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胡说。仁远伯府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没有穷到连自家姑娘都养不起的程度。又不少你一个小院,哪儿就用得着搬出去了?你跟我说,家里有没有人说你什么?要是有人敢嚼舌头,你大伯母我也不是真的一点脾气都没有的。”
元初笑着挽住了她的胳膊,“没有的,大家都很好。”
章元初的亲哥比她年长三岁,十五岁订了亲,快要成亲的时候,祖父去世了,守完三年孝,赶紧把媳妇娶进了门,幸好动作快,不然又得耽误三年。
本朝禁止守孝期间婚嫁、作乐,但是不禁止守孝期间生孩子,因为皇帝觉得绵延子嗣比守孝更重要,要是为了守孝而不生孩子,那就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理念相冲突了。
所以元初已经有了一个小侄子,还即将有一个小侄女。
她的大嫂也是个性格很好的人。
仁远伯府相看媳妇,也都是选那种性格温和、不那么掐尖要强的人。
不光她的亲大嫂很好,两位堂嫂也很好。
她还有一个堂弟,比她小一岁,跟她一样被耽误了婚期。最近也打算相看起来了。
这些很好的人,上辈子都被罗聿害了。
元初垂下眼睑,遮住眼底的一抹戾气。
罗聿这个人,这辈子必须死得很惨才行。那些帮他作恶的人,也必须死。
“没有就好。”孙淑贤说:“初初啊,人这一辈子,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既然如此,咱们当然要高高兴兴的过啦。做人呐,最重要的就是要高兴。”
“嗯。”元初笑着答应,心里跟系统说,“我大伯母是tvb穿越过来的吗?经典台词都说出来了!”
“仁远伯夫人就是个很豁达的人。这确实是她自己的人生感悟啦。”
到了家,元初回了自己的院子,换过衣服之后去见她的母亲陈秀珍。
陈秀珍的性格和孙淑贤差不多,也是个很和善的人。
此刻,她正逗小孙子章钊玩,元初的大嫂杨莹也在。
“阿娘,大嫂,我回来了。”
“姑姑。”章钊在榻上站起来喊人。
元初走过去,抱了抱这个小团子,他只有两岁多,白白嫩嫩可可爱爱的,天生爱笑。
元初一抱他,他就笑了起来。
杨莹道:“抱一下就算了,他现在沉了,压手,小心抱久了你胳膊发酸。”
章钊一听母亲这么说,自己就往下秃噜,元初顺势放下了他。
陈秀珍问她:“今天的宴席怎么样?”
“理国公府的厨子是不错的,有几道菜做得很好。”
陈秀珍说:“那就没白去。”
杨莹问她:“是哪几道菜,你跟我说说,我看能不能做得出来。”
“好啊!”
仁远伯府的人,各有各的爱好,她大嫂杨莹就喜欢下厨,而且非常有天分,差不多的菜她只要吃过就能复刻出来。
然后再教给家里的厨子。
所以仁远伯府的伙食也是不错的。
聊了一会,陈秀珍就催她就休息,“参加这种宴会最是累人,所有人都端着架子,戴着面具,每说一句话都要三思,想想都觉得累得慌,你快去歇会吧。”
元初立刻站了起来,“我回去睡一会。”
陈秀珍和杨莹都笑起来,“快去吧。”
元初回到自己的房间,歪在软榻上小憩,丫鬟飞燕帮她盖好被子,就轻手轻脚地退了下去。
一觉睡到快要傍晚,元初就被飞燕叫醒了,“小姐,不能再睡了,万一夜里走了困就不好了。”
元初已经养足了精神,去陪爹娘兄嫂一起吃晚饭,下午的时候说过的菜色已经出现在了晚饭桌上,元初细细品了品,“有八分像。感觉咱们家做的还更好吃一些。”
杨莹高兴极了,“等我再琢磨一下,还能更好吃一点。”
陈秀珍说她:“这就可以了,你现在怀着孕呢,好好养身子要紧,先别折腾这些了。”
“不妨事,我就动动嘴皮子,这不是我做的。”
章元初的父亲章二爷比较含蓄,没有开口夸,但是吃得很欢,动作和表情表达了一切。
她的大哥章元起毫不吝啬赞美之词,但也和母亲一样,劝妻子暂时先不要碰这些。
一家子和乐融融。
元初吃完饭就回了自己的小院,静待天黑。
等到夜深人静,连丫鬟们都睡下了,元初给大家用了安睡咒,起身离开了仁远伯府,直奔理国公府而去。
罗聿这个人,不亲自动手炮制他,感觉不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