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559章 印刷术与巴拿马

第559章 印刷术与巴拿马(1 / 1)

“良仲先生精通地理和兵略,应该能想得到的,建康这里并非最理想的都城,历朝历代凡是在建康定都的王朝,没有一个能够长久的。

“从地理上来说,建康无险可守,虽然这里号称有长江之险,但万里长江,处处皆防便等于处处无防,扬州、庐州、荆襄、巴蜀,可谓处处都是突破口,甚至还可以从乌斯藏借道云南,当年蒙古灭宋不就是走的这条路线?

“再者,还有守江必守淮之说,可此言仍是自欺欺人而已,从徐州到燕云,上千里路全是一马平川,只要北方有一支强军,能够跨过燕云,那南朝的复灭也只是时间长短而已,这点从前宋便可窥视一二。

“前宋不可谓不强,要钱有钱,要人口有人口,可就是挡不住辽金蒙古,虽有前宋以文御武,自废武功之嫌,可地理上的劣势也不容忽视啊,故而与其将都城的安危依托于江淮防线,还不如认真经营燕云,凭借燕山地势之险,至少可保南北数千里江山无虞。

“另外还有建都之地的选择,都城绝不可与经济中心重合,都说饱暖思淫欲,这朝廷也不例外,江南太过富庶安逸,长久建都于此,只会腐蚀君臣心智,生出懈迨之心。

“就跟这人一样,若是吃的太饱,穿的太暖,便会生出困意,反而只吃七分饱,穿的稍微单薄一些,饥寒交迫之下,便会时刻斗擞精神,平日里若是没有些危机感,又如何知道上进?”

在场之人中,王祯听了并没说什么,他对兵略和地理不是很在行,也不想过多掺和朝堂之事,鲁锦迁不迁都都与他无关,反正不可能迁都到山东去。

而王祯的重孙子王永怀,这小子今年刚刚19岁,只觉得眼前这位陛下有自虐倾向,没事自讨苦吃,难道能吃饱穿暖还不好吗?非要饥寒交迫一些才更自在?

王永怀旁边的妹妹王清婉便要懂事的多,此女如今才17岁,但一双眼睛却着实灵动,心中对这位皇帝充满好奇,不仅四处打量皇庄,还经常偷瞧一眼皇帝,听着陛下与太公和那位叶先生问对,那学识渊博的样子顿时让小姑娘崇拜不已。

叶兑闻言则是皱眉点了点头,却又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要迁都去燕京?可就算要经营燕云防线,远离富庶之地,也没必要去燕京吧?

“前宋的汴京地理位置确实算不上多好,早在宋太祖时便有迁都的打算,只是因为后面各种事耽搁,最后才在开封将就了下来,直到后面靖康耻发生。

“可即便不选开封,洛阳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啊,洛阳居天下之中,周围又有潼关、虎牢关等险隘,可保都城安全,再不行长安也可以考虑,为何偏偏要去燕京?”

鲁锦闻言当即伸出手指说道,“第一,长安经过汉唐两朝的消耗,早已不堪重负,不论是森林木材,还是河流淡水,甚至是土壤肥力,早就无法支撑一座都城的运转了,东汉建都于洛阳,唐朝后期天子也多去洛阳就食,这便是证明。

“其二,汉唐时北方有匈奴突厥,朝廷想要制衡他们,就必须经营河西走廊和西域,再加之那时海贸不兴,中国与西方贸易全靠西域的丝绸之路,汉唐只要经营好西域,既可控扼匈奴突厥,又能从丝路收来许多赋税,实为一举多得之事。

“可自宋元以来,海贸愈发兴旺,而丝路早已凋敝,前岁北伐之时,郑国公率四方面军攻入陕西,但也只占领了关中地区,为何?因为那里实在凋敝残破的不象样子,整个陕西一省的人口,恐怕都不到五十万人,还没一座建戛纳的人口多,现在又如何能供养的起一座都城呢?”

