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测试,瞎子阿炳正式加入神秘单位701,按照制度,所有正式工作人员都要进行一次宣誓。
仪式很庄严,很肃穆。
从宣誓开始,阿炳就一个农村户口的残疾人,摇身一变成为吃皇粮的国家干部,并成为秘密战线的一名战士。从此,他将与外界隔绝,不能回家,不能和以往的亲戚朋友联络。
并做好了为国家和民族献出自己生命的心理准备。
仪式的最后一个程序是加入同志对组织提出自己的私人要求,阿炳提出两点。,第一个要求是地方政府能不能帮老家母亲解决做饭的烧柴不够的问题。第二点。如果将来牺牲了,国家部要割他耳朵去做科学实验。
如此重要的时刻,他提出的要求如此搞笑,令人所有人都忍俊不禁。但按照制度,却不能不正式记录在案。
正在抄写的何情也忍不住停下笔偷偷掩住嘴巴。
孙朝阳问:“你是不是觉得这样写有损英雄的形象?”
何情:“我不懂得文学,不过你这样写,大概有你的道理。”
孙朝阳:“现代汉语小说从新文化运动始,学习的是欧洲文学那一套。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旧总结出自己的路子。特别是在人物的塑造上,讲究的是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五十年代的时候,更是要求文学的三突出原则。主角务必高大上,但这样一来,人物性格未免扁平,在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却给人模板化的感觉。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不接地气。到七十年代末,很多作家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朝挖掘复杂人性上进行探索。主角开始不完美,甚至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何情:“你说的这些我又不懂,以前从来没有人用瞎子甚至有点傻的人做主角。换其他人写,我才不愿意看呢!但你这个故事实在太新奇,让人一看就丢不下。”
孙朝阳感叹:“是啊,读者看书的时候,通常会把自己想象成小说书里的主角,主角的经历就是自己的经历,而自己也会随着主角人生的际遇欢喜、悲伤、痛苦、快乐,这就是所谓的代入感。严格说来,我所写的这个主角挺让人不适的,严肃文学很多时候都有这个问题。”
何情:“可我觉得阿炳这个人挺可爱的,他应该能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奇迹,给人惊喜,获得成功,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吧?”
孙朝阳没有回答:“咱们继续,截稿日期快到了,抓紧点,我们一天写一万字。”
阿炳的故事继续。
经过测试后,701所为阿炳的超过常人,甚至是神迹的特殊能力而震惊。于是他很顺利地进入所里,成为了一名监听敌台的工作人员。
此时,我国正受到北方某邻国的巨大威胁,双方在漫长边境线对峙,互相陈兵百万,后来更是在珍宝岛发生了一场激烈战斗。当然,我们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至于国内,敌对势力则潜伏了大量的间谍。他们刺探我国方方面面的情报,并用发报机将这些情报传送出去。我们的天空上,每天都有无数的无线电信号在传送,如同悬在人们头顶的一把毒剑。
理论上来说,发报员发报就跟我们用嘴说话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音,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都有细微的差别。可福尔斯电码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语言,只有“滴”和“答”两样东西。要分辨每个人发表声的区别实在太难,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里要说说阿炳的工作是怎么做的。所有的发报机发表的时候,其实都只是滴滴声,没有任何区别。但就好像后来我们用键盘打字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手指在按键上停留的时间也有长短,每个滴滴声之间的间隔&都不相同。
这事说起来很玄奥,但在经过长期培训后,监听员还是能够分清楚其中的区别。
更何况是阿炳这样特殊人才。
他很快就在纷杂繁乱的信号中,找到了701的老对手们。在半个月时间内,敌人的一百多台秘密电台被全部破获,剩余的也处于我国严密监视之中。
阿炳所展示的能力超乎想象,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在后来的日子里,阿炳就是701的神。他拿着高工资,有了警卫员,有了最好的待遇。
所有人都尊敬他,甚至超过尊敬所里的领导。
在他那种特殊岗位上,你行,你就是老大,做什么都可以。
“太好看了。”抄到这里,何情甩了甩己经发软的手腕,感叹:“从来没有想到过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群天才战斗在看不见的战线上,也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故事,让人看了就丢不下,但还是不够完美。”
孙朝阳:“不够完美吗,那么,还缺点什么?”
