李哥看到他们进来,赶紧说:“沈老师,顾老师,你们听听这个版本,加了口琴和手鼓,口琴吹前奏,手鼓打轻节奏,跟童声特别搭,你们听听是不是那味儿。”
音乐响起,口琴的旋律像晚风拂过,手鼓的咚咚声轻轻跟着,配合钢琴,整个房间都暖起来。
沈默点头:“就是这个感觉,不用加太多乐器,简单点反而能突出歌词的故事感。”
顾清辞说:“我觉得可以在结尾加一段孩子和妈妈的对话片段,比如‘妈妈,再讲一个故事吧’‘好呀’,更贴妈妈讲故事的主题,也能呼应演唱会的童真守护。”
李哥说:“没问题,我这就去录,今天就能出完整伴奏带,明天就能跟合唱团合练。”
晚上钱胖子发来消息:“林枫的水军开始在网上造谣了,说《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抄了国外某首童谣,我己经让公关团队把辟谣材料发出去了,还附上了你的创作手稿和排练视频,现在网友都在骂水军,说他们没听过就乱造谣。”
点进去全是支持的声音:“听了片段,跟国外童谣完全不一样,别瞎黑了!”
“沈默写歌一首很实诚,《童年》《海阔天空》都是原创,怎么可能抄?”
“这首歌让我想起我妈给我讲故事的日子,造谣的能不能积点德?”
顾清辞也发来截图:“公益机构张主任说,他们官微转发了辟谣声明,还附了童真守护项目介绍,现在有两百多个家长咨询怎么捐钱捐物,效果比预期好太多。”
沈默回复:“太好了,看来林枫的小动作反而帮咱们预热了。明天跟合唱团合练,争取一次过,早点把完整版本交给遥歌。”
去工作室接孩子时,小林说:“孩子们今天特别乖,瑶瑶还拿着歌词,让我教她唱‘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虽然跑调,但学得可认真了。”
沈默笑着走进房间,瑶瑶举着画跑过来:“爸爸,我画了新歌里的月亮和谷堆,你看像不像?”
沈默接过画,上面画着圆圆的月亮,旁边有个小谷堆,谷堆旁边坐着两个小人,一个标着 “爸爸”,一个标着 “瑶瑶”。
他摸了摸瑶瑶的头:“像!瑶瑶画得真好。”
距离演唱会还有五天,沈默、顾清辞和儿童合唱团的孩子们,一起去了遥歌平台的演播厅彩排。
李总亲自在门口等,手里还拿着舞台设计图:“沈老师,顾老师,你们看这个舞台,背景做深蓝色,缀满星星灯,中间摆个两米高的‘谷堆’模型,旁边放月亮造型的灯箱,唱到‘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时,谷堆还会亮灯,肯定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