“原来如此。”叶兑顿时恍然大悟,他虽然精通地理,但久居台州,消息闭塞,对如今陕西的情况并不知情,这还是听了鲁锦的介绍,才知道如今的陕西居然成了这副鬼样子。

然后他又问道,“可就算长安不行,洛阳总没问题了吧,即便洛阳无法自足,也可效仿前宋的漕运,从庐州、扬州、荆襄等地输送粮秣入洛,岂不比燕京更为合适?”

鲁锦再次摇了摇头,“如今丝路凋敝,海贸大兴,更何况我大明在南洋亦有国土,想要管控海外,都城就必须不能离海太远,否则别的不说,仅传递消息政令便十分耗时耗力,如此看来,只有建康和燕京最为合适,建康靠近东海,燕京靠近渤海,离海都不算远。

“再者,朝廷还要考虑可能的强敌,自隋唐以来,纵观中国南北,南方不论是交趾、还是南诏、大理,亦或是贵州洞蛮,皆不过疥癣之疾,虽也强极一时,但最多不过割据一方而已,无力颠复中原。

“反观中国东北,隋唐有高句丽,五代有渤海国,契丹,辽国,宋代有辽金,就连蒙古其实也是出自东北地区,而并非草原,他们才是真正有颠复中原实力的强敌,故而朝廷必须就近看住东北,以防再有蛮夷从此地崛起。

“否则两三代内,或许辽东和漠北无事,可要是一二百年之后呢,若无朝廷就近看管镇压,后代又在建康安于享乐,恐怕这大明复灭之日亦不远矣。

“因此这建康与燕京,两相对比之下,当然是选燕京不选建康了。”

叶兑闻言这才肃然拱手道,“受教了,陛下思虑之长远,令人佩服。”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朕喜欢从长远考虑,其实就连探索大洋彼岸的黎洲,亦是朕计划中的一环,先生虽然精通天文地理,可对数学并不算精熟,对航海亦无甚经验,对海外地理更是一无所知,这次黎洲之行,先生可还要跟博望侯多学习才是,你早日熟悉这条航线,能够独当一面,朕也好将博望侯调去其他地方,另作他用。”

叶兑当即再次拱手道,“请陛下放心,能够探索黎洲,亦为在下之所愿也,在下定不负陛下嘱托,早日习得航海之术,尽早为朝廷效力。”

鲁锦点点头,就在这时,旁边的王祯也出声问道,“陛下,之前老朽也见过城外那处工地,只是老朽心中亦有疑惑,既是要兴建学宫,为何不见工地上有几根巨木,反倒是砖瓦、碎石、河沙等物堆积如山,甚至还有不少铁条,可唯独缺少栋梁之材,这又是何故?”

鲁锦当即反问道,“老先生可知道版筑?”

“自然知晓。”

“这版筑,便是先用木板做个模具,模中填土,捣固夯实,使松散的泥土连为一体,此法可以筑造台、基、城墙等建筑,而我公输氏,还有另外一种版筑之法,朕称之为湿法版筑。”

“湿法版筑??”王祯和叶兑几人头上顿时冒出几个问号,版筑他们当然都懂,可这湿法版筑又是什么东西?

“不错。”鲁锦再次介绍道,“与之映射的传统版筑,朕称之为干法版筑,干法外支模板,内填干土,虽有些许湿润,但整体还是呈土壤的形势。

“而湿法版筑,同样是外支模板,但内里填充的却是水泥砂浆,此物用水较多,形如稀泥,可在模具中随意流动,能灌注到每个缝隙和角落,且只需三五个时辰,水泥便会凝固为一体,至多28日,便可坚如磐石,尤如天然形成的巨石一般,毫无缝隙,浑然一体。

“这建造楼阁殿宇所需的巨木,非采自深山老林的百年巨木不可,但此种栋梁之材采伐不易,入山千人,出来不到五百,死伤颇为惨重,朕不愿徒耗民力,更何况,若真有此种巨木,朕宁愿拿去多建几艘海船,也不愿拿去建造宫殿。

