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山将军那句“彻底检测”,如同给凝固的空气注入了一丝流动的能量,也让陷入张飞那套“上古科技”理论中有些恍惚的众人,找到了一个暂时摆脱荒谬感的突破口。
安国邦立刻反应过来,对着那群早已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技术军官们用力一挥手。
“快!按照最高标准,动用所有便携设备,对目标进行全方面扫描、采样和分析!注意!绝对不允许对目标造成任何损伤!”
他的语气急促,带着一种自己也未曾察觉的急切。
他太需要一些“科学”的数据,来冲淡张飞那番话带来的强烈不真实感,来帮助他理解眼前这超越常识的奇迹(或者说怪物)。
技术军官们如同被上了发条,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迅速打开随身携带的各种银色、黑色金属箱,取出里面琳琅满目、闪烁着金属和玻璃光泽的精密仪器。
便携式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仪被架设起来,发出细微的嗡嗡声,无形的激光网格开始笼罩“应龙”,捕捉其每一个毫米级的轮廓和细节。
手持式合金成分分析仪被小心翼翼地靠近“应龙”的蒙皮和骨架,探头发出微弱的射线,试图解析其材料的元素构成和晶体结构。
微型内窥镜试图寻找缝隙,窥探内部结构。
声波探伤仪、热成像仪、甚至还有一台小型的、用来检测异常能量波动的频谱分析仪……所有能够想到的、可用于现场快速分析的设备,都被用上了。
这些军官都是相关领域的精英,动作娴熟,配合默契。
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极致的专注和一种朝圣般的虔诚,仿佛在接触一件来自天外的圣物。
然而,随着一项项初步检测数据的快速读出,他们脸上的表情,开始从专注、震惊,逐渐演变为彻底的茫然、困惑,甚至是……恐惧!
“报告!三维扫描完成!目标外形数据……建模失败!系统提示存在无法解析的光学畸变区域!部分轮廓存在逻辑矛盾!”
操作扫描仪的技术军官声音颤抖地汇报,他看着屏幕上那扭曲、断续、仿佛被某种力量干扰的三维模型,额头上渗出了冷汗。
“报告!合金成分分析……无法识别!目标材料显示出……显示出多种已知元素的同位素异常组合,并且……并且存在一种无法被标记的、稳定的未知元素信号!比例……比例高达百分之十五!”
拿着成分分析仪的军官,看着屏幕上那一连串乱码和警告提示,以及那个刺眼的“未知元素153”的标识,手抖得几乎握不住仪器。
未知元素?!稳定的未知元素?!这简直是颠覆现代化学基础的重大发现!不,这根本不可能!
“报告!热成像显示……目标表面温度分布均匀得不可思议!几乎与环境温度完全一致!没有任何能量核心散热应有的梯度变化!这……这不科学!”
“报告!声波探伤……回波信号极其微弱且混乱,无法构建内部结构图像!仿佛……仿佛声音被吸收了!”
“报告!能量波动检测……检测到持续、稳定的超高能级粒子流辐射!但……但辐射类型无法识别!能量来源无法定位!这……这已经超出了现有物理模型的解释范围!”
一项项离谱的、违背现有科学认知的检测结果,如同冰冷的雪片,纷纷扬扬地砸向安国邦和穆青山,也砸碎了那些技术军官们心中最后的侥幸和理智。
建模失败?未知元素?温度均匀?声波吸收?无法识别的能量辐射?
这架“应龙”,仿佛根本就不遵守这个宇宙的物理规则!
它就像一个bug,一个强行插入现实世界的异常存在!
技术军官们开始怀疑人生,有人甚至下意识地掐了自己一把,以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
他们看向张飞的眼神,充满了无法理解的敬畏和一种看待非人存在的疏离感。
这个年轻人,到底造了个什么东西出来?!
安国邦的脸色已经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他扶着旁边的工作台,才能勉强站稳。
他感觉自己几十年来建立的科学世界观,正在眼前寸寸崩塌,碎得连渣都不剩。
穆青山将军虽然依旧站得笔直,但那紧抿的嘴唇和微微收缩的瞳孔,显示他内心的震动绝不比任何人小。
他缓缓转过头,再次看向张飞。
张飞站在那里,静静地接受着各种仪器的“扫描”和“探测”,脸上没有任何不安,反而带着一丝……好奇?
仿佛他也很想知道,这些现代仪器,会如何评价他的作品。
当听到那些一个比一个离谱的检测结果时,他脸上甚至还露出了一丝“果然如此”的表情,以及一点点……不易察觉的“凡尔赛”式的无奈。
他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用一种带着点惋惜,又有点“我都告诉你们了”低声嘟囔道:
“都说了是古籍里逆向出来的东西,路子可能跟现在的科学体系不太一样……”
“这些仪器测不出来,或者测出些奇怪的结果,也……也挺正常的吧?”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死寂的修理站内,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正常?!
这他妈哪里正常了?!
安国邦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他瞪着张飞,胸口剧烈起伏,想要反驳,却发现任何基于现有科学理论的指责,在眼前这架实实在在的“应龙”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穆青山将军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
他知道,再检测下去,恐怕也不会得到符合他们认知的“正常”结果了。
眼前这架战机,其技术层次,很可能已经彻底超越了当前人类的科学框架。
而张飞那套“上古科技”的说辞,虽然荒谬绝伦,但在无法用现有科学解释的奇迹面前,反而成了唯一一个勉强能够自洽的“解释”。
尽管这个解释,听起来比战机本身还要不可思议。
他挥了挥手,示意技术军官们停止检测。
军官们如蒙大赦,赶紧关闭了那些不断发出错误警告和乱码的仪器,仿佛再多开一秒,他们的职业生涯和科学信仰都会随之崩溃。
修理站内,再次陷入了那种诡异的寂静。
只有“应龙”机身内部那低沉稳定的能量核心嗡鸣声,以及座舱内隐约传来的系统提示音,证明着时间仍在流动。
穆青山的目光,最终定格在张飞那张依旧带着点“无辜”和“学术气”的脸上。
他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钟。
这一分钟,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所有人的心都悬在半空,等待着这位军方巨头的最终决断。
最终,穆青山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沙哑和凝重,仿佛每一个字都耗费了他极大的力气:
“张飞同志。”
他没有再追问技术来源。
“你的‘研究成果’,非常……令人震撼。”
他选择了“研究成果”这个相对中性的词。
“关于其具体原理和应用,我们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评估。”
他避开了相信或不相信的定性,将重点拉回到了现实层面。
“现在,”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那架“应龙”和座舱内的雷动,“先完成既定的演示科目。”
“让我们看看,它在飞行状态下的表现。”
他没有再纠结于那无法解释的源头,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这架战机本身所展现出的、无可辩驳的能力上。
无论它来自哪里,无论它的原理如何,只要它具备改变战略格局的潜力,就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就是穆青山,一个纯粹军人的思维和决断。
张飞闻言,心中最后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他知道,自己这关,算是暂时过去了。
他脸上露出一个如释重负又带着点腼腆的笑容,点了点头:
“是,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