何情:“我也说不好,阿炳是个天才,但他是不是应该有自己的私人生活?现在的他是个英雄,但感觉离我们普通读者有点远,少了一点烟火气。”
孙朝阳:“你是说爱情吗?”
何情:“自古美人爱英雄,阿炳值得一场美好的爱情,应该会有好姑娘爱上他的。”
孙朝阳:“嗯嗯,咱们继续吧。”
故事继续,小说中的阿炳虽然是个瞎子,是个残疾人,但他才二十出头,人生才刚刚开始。于是,701所的院长安在天决定给他介绍个 对象,成个家。
阿炳的秀对象是所里医院的护士小芳。一个来自山区的姑娘,她的哥哥在从前的战争中牺牲,因为这层关系,才进了701,解决了工作和户口问题。
对于安院长的撮合,小芳立即答应了。在那个时代,秘密战线的工作人员的婚姻也必须由组织来安排,你只需要执行就是。更何况阿炳地位超然,美人爱英雄嘛。
阿炳的婚后生活很美满,小芳很快就怀孕了,九个月后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但是,阿炳却听出这个孩子不是他的,是小芳和所里另外一个人生的。
阿炳死了,他受不了这种屈辱摸电门自杀。
他的死让所有人震惊,组织上也极其愤怒,开除了小芳和她外面的男人。
小芳在离开701的时候来找安院长,扑通一声跪下,说,阿炳根本就没有男人的特征,他至始至终就是孩童的模样。阿炳认为,老婆只要和自己躺在一张床上,两人身上的电子跳来跳去,然后妻子就会怀孕。
离开701后,小芳抱着孩子去了阿炳老家,服侍阿炳母亲首到老人家去世孩子长大后,便跳了黄浦江。
至此,阿炳的故事写完。
何情呆呆地坐在那里,使劲捏着拳头,浑身都在颤抖。
孙朝阳:“怎么样,很难过?”
何情艰难地说:“不可能,不可能,一个这样伟大的英雄,天神一样英雄,竟然以这样不光彩的方式谢幕。”
她对孙朝阳这么乱写,表示强烈的不满和抗议。
实际上,小说《暗算》和电视连续剧《暗算》有不少地方是不一样的,当年孙朝阳看书的时候也在心里吐槽。
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在华语文学中是一种独特的存在。
一部作品,足够新奇独特,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就够了。
“很多事情,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看。”孙朝阳还是没有出汗,他身上冷得要命,但还是强撑着拿起笔在墙上的表格上画了个勾。
备注:阿炳的故事写完了,鸣谢何情女士执笔。明天开始黄依依博士的故事。
“黄依依?”何情疑惑地问。
“这本书不是有三个主角吗,黄依依是第二个,也是小说最精彩的部分。”孙朝阳紧了紧身上的军大衣:“阿炳的天赋在于耳朵,在于聆听,从纷杂的无线电信号中准确第抓到目标,获取电码。但这些电码不过时滴答滴答的组合,究竟代表着什么含义,需要破译员进行破译。这才是最关键的部分。破译电码,需要用到最前沿的数学知识。”
“阿炳用耳朵聆听,耳朵是他的天赋。而黄依依的天赋在大脑,她是真正的天才数学家。是华罗庚、陈景润、冯诺伊曼那样的,站在人类智力巅峰的天才。”
何情点点头:“我倒是很期待接下来的故事。”
孙朝阳咳嗽几声:“怎么样,心情好些了吗?”
“还好吧。”阿炳的故事确实让人心里难过,但何情是个女人,对于阿炳倒是不怎么能带入。气上片刻也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