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点头赞同,看来大家都有过凑字数的经历。
邹华文笑着说:
杨蜜点头:
邹华文笑道:
嗯?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随后大家才反应过来——这句话通常用来形容心情低落,如果经常这么说,那得多郁闷。
明白过来的杨蜜立刻张牙舞爪地要去抓邹华文,邹华文笑着躲开了。
毕竟是综艺节目,不是严肃的答题环节,何老师也就任由他们闹了一会儿。
片刻后,两人重新回到位置上。
邹华文点头:
他声情并茂地说出这句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杨蜜调侃道:
邹华文解释道:
他可是有亲身经历的。
记得有次写关于夏天的作文,他提笔就写:
一篇作文就这么完成了。
正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他相信很多人也干过类似的事。
岑威霆选了d。
……
经过激烈比拼。
邹华文、张爽、热芭、杜涛涛四人成功晋级决赛。
大象转圈环节结束后。
邹华文原想率先通过独木桥。
却被热八一声喝止。
能让热芭和杨蜜开怀大笑,邹华文也乐在其中。
决赛题目别出心裁。
何老师盯着显示屏念道:
现场顿时安静。
前三个选项还算正常。
那可是摇滚乐坛的风云人物!
明显是个干扰项。
但真正的第二高峰是哪个?
人们总记得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之巅。
就象只记得阿姆斯特朗是登月第一人。
第二高峰确实鲜为人知。
最终环节变成集体猜谜。
这正是正确答案!
本轮胜利属于邹华文队。
不过有趣的是——
这个环节纯粹娱乐,没有任何实质奖励。
……
何老师挥手宣布:
现场瞬间沸腾。
这个经典环节一直备受观众喜爱。
游戏规则是:
每位参与者会获得一个词语。
但其中一人拿到的词与他人不同。
通过轮流描述来揪出卧底。
关键在于——
卧底本人也可能不知情。
玩家既要判断自己是否特殊,
又要推测他人词语。
最后存活者即为胜者。
工作人员迅速上场。
撤走先前环节的各类道具。
游戏环节准备就绪,六个展示台前放置了显示屏用于显示关键词。
现场顿时陷入微妙的沉默。这个看似准确的描述却引发了别样联想。杨蜜和热芭不约而同红了脸颊。
何老师强忍笑意继续主持,现场观众和嘉宾都因这意外的双关语忍俊不禁。
描述本身没问题,但结合热芭的话就显得有些奇怪。展开,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现在大家关心的不是卧底能撑多久,而是剩下两人会如何描述。
这一环节能否正常播出,他心里都没底。
观众席已经笑成一片。
在港地射击场确实可以体验各种枪械,但这句话让现场瞬间。
邹华文完全懵了。
明明是个正经综艺,怎么对话突然变得奇怪?连他的思路都被带偏了。!这胆量令人佩服。
虽然每个描述单独看都没问题,但组合起来就产生了奇妙反应。何老师笑得满脸通红,从业多年首次遇到这种情况。是为了配合《古剑》主题,没想到被邹华文一句话带跑偏。
所有嘉宾齐刷刷指向岑威霆——谁让他说"打过"呢?虽然杨蜜等人猜到他是队友,但这个描述实在太容易让人想歪。
杨蜜几人神色平静。
她们早已断定岑威霆并非卧底。
邹华文面无波澜,
心中却暗潮涌动。
岑威霆竟不是?
这意味着他方才的表述,
正是抽中的原词。
游戏规则限定,
所有玩家抽取的词语字数相同。
邹华文抽到单字,
其馀人必然也是单字。
打什么?
邹华文垂眸看向掌心字迹。
这算哪门子词汇?
观察现场观众、主持人与嘉宾的反应,
岑威霆的描述显然引发了特定联想——
最可能的映射词呼之欲出:
枪!
岑威霆实属冤死,
真正的卧底竟是自己!
思绪翻涌间,
邹华文壑然开朗。
原来我才是卧底!
游戏继续推进。
娜娜率先描述,
张爽、热芭、杨蜜相继接龙,
内容皆四平八稳。
轮到邹华文时,
画风再度急转:
轻飘飘一句,
瞬间瓦解娜娜辛苦营造的语境,
话题又朝诡异方向狂奔。
本轮张爽惨遭淘汰。
后续环节中,
娜娜亦黯然离场。
此刻场上仅剩邹华文、杨蜜、热芭三人。
眼见平民只剩两位,
再淘汰一人卧底即可获胜。
胜利曙光近在眼前,
邹华文谨慎组织语言:
这次他收敛锋芒,
未再刻意带偏节奏。
何老师听闻最终轮描述,
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话题总算回归正轨。
三人表述高度统一,
显然邹华文已洞悉他人词卡内容。
邹华文此刻却陷入迟疑。
现在只需淘汰最后一人,卧底就能赢得胜利。
然而。
该选谁呢?
杨蜜和热芭,对他而言都是难以决择的存在!
无论选择谁,回家后恐怕都免不了跪搓衣板的命运!
何老师宣布:
话音未落。
邹华文还未抬手,
就见杨蜜与热芭,
默契十足地同时指向他!
两人还异口同声喊道:
得。
他还在纠结该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