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音在血雾中穿行,朱温临别时的话语仍在耳畔回响。
他邀请她去黄巢军中寻找那个可能改变乱世的人。
这个提议充满诱惑,却也危机四伏。
手中的青玉笛突然发烫,玄音低头查看,发现笛身上浮现出细小的裂纹。
这是地煞戾气侵蚀的征兆。
她心中一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戾气的影响。
玄音停下脚步,仔细检查玉笛。
裂纹如同蛛网般蔓延,虽然细微却触目惊心。
她尝试运转玄气,发现经脉中确实混入了一丝阴冷的气息。
这让她感到不安。
师门曾告诫过,长期接触地煞戾气会导致功法反噬。
轻则修为受损,重则沦为戾气的容器。
现在玉笛出现裂纹,说明她体内的戾气已经积累到相当程度。
玄音必须尽快找到净化之法。
否则不仅任务会失败,连自身都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她想起师父的叮嘱:在寻找应劫之人的同时,也要时刻注意自身的状态。
前方隐约传来打斗声,打断了玄音的思绪。
她握紧玉笛,警惕地向前移动。
血雾中,几个身影正在交战。
玄音藏身在一块巨石后观察。
交战的一方是黄巢军的士兵,另一方则穿着唐军的服饰。
但令人疑惑的是,这些唐军士兵的动作僵硬,眼神空洞,仿佛被什么控制着。
一个黄巢军士兵砍倒对手后,突然转向玄音藏身的方向。
“谁在那里?”
玄音没有回应。
她注意到这些士兵的装束与朱温麾下的部队相似,应该是黄巢军的前哨部队。
另一个士兵说道:“可能是探子。
刚才将军传令,说这一带可能有玄天宗的人活动。”
玄音心中一动。
朱温果然将她的行踪告知了部下。
这让她更加警惕,不知道这是善意还是陷阱。
打斗声渐渐平息,黄巢军士兵开始清理战场。
一个头目模样的军官吩咐道:“把尸体处理掉。
将军有令,遇到玄天宗的人要立即上报,不得擅自行动。”
玄音暗自思索。
朱温似乎真的在等她做出决定。
但眼前这些士兵显然不会轻易放她通过。
玉笛再次发烫,裂纹似乎又扩大了一些。
玄音感到一阵眩晕,地煞戾气正在影响她的神智。
她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是冒险前往黄巢军中寻找应劫之人和净化之法,还是就此退去,另寻他路?
退去固然安全,但可能错过唯一的机会。
前进则要面对未知的危险。
玄音想起师父的预言:应劫之人将在乱世中崛起,但若无人引导,必将堕入魔道。
她已经追寻了这么久,不能在此放弃。
她深吸一口气,从巨石后走了出来。
黄巢军士兵立刻警觉地举起武器。
“我是玄天宗弟子玄音。”
她平静地说道,“朱温将军邀请我去军中做客。”
士兵们面面相觑。
那个头目上前一步,仔细打量她。
“可有凭证?”
玄音举起青玉笛。
“这就是凭证。
朱将军认得此物。”
头目显然听说过玄天宗的名号,但对她的说辞仍存疑虑。
“将军确实吩咐过,但我们需要核实。”
玄音注意到这些士兵虽然戒备,但并没有立即动手的意思。
这说明朱温确实下达过相关指令。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一队骑兵冲破血雾,为首之人正是朱温麾下的副将。
副将勒住马缰,目光落在玄音身上。
“果然是你。
将军料到你可能会来。”
玄音保持镇定。
“我接受了朱将军的邀请。”
副将下马走近,他的目光在玄音手中的玉笛上停留片刻。
“将军正在营中等候。
请随我来。”
玄音犹豫了一下。
副将似乎看出她的顾虑,说道:“将军特意吩咐,要以礼相待。
毕竟玄天宗的朋友不多见。”
这句话意味深长。
玄音最终点头:“带路吧。”
副让手下牵来一匹马,玄音翻身上马。
玉笛在手中微微震动,仿佛在提醒她前方的危险。
一行人穿过血雾弥漫的山谷,越往前走,空气中的戾气越重。
玄音感到体内的不适感在加剧,但她强忍着没有表现出来。
副将似乎察觉到什么,转头看了她一眼。
“这片区域地煞戾气很重,寻常人待久了会神智错乱。
玄天宗的人应该很熟悉这种感觉。”
玄音没有否认。
“地煞戾气确实会影响心神,但玄天宗有应对之法。”
副将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前方出现营地的轮廓,黄巢军的大旗在血雾中若隐若现。
营地守卫森严,士兵们眼神锐利,纪律严明。
这与传闻中黄巢军纪律涣散的说法很不相符。
玄音暗自记下这个发现。
副将带领玄音穿过营地,来到一座较大的营帐前。
“将军在里面等候。”
玄音下马时,玉笛突然剧烈发烫。
她低头一看,发现裂纹已经蔓延到整个笛身。
必须尽快找到净化之法,否则玉笛很可能彻底碎裂。
营帐帘幕掀开,朱温走了出来。
他换了一身便装,但噬血刀仍然佩在腰间。
“你来了。”
朱温的语气很平静,似乎早就料到这个结果。
玄音直视着他。
“我需要找到净化地煞戾气的方法。”
朱温的目光落在她手中的玉笛上。
“看来情况比我想象的严重。
进来说吧。”
营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桌子和几张椅子。
朱温示意玄音坐下,自己则坐在对面。
“周慕云也来了。”
朱温突然说道,“他投靠了军师,现在很得黄巢信任。”
玄音心中一紧。
周慕云叛离师门后,一直与玄天宗为敌。
如果他在黄巢军中得势,她的处境会更加危险。
朱温似乎看穿了她的想法。
“不用担心,周慕云现在不敢轻举妄动。
军师虽然赏识他,但更看重实际价值。”
玄音握紧玉笛。
“你为什么要帮我?”