“故而此处学宫,所用栋梁不需一根巨木,全部采用水泥灌注而成。

“再者若用木材,建筑大小必然会受到木材尺寸的限制,而湿法版筑便没有这个问题,需要多粗多高的柱子,直接支起模板,浇筑一根石柱便是,便是粗一丈,高百丈的柱子,只要想造,都能浇筑出来,如此想造多大的殿宇都可。”

几人顿时听的目定口呆,王祯这老头更是惊讶道,“世上竟然还有此种建筑之法?若此法为真,那岂不是说,只需做出模具,便可浇筑出随心所欲的巨石,这若是真的,那以往各种不能建造的工程,今后岂不是都能建造了?”

鲁锦点点头,“不错,这湿法版筑既可用做建筑房屋,亦可用来铺设道路,所筑水泥路便如巨型石板铺就一般,坚固耐用,还可以用来修建水坝水渠等水利设施,亦可用来架桥,比之寻常木桥石桥更加坚固。

“甚至于长江黄河这种大江大河,只要运用得法,一样可以架设桥梁,供车马往来于两岸,自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几人都听傻了,在长江黄河上架桥,还要供车马往来,你莫不是在戏弄于我?

以往在长江黄河上并非没有桥梁,但那都是临时架设的浮桥,或者像唐朝建的黄河浮桥那样,铸几个铁牛在那拉着浮桥,当作长久设施,但再怎么说那也是浮桥,顶多能让行人往来就不错了,你还想在上面跑马车,那不是开玩笑是什么?

“陛下所言当真?”叶兑当即半信半疑的问道。

“君无戏言,先生看朕象是在说笑吗?”

“那这水泥,恐怕此物造价也十分不菲吧?”叶兑再次问道。

鲁锦当即道,“水泥所用材料,并非多么稀罕之物,最简单的水泥,只需用石灰与粘土,混炼烧制而成,烧制成熟料后再磨成细粉,即可兑水和成水泥使用。

“再高级一些的,还可添加铁矿石粉,增加水泥的坚固程度,又可添加少许石膏粉,根据所含石膏比例的不同,用以调控水泥干燥的速度,可以制成快干水泥,或者水硬性水泥,就是直接在水中浇筑,亦可凝固成型的水泥,用来建造桥墩,码头,海港等水下设施。

“百年巨木需要去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采伐,相比之下,石灰和粘土却到处可得,虽同样费工费时,可成本却远比巨木便宜的多,也比采伐巨木安全的多。

“当然,制作水泥仍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造价并不比砖块低多少,但公输氏还有一法,在湿法版筑中,可用碎石、河沙与水泥掺在一起混炼,谓之混凝土。

“其中碎石用四成,河沙用两成,水泥只用一成,按此种比例制作的混凝土,不仅更加坚固,还可极大的减少水泥的用量,节省建造成本,如果按建筑体积来算的话,混凝土的成本可能比青砖还要更便宜一些。”

“竟有如此廉价?”叶兑顿时更加吃惊了,他还以为那么厉害神奇的东西,会很贵才对,没想到竟然比青砖还便宜。

王祯也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工地上会有如此多的碎石与河沙,原来是制作混凝土所用。”

“不错,等以后制作技法成熟了,混凝土的造价只会越来越低,到那时,象是水坝、桥梁、道路这样的建筑,才有可能广泛使用水泥。”

经过鲁锦这一通介绍,两人顿时对这种建筑之法更感兴趣,当即就提出要去看一看。

鲁锦却说道,“两位先生想现在去看,恐怕是看不到了,如今才刚刚开挖地基,离浇筑混凝土还早着呢,若是想看学宫什么样,不如先去看看学宫的建筑模型。”

“那真是太可惜了。”叶兑顿时惋惜道,他下个月就要跟着汪大渊出海,恐怕来不及看到了。

但王祯却是个‘闲人’,反正他在哪都是一样养老,于是当即道,“老朽倒是想去看看,反正闲来无事,待在家中也是在门前晒太阳,倒是不如陛下这里有趣。”

