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的话音落下,殿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来自沛县的一行人,齐刷刷地僵在原地。
他们面面相觑,脸上满是惊恐和茫然。
公子在说什么?
让他们助大秦找出一条全新的路?
这玩笑开得未免也太大了。
众人对视一眼后,以萧何为首,几乎是同时俯下身去,深深一拜。
“公子过誉了!我等才能有限啊!”
扶苏快步上前,将众人扶起。
“诸位,诸位请起。”
“实不相瞒,父皇在不久前,把这件事情交给了我,但我深知自己的能力不足,见识不广,所以特来请教诸位。”
扶苏的目光依次扫过众人,诚恳无比。
“你们经常和百姓打交道,十分清楚百姓需要什么,更清楚底层的情况。”
“今日,我扶苏并非以大秦公子的身份强求各位,而是以一个求学后辈的名义,真心实意地,想向诸位请教,希望可以得到你们的帮助。”
“还请诸位,不要推辞。”
堂堂大秦的公子,姿态放得如此之低,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们要是再推三阻四,那就是不识好歹了。
但刘邦、萧何、曹参和夏侯婴等人好歹有官职在身,卢绾、樊哙和周勃那是连官职都没有,纯纯平民,他们在这里除了凑热闹还能干什么?
给公子出谋划策?
他们是这块料吗?
这话他们自己听到,都要笑掉大牙。
就在众人犹疑不定时,刘邦突然站出来。
他笑呵呵地走上前,对扶苏拱手说:
“公子如此礼贤下士,是天下的幸事,我们愿为公子效犬马之劳!”
“只是我们这些小民,没有经天纬地之才,如果有说的不对的,还请公子见谅!”
刘邦这话一说出口,不光代表他自己,更是代表了在场的所有人。
其他几个顿时没了理由拒绝,只能硬着头皮齐齐躬身:
“愿为公子效劳。”
“好!太好了!”
扶苏大喜过望,连忙请众人入座。
“诸位不必拘谨,今日但有所想,皆可畅所欲言。”
席位摆上,众人各自落座。
萧何、曹参、夏侯婴这几位多少有些墨水的人,立刻陷入了沉思,认真地琢磨着扶苏提出的那个宏大命题。
而另一边,卢绾、樊哙和周勃几人,屁股在席位上挪来挪去,感觉底下仿佛长了刺。
他们平日里贩缯屠狗,哪懂什么治国安邦的大道理。
坐在这富丽堂皇的宫殿里,身边都是些能言善道的“文化人”,他们只觉得自己像个格格不入的废物,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良久的沉默之后,还是萧何率先开了口。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谨慎地问了个问题:
“公子,您认为当今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
扶苏思考了片刻回答:
“丰衣足食。”
萧何有些惊讶,随即点头赞同。
“您说的很对,天下刚经历完战争,饿死冻死不计其数,让大家都吃饱饭是最重要的,同时还要有抵御寒冷的衣服。”
扶苏带着一丝疑惑问道:
“可让百姓丰衣足食,不正是我大秦各级官吏分内之职吗?难道其中还有什么难处?”
萧何抿了抿嘴。
他看了一眼扶苏那张年轻而真诚的脸,犹豫再三,还是下定了决心。
“公子有所不知。”
“各地官吏之职,远不止于劝课农桑。战乱之后,六国旧地盗匪横行,山贼草寇层出不穷,剿匪安民,便是一桩极其棘手的要务。”
“再者,山川湖泊众多,时有地动、水患发生。天灾人祸交织,百姓混乱之下,很难吃饱饭。”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
“更何况……”
“地方官吏为求政绩,以博升迁,常常逼迫百姓提高自己的政绩。”
“百姓疲于奔命,苦不堪言……”
萧何的话,没有说的很明白。
但扶苏很快就听懂了里面的潜台词。
大秦对官吏有着极其严苛的考核制度,这是自商君变法时就定下的国策。
正是这套制度,让官吏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将整个大秦打造成了一部高效而冷酷的战争机器,最终才能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然而,战时用来压榨国力、成就霸业的利器,在统一之后,若原封不动地用在那些本就心怀怨怼的六国百姓身上……
那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他们会怨恨那些地方官吏吗?
不,他们最终只会怨恨下达政令的源头,怨恨端坐于咸阳宫内的皇帝!
想到这里,扶苏的身体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一股强烈的羞愧和后怕涌上心头。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萧何面前,对着他,深深地拜了下去。
这一拜,吓得萧何魂飞魄散,猛地从席位上弹起,慌忙上前要去搀扶。
“公子!公子!公子不可啊!”
扶苏却执意不起,他抬起头,那张温文尔雅的脸上满是郑重与感激。
“官吏为求政绩而累杀百姓,是我不曾知道的,但却是很重要的事,重要到足以动摇国本,覆灭大秦!”
“您刚才所说的话,并不是在向我建言,而是在挽救大秦!是在救秦国历代君主和贤臣们的心血!”
“我作为大秦公子,又怎能不感谢您呢?”
“如果您不接受,我扶苏不就成了忘恩负义的小人吗?”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又有大义在前,不容辩驳。
萧何听完只能僵硬地站在一旁,受了这一拜。
扶苏拜完,直起身子,再次环视众人。
“诸位,还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吗?”
“……”
这一次,殿内的气氛截然不同了。
沛县众人亲眼看到,大秦公子请教的心意如此诚挚,这让他们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很快,众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
原本寂静的大殿,变得越发热闹。
扶苏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不住地点头,脸上的神情从最初的恳切,逐渐变成了心惊。
父皇果然有先见之明。
这群从沛县而来的人,绝不普通!
看似是不起眼的乡野之民,实则藏着经天纬地的大才!
他们,远比朝堂上那些只知引经据典、空谈大道的儒生,要有用得多!
坐在角落里的刘邦,看到扶苏眼底闪过的诧异,缓缓勾起嘴角。
他随手从案几上拈起一颗豆子,扔进嘴里。
“咔吧——”
清脆的咀嚼声,在热烈的议论中,毫不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