朱温笑了笑。
“我说过,我觉得你比周慕云更值得信任。
而且,玄天宗镇压地煞戾气的方法,对我也有用处。”
这个回答很直接,反而让玄音稍微安心。
利益的交换比不明所以的善意更让人放心。
“军师可能有你要的净化之法。”
朱温继续说道,“他精通各种秘术,对地煞戾气很有研究。”
玄音警惕起来。
“军师是什么人?”
朱温摇头。
“很神秘。
黄巢对他言听计从,但没人知道他的来历。
周慕云就是投靠了他。”
营帐外突然传来喧哗声。
一个士兵在帐外禀报:“将军,军师请您过去议事。”
朱温站起身。
“来得正好。
你跟我一起去,或许能见到你想见的人。”
玄音犹豫了一下。
这么快就要面对黄巢军的核心人物,让她有些措手不及。
但玉笛的状况不容她犹豫。
她站起身,将玉笛收入袖中。
“走吧。”
朱温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记住,在军师面前,不要轻易显露你的玉笛。”
玄音点头表示明白。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营帐,朝着营地中央最大的那座营帐走去。
越靠近中央营帐,空气中的戾气越浓重。
玄音感到头晕目眩,不得不运转玄气抵抗。
她注意到朱温似乎完全不受影响,噬血刀在鞘中微微震动。
营帐外守卫更加森严,士兵们眼神狂热,仿佛被什么力量蛊惑。
玄音心中警铃大作,这里的气氛很不正常。
守卫通报后,帘幕掀开。
一个文士打扮的人走了出来,他的眼神锐利如鹰,周身环绕着若有若无的黑气。
文士的目光扫过玄音,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朱将军带客人来了?”
朱温平静地回答:“这位是玄天宗的高徒,对军师的宏图大业或许有所帮助。”
文士仔细打量着玄音,他的目光让她感到不适。
“玄天宗的人很少涉足世俗。
看来乱世确实改变了很多事情。”
玄音保持沉默。
文士身上的气息让她想起师门记载中的某种禁术,但一时难以确定。
文士转身掀开帘幕。
“进来吧。
黄王正在与周慕云商议大事,或许你们能提供一些不同的见解。”
玄音深吸一口气,跟着朱温走进营帐。
帐内烛火通明,一个身穿金甲的高大男子坐在主位上,周慕云站在他身旁。
当玄音的目光与周慕云相遇时,两人都愣了一下。
周慕云眼中闪过惊讶,随即变为警惕。
主位上的男子抬起头,他的眼神锐利,眼底隐约有金色流光。
“朱温,这位是?”
朱温躬身行礼。
“黄王,这位是玄天宗弟子玄音。
她或许能帮我们解决地煞戾气的问题。”
黄巢的目光落在玄音身上,带着审视的意味。
“玄天宗?
听说你们擅长镇压邪祟。”
玄音感到袖中的玉笛剧烈震动,裂纹似乎在不断扩大。
她强作镇定。
“玄天宗确实擅长此道。”
周慕云突然开口:“黄王,玄天宗一向自诩正道,恐怕不会真心相助。”
黄巢笑了笑,眼底的金色流光更加明显。
“这世道,正邪哪有那么分明。
只要能助我成就大业,都是朋友。”
玄音感到一股强大的压力笼罩全身,地煞戾气如同实质般压迫着她的经脉。
玉笛的热度几乎让她难以忍受。
军师走到黄巢身边,低声说了些什么。
黄巢点头,目光再次投向玄音。
“听说你能镇压地煞戾气?
演示给我看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玄音身上。
周慕云眼神阴冷,朱温面无表情,军师则带着探究的神色。
玄音知道推脱不得。
她缓缓取出玉笛,裂纹在烛光下清晰可见。
周慕云惊呼:“你的玉笛怎么了?”
玄音没有回答。
她将玉笛举到唇边,开始吹奏。
清越的笛音响起,青光从裂纹中渗出,与帐内浓郁的戾气碰撞。
笛音所到之处,戾气稍稍退散,但很快又反扑回来。
玄音感到经脉剧痛,冷汗从额角滑落。
黄巢专注地看着,眼底的金色流光越来越盛。
“有趣。
继续。”
玄音强忍着痛苦继续吹奏。
玉笛的裂纹在青光中若隐若现,仿佛随时都会彻底碎裂。
就在这时,军师突然抬手。
一股强大的力量打断了笛音,玄音踉跄后退,玉笛差点脱手。
军师眼中闪过异光。
“够了。
我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黄巢看向军师。
“如何?”
军师微笑。
“这位玄天宗弟子确实能镇压戾气,但她自己也受到了反噬。
若不能及时净化,恐怕会沦为戾气的容器。”
帐内一片寂静。
玄音握紧玉笛,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周慕云突然说道:“黄王,这样的人太危险,不如……” 朱温打断他:“军师既然看出问题,想必也有解决之法。”
军师点头。
“确实。
地煞戾气的净化之法,我知道一些。
但需要这位玄天宗弟子做出选择。”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在玄音身上。
她感到玉笛的裂纹又扩大了一些,剧痛从手掌蔓延到手臂。
黄巢向前倾身。
“什么选择?”
军师的笑容变得深邃。
“是成为我们的盟友,共享这乱世的荣光;还是坚持所谓的正道,最终被戾气吞噬。”
玄音直视着军师。
“玄天宗从不与魔道为伍。”
军师不以为意。
“魔道?
这世道,成王败寇罢了。
黄王即将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