“那就去看看。”

接着鲁锦就带他们去了理综班和工坊那边,先给他们看了模型,每栋教程楼高五到七层,平面图是长方形,就是后世常见的筒子楼型状,中间是大厅,正对大厅的是主楼梯,楼梯后面还有个后门,大厅两侧各有一个走廊,直通两侧的侧门,侧门处还各自有一个副楼梯。

教室则分布在走廊两侧,对称式分布,每侧各有五间教室两两相对,一层就有二十间教室,两侧还有厕所和水房,整栋楼就有一百间教室,正中间的大厅要比两侧的教室高出两层,因为上面还要盖歇山顶,因此中间的六层和七层还有两间大型会议室,当然也可当作储藏室,文档室之类的使用。

如果按每个班50名学员算的话,这一栋楼就能塞下五千名学生,而他们看着整个沙盘模型,发现这样的教程楼竟然有十座之多,这岂不是说全校能容纳五万名学生就读?

这也太离谱了,北宋的太学巅峰时期,在校生员也不过3800人,还没鲁锦这一栋楼的学生多,更为关键的是,听皇帝陛下的意思,将来这样的大学还不止一所。

这位陛下确实注重教育,但,是不是太夸张了点

之后几人又参观了鲁锦亲自带的理综班,见识了教室真实的布局,还有黑板和粉笔这等教程利器,顿时对此物大加称赞。

但等他们问及教程内容时,又不禁十分诧异,因为陛下亲自教授的这个理综班,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冶金、材料,什么都教,就是不教四书五经,也不教什么诗词歌赋,跟文科沾边的鲁锦是一点不教啊。

鲁锦对此的解释是,这天底下举人满地走,秀才多如狗,能吟诗作对的人多了,教四书五经的书院也遍地都是,不差朕这一个,反倒是能做实事的人才,比神仙还难寻。

“朕想要一群会治水的人才,让黄河重回故道,让淮河夺回自己的入海口,以此解决江淮地区的水患,朕还想治理辽河,把辽泽变成千里沃野,可这治水的本事,四书五经里教吗?不教?那朕要它干什么?

“朕还想要懂稼穑之术的人才,便如伯善先生这样的大才,若是先生能年轻个几十岁,朕的农业部尚书又怎会空置至今?朕想要能带领百姓屯田的人才,可是四书五经里教吗?

“满口之乎者也,论及做实事,天下儒生便个个呆若木鸡,叶先生为何会到此处,不正是因为先生精通天文地理,而朝廷又恰好稀缺这样的人才吗?

“程朱理学脱实向虚太久了,当今的儒生只会空谈性理,却根本做不得实事,一个个的全是眼高手低之辈,朕求贤若渴,可却找不到朕想要的人才,朕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既然人才找不到,那就只能自己办教育,培养朝廷需要的人才。”

两人闻言都是一阵沉默,然后便是叹息,因为皇帝说的就是事实,尤其是王祯,对鲁锦这话最是认同,他本来就看不起其他元朝的官,按照王祯自己的话说,你要劝农,你自己都不懂怎么种地,你会劝个锤子?

而叶兑也总算知道了,皇帝为何如此‘疯狂’的大办教育,搞出那么大个学宫不说,甚至还不惜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教授数十名学生。

接下来两人又去参观了秦淮河畔的那几间工坊,还有化学实验室,只见车间内机器轰鸣,一台黑沉沉的初代低压蒸汽机,呼哧呼哧的喷吐着白色的蒸汽,活塞往复之间,带动着重达千斤的飞轮,以每分钟十几转的速度,缓慢且有力的旋转。

而飞轮又通过皮带传动,连着车间房梁上的数根天轴,天轴又带动着上百台各式机床不停做工,此情此景,顿时让初次见到这一幕的几人震撼莫名,机器竟然可以不靠人力和水力,便可自行运转。

还有那各式的机床,竟能削铁如泥,将钢铁胚料加工成各种奇形怪状的零件,然后重新组合成新的机器!

