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匹夫有责 > 第1章 崇祯七年

第1章 崇祯七年(1 / 1)

“咕咕…咕咕……”

漆黑夜里,乌云蔽月,不知名的鸟叫声更是显得四周环境异常恐怖。

在这样的环境下,远方依稀能看到的火光,无疑成为了安定人心的避风港。

只是这所谓的避风港,此时似乎也并不太平。

“杀!杀!杀……”

颈后密布着黑白相间斑点的飞鸟落在了夜幕中的旗杆上,旗杆下则是写着“黄崖”字样。

旗杆四周是夯土筑成的无数土屋,土屋外围被不到一丈高的土墙包围起来,俨然一座小城池。

在这城池中央,此刻无数人都围在篝火面前,声嘶力竭的喊着喊杀声。

“杀!

“噗嗤……”

在众人起哄下,十馀名穿着破烂战袄的青壮举起手中长刀,朝着面前抖如筛糠的人脖颈劈下。

瞬息间,血液迸溅,篝火面前已经倒下了十馀具身首分离的尸体。

鲜血沿着黄土向四周流出,原本还在起哄的众人,此刻纷纷安静了下来。

领头的短须男人擦了擦脸上被溅的鲜血,凶狠看向四周数百名衣衫褴缕的众人,紧接着将刀上的鲜血擦干净后吩咐道:“将尸首都收拾了,我去寻汤吏目。”

四周人不敢出声,还是站在旁边络腮胡的青壮回应道:“你自去寻他,再瞧瞧姓刘的那厮可想通了。”

“他若再不情愿,索性结果了他,换他兄弟顶上也使得。”

“恩!”短须男人颔首回应,将刀插回刀鞘便往远处走去。

离开这群人时,其中十馀名战袄破烂的青年也跟上了他,不多时便穿过几处巷子,来到了一处被包围的土院前。

院外站着七八名手持长枪,穿着破烂战袄的青壮,其中一人地位明显高些,见他们来了便主动寻来。

“张郎来了,事情办得如何?”

“那几个不长眼的都被我和弟兄们料理了,如今只等姓刘的点头,官堡便抓不着咱们把柄。”

张郎停下脚步,回答着眼前之人的话,同时看向院内。

此人闻言,当即也看向院内,愤恨道:“汤吏目还在劝着,那厮染了风寒,几日不曾下床。”

“眼下他兄弟刘二郎堵在门前,汤吏目他们进不去,只得在外头干耗着。”

“直娘贼!”张郎忍不住暗骂,随即狠辣看向眼前的青年:“若是不成,便绑了他兄弟,看他还敢磋磨!”

青年闻言点头,随即又懊恼道:“我也是这般说,只是汤吏目道,须得教他心甘情愿才行。”

“不然事发时将我们攀扯出来,大伙都逃不脱。”

见他这么说,那原本还在叫嚣的张郎只能忍下。

与此同时,距离他们不远处的院子内,却见四名身穿普通布衣,年纪二三十不等的吏员聚在这土屋面前,看着眼前景象进退两难,

在他们面前,站着名十二三岁,手持尖刀的少年人,就这般堵在土屋门口,不放他们进去。

相比较院外的那群人,院内的这群人包括那少年人都穿着得体,便是连补丁都不曾瞧见。

“刘小旗若是今日再不点头,拖得久了,等官军一到可就全完了。”

“正是这话!刘小旗便不为自己想,也该为令弟想想。”

“刘二郎,你在此拦着也不是常法,且叫你哥哥与我们见见,不然官军来了,独他一个官身活下,他如何说得清?”

四人中领头的两人先后开口,少年人则是死死盯着他们,时不时看向屋内。

昏暗的屋内,烛火飘零,只有二十左右年纪的青年坐在床上,表情凝重却带着几分痛苦。

“崇祯七年二月初二,陕西临洮卫黄崖百户所……”

回忆着脑中的记忆,躺在床上的刘峻只感觉到身体略微发软,下意识的想闭眼休息。

可眼前的情况急迫,容不得他休息,只能硬着头皮看向屋外。

“二郎,放他们进来罢。”

熟悉的声音从屋内响起,这让门口的少年人与屋外的四名青壮纷纷愣住。

“大哥!”少年人并未答应,而是不甘心的看向他。

对此,坐在床上的刘峻则是不紧不慢的开口安抚道:“休要担心,放他们进来便是。”

见他第二次这么说,少年人这才不甘的收起尖刀,后退回到屋内。

见他后退,门外四人中其他三人纷纷看向其中领头的那二十多岁青年。

这青年虽然身穿战袄,但脸型消瘦,浓眉大眼,眉宇之间透出一股读书人的英气,与其他三人站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

“汤吏目……”

“你三人在此等侯,我先进去与刘小旗说话。”

不等三人开口说完,被称为汤吏目的青年便走入土屋之中,见到了坐在床上的刘峻。

他走上前来,对刘峻作揖道:“刘小旗,你我原是卫学同窗,若非情势所迫,我也不愿逼你出头……”

“只是外头的情形你也见了,若你再不站出来领头,那帮人怕是等不及了。”

他话音落下,床上的刘峻便干笑着回应:“若要领头,汤生员比我更合适。”

这番话令汤吏目心中一紧,而床上的刘峻也仔细打量起了眼前之人。

汤必成,临洮卫官堡生人,天启六年成为生员(秀才),但接连不第而最终选择来到黄崖百户所担任吏目。

所谓吏目,即百户所内最重要的文职人员,主要负责管理文书、文档、帐册、粮饷发放、物资登记等。

在大明朝,秀才可免二丁和二石粮映射的杂役,也能担任些没有品秩的要职。

吏目虽然属于百户所中不入流的文职吏员,但每年能领到手的禄米在十二石左右,另外还有许多常例,收入并不低。

不过即便如此,吏目终究是不入流,若是放在十几年,汤必成肯定不会看上这种职位。

只是如今时局不同,陕西连续八年大旱,而明代科举发展到崇祯年间,不说秀才满地走,但至少已经没有几十年前那么吃香了。

在陕西大旱,粮食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下,莫说平民百姓,便是许多读书人都快活不下去了。

正因如此,曾经为读书人所不齿的职业,如今都成了香饽饽。

汤必成是临洮卫所卫学走出的秀才,而身为小旗官的刘峻则子承父业,以童生的身份接任了小旗官。

眼下的情况是,黄崖百户所的军户已经十五个月没领到足额的月粮,军户们因为饥饿而暴动杀死了所内的百户、总旗和其馀九名小旗官。

如今的黄崖百户所,只有刘峻一人有品秩在身,而军户们之所以留下他,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想到此处,刘峻与汤必成目光碰撞,心里添出几分警剔。

仅凭他的了解,那群军户肯定想不出这种办法,那便只有眼前人能想出这种办法了。

“这个领头的位置,理该由学问更好的汤吏目来坐……”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绝世帝神叶辰萧初然 柠萌有点萌 东京剑圣2077 代码斩神:键盘在手,诸天抖三抖 苦境:赠礼万倍反还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港综:开局收账爆兵系统 风水之王秦羽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聊天群:骷髅岛靓仔的诸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