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1章 11460 “铆工萝西姐妹”
前面说过,为了应对即将展开的《东行计划》和首映日的剧情杀,“sa3姐妹团”发明家海蒂·拉玛为首,成员包括“原子弹之母”特纳、“小居里夫人”居里在内的专属科研团队,秘密将包括“印钞车间”、“飞行车厢”在内必要的“附属功能模块”,都集成到了长42米、宽6米、高7米的八轴双层“道具车厢”内。
同样由长42米、宽6米、高7米的八轴双层宽轨车厢改造而成的“制片车厢”、“明星车厢”、“演员车厢”、“化妆车厢”、“沙龙车厢”、“影院车厢”、“服装车厢”也都或多或少集成了和“道具车厢”类似的“附属功能模块”。
这还仅仅只是本剧情时空下的剧情要素的有机集群。贝克告诉想要把片场所有的演员车厢都拖走的头牌交际花诺拉·范·奥斯特格伦夫人的那样,受限于实验场3000米长的无砟宽轨,想要拖走所有的演员车厢,唯一可行的“剧情展开”只有能用黏贴破碎之眼的魔力贴——‘时空贴片’。而这张神奇的“魔力贴”,也只能由72位拥有“同位心灵力”共组‘同位灵脑’的时代女郎之一的丹妮尔来亲手释放(嗯嗯,快划重点)。
等姐妹平安归来,度过“首映日剧情杀”的“sa3姐妹团”将赶在1943年12月19日前,正式开启《东行计划》。
“呼——”
坐进“fi-282 b-2武装直升机”女飞行家汉娜·莱契,用最短的时间清空思绪,戴上了ikp w101式飞行帽。
飞行帽耳部两侧带有内置耳机,在飞行作战时可以与友军飞机或地面部队进行连络,帽子外部使用皮革制成,内衬羊毛,具有保暖和防风的作用。作战时飞行帽还会配合飞行眼镜,将眼镜套在飞行帽外部,可方便飞行员快速使用。从30年代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因为保暖防风的特点,ikp w101式飞行帽,深受德军飞行员的喜爱。
“测试通话。”莱契熟练的操作飞机。
“通话清淅。”同样使用最先进跳频技术的“飞行车厢”基地通信台,传来无线电操作员清淅的回音。荣誉军衔的女飞行家汉娜·莱契,负责“飞行车厢”日常辅助工作的正是刚刚结束“暖场行动”完成首映式酒会和晚宴的助兴演出,来自《第七爱露营》剧情时空的wac陆军妇女队琳达·哈曼中尉和格蕾丝·弗里曼中尉。
而负责“飞行车厢”机修工作的首席女机械师,也同样出自wac陆军妇女队,绰号“萝西(&039;rosie&039;)”
这位出自《二战女工(rosie the riveter)》剧情时空的女机械师,就是大名鼎鼎的“铆工萝西”。
???????????
当然,个人剧情线被一键重置的同时,来自原初剧情时空的背景和人设也被同时更新。哈曼中尉和格蕾丝·弗里曼中尉一样,摒弃原初剧情的阵营对立,彻底融入“sa3姐妹团”这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两位“铆工萝西姐妹”的到来,一下子补足了“杰出女士号”最为紧缺的机修方面的人手。对即将展开的《东行计划》衍生主线,重大剧情要素的正向积累(堆迭)。而且更重要的女机械师“铆工萝西”还是原初剧情的女主角,自身所携带的个人专属分支剧情线能有效抵抗“以剧情冲突的方式呈现‘剧情加速收束’引发的‘剧情杀’”。
话说,在历史上真实的二战期间,由于大部分男性应征入伍,产业工人急缺,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成为劳动力,数量之大堪称“史无前例”。据统计在1940年到1945年期间,女性在美国劳动力中所占比例从27增加到近37。截至1945年,已婚女性中几乎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在外工作。1943年,美国航空业的女工数量超过31万,占航空业劳动力总量的65;而在战前,这一比例仅为1。为了给军火工业招募女工,政府利用一个“虚构人物”——“铆工萝西”大肆宣传。
于是这个戴着头巾、体态强健的“虚拟女工”,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招募工具,同时也是二战期间美国女工最具标志的形象之一。
1944年一部名叫《二战女工(铆工罗茜)》的电影上映,里面就有女工辛苦为前线制造军械的情景。“铆工萝西”是1900万女性工人的代表,她们为战时生产了大批弹药和物资。位叫做罗瑟琳·沃尔特的美国妇女,她进入工厂后制造了f4u海盗式战斗机。值得一提的是,她后来真的去考了飞行驾照。无论是电影、报纸、海报、照片,还是在文章中,“铆工萝西”运动都强调了女性走上工作岗位是一种爱国需要。
除了“铆工萝西”,加拿大还诞生了“布伦枪女郎罗妮(ronnie,the bren gun girl)”工维罗妮卡·福斯特(veronica foster)制造布伦轻机枪的照片而创造出的虚构形象。二战时加拿大女工负责制造布伦轻机枪,后来越来越多的家庭主妇进入工厂,制造了很多枪支。
渐渐的,“铆工萝西”成了美国文化和女权的一种像征,她呈现了所有女性在工厂里工作的面貌。后来,有关部门还拍摄了很多女工工作的情景,制作成海报宣传她们的精神。让妇女去工厂劳动,不仅为二战提供了充足的物资,还间接为实现性别平等打下了基础。
“铆工萝西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