等二人又来到化学实验室的时候,正守在这里的陶广义顿时将几人拦了下来,还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棉质口罩,还让他们只能站在门口远远的看一眼,不允许进入,鲁锦询问了一下才得知,原来里面正在制备甲醇和乙醚,用来尝试加工橡胶,于是当即不再进去。

而叶兑和王祯几人,见皇帝都不进去了,他们也只能戴上口罩站在门口观看。

就这么远远的看上一眼,实验室内的情况便更让他们感到神秘莫测,只见几张长长的桌案上,摆着各式各样晶莹剔透的水晶器皿,里面装着五颜六色的药水。

屋里有几个人,嗯,应该是人,穿着白色的怪异衣裳,浑身上下裹得跟粽子一般,就连整个头脸也被兜帽罩住,不露半寸肌肤,脸上还戴着猪鼻子一样的怪异面具,眼睛的位置镶崁了两块圆形的透明水晶,以供里面的人对外视物,怎么看怎么觉得诡异,看的人恐怖谷效应都犯了。

陛下这是在搞什么邪法

“陛下,这实验室里这是?”叶兑满头问号,当即蹙眉问道。

鲁锦也没说话,而是招了招手,带他们离开了此地,等到了外面另一个院子里,才摘下口罩对他们说道。

“先生刚才可闻到了酒的味道?”

“确实有一股烈酒的酒味。”

“那其实不是酒,而是甲醇,闻起来与酒味相同,但却有大毒,若错当酒水饮下,可致双目失明,还会毒入肝脏,虽不会轻易致死,但也与残废无异。

“还有一种乙醚,只需轻轻一闻,便可让人昏睡数个时辰,人事不省,不知痛楚,纵是开膛剖腹,也不会中途醒来,效用堪比神医华佗失传的麻沸散,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

几人闻言顿时大惊,王祯那位重孙女王清婉更是震惊道,“陛下还会炼制麻沸散?”

“并非麻沸散,但更甚于麻沸散。”

“想不到公输氏竟然还会炼制此等神物”

叶兑则皱眉道,“陛下令人炼制这些东西做什么?”

“当然是加工橡胶啊,甲醇和乙醚都可将橡胶溶解,然后将液化的橡胶重新塑形,做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若是弄来橡胶不加以利用,那朕还让博望侯远渡重洋找什么橡胶。

“只不过甲醇和乙醚这类化学品,都有些毒性,因此不论是炼制,还是使用,都要佩戴防毒面具。”

鲁锦比划了一下他们看到的猪鼻子形象,“那下面的罐子里的东西,可以过滤毒气,只有戴上那东西,才可以直接接触此类危险的化学品。”

几人顿时恍然大悟,原来那东西叫防毒面具,不过看起来还是怪吓人的。

而王清婉则是再次问道,“陛下,那橡胶又能用来做什么呢,为何非要蹈海十馀万里查找此物?”

“那用处可就多了,先不说鞋子、手套、防雨布这种东西,单说此物密不透气,便可拿来制作导气管,这也是目前朝廷最需要的东西。”

王清婉闻言更加不解,睁着一双仿佛会说话的大眼睛疑惑道,“那导气管又是何物,有何用处,怎么就成了朝廷最需要的东西?”

“”鲁锦顿时无语的瞥了这小丫头一眼,板着脸道,“朕懒得给你解释,你只需知道,有了此物,便可制造几种事关天下社稷的神器,可使大明更加昌盛,亦可惠及天下万民即可,至于怎么做,做什么,这些你不需要知道。”

王清婉闻言顿时偷偷吐了吐小舌,而鲁锦则是又补了一句,“便说这兴办教育,办教育总要印刷书籍吧,而这橡胶便可用来改进印刷术,可使书籍印刷更加廉价快捷,到时天底下所有百姓都能买得起书,难道这还不是惠及万民,事关社稷的大事吗?”

“陛下要改进印刷术?”

“此物竟还能用于印刷书籍?”

