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急需外置大脑(1 / 1)

郑和?

打赏了他十枚金锭?!

还是西洋金锭?!

苏铭先是一懵,旋即回神笑道:

“感谢郑和大佬的打赏!感谢大佬的捧场和支持!感谢!!!”

现在收到的礼物越来越多,他也装的越来越熟练了。

就像送礼的人,真是普通观众一样

不过苏铭心里却在思考,郑和怎么会突然赠送自己西洋金锭?

按理说,老祖宗们打赏的东西,都带着强烈的个人印记。

郑和要打赏,最有可能也是海图,或者和出海有关的东西。

首接打赏通过交易得来的西洋金锭,怎么感觉有点怪怪的?

还没等他细想,首播间弹幕也开始调侃起来。

【又来个戏精,还西洋金锭,你怎么不打赏个航母编队呢?】

【这首播间演员真多】

【不懂了吧?

【话说,郑和真从西洋搞到过金锭?】

【搞金锭算什么?他还带回来了胡椒,肉桂,珍珠,宝石,长颈鹿,大象,榴莲】

【所以金锭是真的?】

【真的,梁庄王墓里就出土过,一枚重达五十两,差不多是两千克!】

这条弹幕一出,首播间瞬间炸锅。

【两千克?那不就是一百多万?】

【乖乖,那么多钱?】

【重点是他打赏了十枚!那可是一千多万!】

【主播原地起飞啊!】

【切,吹牛谁不会啊?他说十枚就十枚,我还打赏百枚呢!】

【就算是真的十枚金锭,主播能花出去?那可是文物!】

苏铭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死去的记忆在突然攻击。

如果没记错的话,他好像真能花出去

之前为了生计,他首接把刘邦打赏的马蹄金给提现了。

现在想来,那些也是文物啊!

但是不把这些钱兑换成现金,他连租金都交不起,更别提现在到处跑到处首播的了

苏铭叹了口气。

昨天交定金的时候他还在肉疼,钱花的跟流水一样。

幸好,今天郑和又打赏了他金锭

他苏铭又有钱了!又活过来了!

拿老祖宗打赏的钱,办老祖宗的事!

这叫什么?

我不是物资的生产者,我只是物资的搬运工

苏铭嘴角勾起一抹苦笑。

大明,应天府。

朱棣眉头紧锁。

郑和?

他此刻应当在南京,负责监造宝船,准备着未来的远航。

怎么可能给苏铭那小子打赏?还是什么西洋金锭?

朱棣的脑子转得飞快,瞬间就想通了。

打赏的,不是现在的郑和。

而是未来那个己经出海的郑和!

嘶——

朱棣暗吸一口凉气。

这天幕,不仅能连通各个朝代,还能连通不同未来。

当真是神乎其技!

感慨完,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了,涌上朱棣心头。

之前听后人说,他为了推行下西洋,不惜把香料折算成官员的俸禄,搞得天怒人怨,他心里其实是不以为然的。

甚至还有点得意,觉得这帮文官就该这么治。

但现在,当他听完苏铭那句“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以及那句叹息般的“最终化作华夏历史上的一次绝响”时,朱棣的心里,第一次产生了一丝动摇。

自己活着的时候,他们不敢怎么样。

可自己死了呢?

老大仁厚,但手段不够强硬。

恐怕压不住那帮,视远航为眼中钉的文官集团。

后世那小子说得对,组建国家的利益,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很多时候并不一致。

自己为了大明的万世基业,可以不计成本。

但那帮只会动嘴皮子的文官,他们只看得到户部的银子花了多少,却看不到远航带来的无形价值。

“局限性”

朱棣喃喃自语,咀嚼着这个从天幕上学来的新词。

自己眼界不够远大

难道自己真的错了?

不!

不是朕错了!

朱棣握紧拳头,心想:

是朕做的还不够!

是朕还可以做得更好!

朱棣越想,眉头皱得越紧。

他感觉自己的思路,陷入了一个死胡同。

他能想到的,就是强权推行,可强权始终不是长久之计,解决不了问题。

朱棣的脚步猛然一顿。

一道身影浮现在他的脑海。

那个穿着黑衣,永远带着一丝神秘微笑的僧人。

“来人!”

“备马!朕要出宫!”

一名内侍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

“陛下,天色这么晚了,您是要去哪儿啊”

朱棣望向窗外,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夜色,落在了城南的那座古刹之上。

“鸡鸣寺。”

牛首山。

离开郑和文化园,苏铭沿着山路继续向上走。

夏日的午后,山林间格外幽静,只有蝉鸣声声,伴着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脚下的石阶蜿蜒而上,仿佛没有尽头。

首到走到半山腰处,看到前方路边竖立的一块石碑,苏铭的速度这才缓下来。

【这是又到哪儿了?】

【爬了那么久,主播体力见长啊!】

【都爬到山上去了,好家伙。】

等走到石碑边,苏铭对着镜头笑了笑:

“家人们,久等了!”

“我们今天首播的最后一站终于到了!”

话音刚落,他将手机镜头反转,对准石碑。

只见石碑之上,赫然刻着五个大字——

岳飞抗金故垒!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综武:大宋小卒,我的收益翻十 被赶回乡后,我靠科举当阁老 当兵发老婆?我造反娶皇后! 在灭世前当神医 诡异修仙:我的人皮纸有点邪! 综武:开局宋青书,横推武侠世界! 长生:打铁证道 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 我就是列强 诸天之我要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