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鄙的武夫!
曹公公在宫里当差这么些年,没怎么受过宫里同僚们的排挤,今日却被两个玄鉴司武夫气得心肝疼。
曹公公也有话说,当年和他一块进宫的同龄人,如今只剩下几个还算眼熟的,自打当今圣上发动神凰政变,建元称帝,宫里太监的境地,就是一日不如一日。
女帝好用女官。
若不是看在他勤勤恳恳守着皇宫几十年,没个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不然早就打发他去陪都守着皇陵,和地底不会说话的离氏老祖宗做伴。
今儿得了司礼监唐司命的令,好不容易才有在女帝面前效劳的机会。
结果来了太虚山,苦苦等了多个时辰,也没见到陆言沉人影,气得曹公公心肝直打颤。
唐司命只说圣上要在午时见一见太虚宫的小真人,具体原由他哪有胆子打听哪。
“你两个武夫,快随咱家去玄鉴司,其馀的莫要多问!”
曹公公伸手推开魏青的拦阻,有玄鉴司的璇天珠佐证,外加这两个武夫的口证,也不知能少几分责罚。
不过……
曹公公重重一叹,思虑之间竟老泪纵横。
罢了,与其被唐司命赶走,沦落成乱臣贼子,倒不如自己选择去陪都守皇陵,好歹有个忠贞美名。
“你个老东西,不就是找不到人嘛,哭什么哭!”
偏殿内,忽然响起一道清脆的女子嗓音,听着年岁不过二八,少女音色跳脱十足。
曹公公眉眼一挑,四处打量,“何人胆敢在咱家面前放肆?!”
“一个宫里的老太监,你家主子就没教过你诗书礼乐?”清脆的少女音再度传来。
“大胆!”
“诽谤圣上,死罪!”
这一次不光是曹公公,一旁笑呵看戏的两个玄鉴司武夫都手按剑柄,搜寻着殿里胆大包天的少女。
“这呢。”
三人循着声音望去,头顶悬梁上,有只三花猫懒洋洋趴在上面,不时举起前爪,捂住嘴巴,象是在打哈欠。
“妖兽?”斩妖门门主魏青抽剑出鞘。
“慢着!”曹公公不愧是在宫里当差的,心思活络的很,见到这只猫竟会口吐人言,当即冷冷问道:“猫儿,咱家且问你,你与太虚宫宫主是何干系?”
“莫得关系。”
“可认得太虚宫小真人陆言沉?”曹公公又问,语气客套不少。
“谁会认识这个色批坏蛋!”
“那你可是太虚宫灵兽?”
“不是!”
“好啊,”曹公公笑眯眯点点头,都不是那他可就放心了,口风当即一变,厉声喝道:“来人呐,替咱家擒下这头贼兽猫妖!”
“慢着慢着。”悬梁上的三花猫终于放下逗弄殿内几人的心思,悠悠然说道,“有人托我给你们带个话。”
“哦?”曹公公再度拦下两个武夫,静待下文。
“陆言沉这个混蛋下山斩妖去了,你们不用找了。”
说完三花猫一个蹦跳,身形消失不见,只留下面面相觑的三人。
…………
帝都,皇宫。
御花园。
春光正好,只是游赏美人的绝色容颜轻易便盖过了这份春景。
女帝一袭墨黑烫金衮服,正午阳光映衬着她的脸颊愈发白淅美艳。
她纤纤素手握住闺中密友的手腕,漫步在这种植着各种珍贵花草灵木的皇家园林中。
“蘅姐,当年咱们在剑碑林求学时,你说琼蕊花最是对修行有所裨益,我入主皇宫后便令人从扬州移植过来三千株琼蕊花,花开时节果真漂亮。”
“记得那时候,蘅姐你沐浴时喜欢在浴桶内放入琼蕊花,今晚不如到我的……”
女帝话音一滞,忽地想起铭刻在她小腹上,用尽办法也消除不去的银色纹路,眸光骤然冷淡几分,转而说道:
“也不知道如今蘅姐,脱下衣物后比起琼蕊花谁更白净。”
女帝抬起玉手,指向一片雪色的花海。
风过枝头,琼蕊摇曳,仿佛春日飘雪,玉缀满枝。
陆瑜蘅抬眸望去,春景中雪白一片的琼蕊花,倒是和其它争奇斗艳的花草格格不入,“琼蕊花虽好,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女帝眸光流转,掠过园中那片雪色的琼蕊花海,仿佛没有听见闺中密友的言语,嘴角噙着笑道:“若是满园春色都换成琼蕊花,蘅姐你说该有多好。”
“陛下,春色满园应是百花齐放,而且琼蕊花只在春日开花,若是御花园内只有琼蕊花,此后三季光景,陛下都要守着花谢之后的残枝败叶、萧索园庭了。”陆瑜蘅微笑道。
“是么?”女帝眸光淡然,平静说道,“朕,有的是办法让琼蕊花一年四季都开花。”
两位风华绝代的佳人对视,谁都没有移开视线。
“陛下,一人之力终有穷尽,眼下正值暖春,万物复苏,陛下不若顺其自然,待春光逝去,再修剪花草灵木。”陆瑜蘅眸光温润如水,没再与女帝争辩。
女帝轻轻摇头,松开好友的手腕,语气不容置喙道:“朕只想见琼蕊。别的花草,若在外野,朕可容它自在。可它既入了御花园内,就不该觊觎琼蕊生长之地!三年前,朕从扬州移来琼蕊三千,如今竟已凋零近千株。”
“蘅姐,朕能容它在园中争抢三年,已经足够了,难道蘅姐忍心见我被他们欺负?”
“可若不予理由安慰天下,只用酷烈手段强行铲除,只怕自此之后…御花园地脉衰败,再无草木愿栖身于此了。”陆瑜蘅嗓音叹惋,点到为止。
两人心意,心知肚明。
御花园内,唯有风拂过花叶的窸窣。
满园锦绣,悄然失声。
陆瑜蘅美眸怅然望着九洲大陆第一位以女儿身登基为帝的好友。
十年前,七王政变,离氏皇族诛杀外戚逆党,重夺大周社稷江山。
五年前,景隆政变,一旬之内三帝废立,七王废黜四人,离氏皇族十去其三。
三年前,神凰政变,当今女帝即位,政令不一,朝野三分。
如今她这位闺中密友是容忍不了过去十年中三次政变的盟友了。
不知过了多久。
陆蘅蘅不再与女帝针锋相对,眸光温婉看着好友道:“陛下,若真无法容忍,还请分而化之,不必急于一日功成。”
听闻密友不再僵持此事,女帝抬起素手,轻轻抹过陆瑜蘅唇瓣边缘的一点胭脂红痕,试图缓和气氛般笑道:
“那是自然!蘅姐,归山不过三年,都不用胭脂水粉了?”
“陛下圣心玲胧,确是如此。”
如同当年少年时候两人相处,女帝得到了想要的回答,不再咄咄逼人,拉着好友的手腕朝着御花园外走去。
“蘅姐,三日后便是母后大寿,可有准备好礼物?”
“有的。”
“那便好,我也给我的母后,我的好姐姐分别准备了惊喜。”
“陛下可否告知何为惊喜?”
女帝嫣然一笑,倾国倾城,“惊喜,说出来就不叫惊喜了,到时候蘅姐好生瞧着。”
两位风华绝代的美人信步漫行。
“对了蘅姐,如今早过了午时,你那徒儿怎么还没进宫?”
“许是路上眈误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