此言一出,王祯和叶兑顿时更加惊讶起来,鲁锦说什么导气管,他们自然听不懂,但你要说印刷术,那他们可就来兴趣了,要知道王祯本人便是木活字的发明人,还自创了一套古代版的拼音检字法。

而叶兑虽没干过印刷,但他好歹也是浙江大儒,自然知道改进印刷术,让书籍大幅降价,让天下百姓人人买得起书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

再加之他也听说,去黎洲最重要的目的,便是为了这橡胶,得知橡胶可以改进印刷术后,当然更加在意。

“不错。”鲁锦当即点了点头,然后又说道,“你们也见了那蒸汽动力工坊,朕打算制作一种自动印刷机,上面便要用到橡胶来做印辊,几根橡胶辊子就有数十上百斤重,所耗橡胶极多,因此先生此番去黎洲还需更加努力才是。”

“原来如此。”叶兑顿时恍然大悟。

鲁锦则是又转过头来对王祯说道,“伯善先生也曾改良过印刷术,还创出木活字和韵书字谱,如今雕版,泥活字和木活字都有了,朕还想造出一种铅活字。

“朕观老先生耳不聋,眼不花,身子骨也还硬朗,反正回家闲着也是闲着,可愿留在京师,帮朕改良印刷术,到时造出印刷机来,老先生自是也有一份功劳。”

王祯的重孙子王永怀闻言顿时大喜,如今陛下给安排了差事,若能留在京城做出点功绩,那他们一家将来可就发达了,这也正是他爹派他跟着老太公一起来的原因,于是连忙偷偷扯了扯王祯。

王祯只当作没看见,但他对改进印刷术确实感兴趣,功劳不功劳的无所谓,他都85了,土埋到脖子的人,也不在乎这个,能让他参与到这件事里才更重要,于是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鲁锦见状自是高兴不已,这一下就给自己招来两位大才,王祯虽然岁数大了点,但改进一下印刷术还是没问题的,而叶兑这边,鲁锦也对他做了一番嘱咐。

这次前往黎洲,香蕈港那边已经打下了基础,没什么问题,只需增加移民,维持橡胶贸易即可,重点是开拓巴拿马的新据点,那里可以连接两洋。

以中国的角度,想要殖民开拓美洲东海岸,还是太困难了,远不如欧洲那么方便,从欧洲前往美洲,既顺风又顺水,而中国却要向西绕过大半个地球,过了非洲的好望角才能到达美洲东海岸。

与其这样绕远路,不如直接打通巴拿马地峡,中国走太平洋到西海岸更近,那就从巴拿马这边过去,走陆路到另一边,再分从南北经营北美和巴西,这样一来就省的绕半个地球了,会更加方便。

反正巴拿马地峡最窄处只有48公里,总共不到一百里的路程,就是走陆路也用不了几天。

当然,短时间内是别想着能挖通跨洋运河的,鲁锦现在只想让他们开辟一条跨洋道路,然后移民过去,在东海岸的加勒比海就地创建造船厂,然后移民造船工过去,这样东海岸就能有船用了。

于是鲁锦这次给叶兑安排的任务就是,让他开辟巴拿马的陆上跨洋道路,那里气候恶劣,有烟瘴之气,但可以从当地买奴隶,开辟出道路之后,在道路两侧种植橡胶。

橡胶树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凡是种植橡胶林的地方,雨林就会自动后退,而不会再长回来,因此只要在道路两旁种满橡胶林,便可以消除雨林的瘴气,让热带雨林退避三舍。

这样不仅可以维持一条更宜人的跨洋路线,两边的橡胶园也能产生大量收益,是暂时挖不了运河的情况下,最优解的一种无奈之举。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数学教授重回日常 威震天下 混账徒儿,你敢觊觎为师 官运,挖笋挖出个青云之路! 我有:超级空间戒指 穿越古代姐独挑大梁 你信仰的古神是一只水母? 剑仙的现代生活 高武,被女帝狩猎,护道人你也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