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富虽心中愤懑,却也无可奈何。
谁让他终究是沙瑞金的人,这个事实无法改变。
此刻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待人员到齐,沙瑞金环视会场。
窃窃私语声随即平息。
会议正式进入沙瑞金的主场。
“诸位,本周常务会议现在开始。”
“过去一周,汉东省工作稳中有进。”
不少地区生产总值出现波动。
自育良省长上任以来,这个趋势明显好转。
此事育良省长当居首功!让我们表示祝贺!”
沙瑞金率先鼓掌,与会众人纷纷响应。
热烈的掌声在会场回荡。
这般场景在此类会议上实属罕见。
往日会议总是问责不断。
今日以表扬开场,确实不同寻常。
这些无不是举足轻重的大型企业。
虽然收缴了大量资产,但死钱终非长久之计。
后续企业若接续不上,形势将十分严峻。
企业是地方经济支柱,并非所有百姓都能自谋生计。
没有企业,人民就会面临饥饿。
这数十万民众虽不至于 ,但一旦闹事,后果也不容小觑。
就像大风车事件,几千工人上街闹事。
幸好沙瑞金刚调来,责任落不到他头上。
否则,他难免要受处分。
而这些企业,都成了一道道安全屏障。
沙瑞金自己都谨慎对待,祁同伟却一举处理了全部。
不过好在后续填补及时。
多家港资企业陆续进驻汉东。
这一切都归功于高育良的表现。
当然,高育良心知肚明,这些其实是祁同伟的安排。
以和胜和的许老板为首,不少港台商界人士都带资来到汉东,
填补了不少产业空白。
而是爱国港商。
但在汉东,他们都是规规矩矩的合法商人。
这些人,正是高育良与祁同伟稳固地位的底气所在。
提起祁同伟的事——毕竟这时由他开口,
比田国富提起更为合适。
丝毫没有发言的意思。
沙瑞金答应过祁同伟,要在会上提拔他,
这种事由谁开口最合适,他心中有数。
可眼下他笃定:沙瑞金比他更着急。
不见一丝焦虑。
急在心里,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坐在下首的李达康,自然看出了沙瑞金的为难。
此时正是他表现的机会。
就在众人等高育良发言时,李达康开口了:
“沙书记,您太谦虚了。
现在汉东的大好局面,全靠您一手推动。
已非昔比。
在全国都是变化最显着的地区之一。”
这一点上,育良省长的贡献不可忽视。
但沙书记您同样功不可没。
若不是您一路指引方向,也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也要向育良省长学习,在这样一个时刻,
汉东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
此时的李达康,神情振奋。
这番话,同时捧了两位领导。
但神色已有些不悦。
光顾着内部斗争了。
李达康这话,简直像在打他的脸。
偏偏他还不能说什么,毕竟对方也是一番好意。
反倒像是自己打自己耳光,他可拉不下这个脸。
高育良深深看了李达康一眼,心中了然。
但对自己,仍是表面和气、内里疏远。
自从上次赵立春来访之后,两人之间的态度就有了转变。
确实淡了许多,这并不容易。
他就必须发言——这是规矩。
他不说话,没人敢继续。
李达康看似在打脸,实则是替他解围,
只是旁人看不出来罢了,只当他又在拍马屁,
完全没领会话中深意。
这正是李达康的本事。
“达康书记说得对,汉东能有今天的成绩,
全靠沙书记掌舵领航,这是汉东之幸,
也是我们大家的荣幸。
就是那一百多个被冻结的人事安排,现在应该有进展了吧?
我们不能再重演陈岩石同志那样的遗憾。”
他完全没料到话题会突然转到这上面来。
陈岩石的境遇,沙瑞金是清楚的。
当初赵立春对他心怀芥蒂,硬生生将他按在正厅的位置上,直到退休也没能享受到副部级待遇。
这成了陈岩石与赵立春之间矛盾的根源。
而此刻高育良的话,显然是在提醒沙瑞金:不要重蹈赵立春的覆辙,该关照老同志时就得关照。
沙瑞金紧紧盯着高育良,想从他眼中读出些什么,却一无所获。
这让他感到一丝挫败。
此时最坐立不安的,要数吴春林。
他没想到自己无心的一句话,竟被高育良当真,还在这样的场合提出被冻结干部的问题——这分明是在给沙瑞金难堪。
吴春林望向高育良的眼神都变了。
沙瑞金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却不得不接过这个话题:“育良同志说得对,我们不能让陈岩石同志的悲剧重演。
但干部任用也不能简单决定。
这些干部的档案我都看过,除个别同志外,其他人都符合条件。
一周内,名单将陆续解冻,该提拔的提拔,该处理的处理,不能寒了同志们的心。
大家还有什么意见?”
这番话,沙瑞金几乎是咬着牙说的。
这么多年来,他在类似会议上从未如此被动。
可高育良既然提了,他就必须回应,否则必留后患。
若真遇上像陈岩石那样执着的,他的前途难免受影响。
现实如此,沙瑞金只能认了。
坐在下面的田国富听出了弦外之音——这是要他上场了。
他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却也只能硬着头皮接话:“沙书记,我们的班子自从育良同志升任后,一直缺个副职。”
长期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职位空缺必须按组织规定补齐。
现任政法书记祁同伟同志工作认真可靠,
为人正直,这样的人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以增强汉东的决策水平,您认为如何?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众人都清楚,祁同伟进的事一直被沙瑞金压着。
谁都看得出,这是沙瑞金在向高育良施压。
但出乎意料的是,提出这个建议的并非高育良,而是田国富。
这就奇怪了。
田国富与沙瑞金关系密切,按理说应是沙瑞金的授意。
可现在由田国富开口,其中的意味就深长了。
在场的都是明眼人,自然看得出其中的微妙。
沙瑞金也摆出惊讶的神情,随即作沉思状,说道:
“祁同伟同志,我也考虑过。
我本就有意让他加入,否则也不会将政法书记一职交给他。
凡事亲力亲为,值得肯定。
祁同伟同志资历尚浅,还不足以担此重任,
我理解并支持这一意见。
不过既然田书记提起,我们就再议一议,
不能埋没人才。
大家简单投票表决。
祁同伟同志进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开始表决。”
这时李达康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目的。
否则不会如此从容。
“既然田书记开了这个口,我也不多说什么了。
祁同伟确实年轻些,进步快了些。”
但他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确实过硬,所获得的荣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
我原本只打算让他多历练历练,不过沙书记看得更远。
眼下汉东的局势,正需要一位铁腕警察来维护稳定,而祁同伟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此时,我尊重沙书记的决断,也表示同意。
高育良这番话,无异于将沙瑞金推到了台前,绕过了田国富,直接点明是沙瑞金的意思。
对此,沙瑞金未置可否。
这点手段,对他而言并不算什么,只当没听懂罢了。
沙瑞金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
高育良举手了,常务副省长举手了,林城书记也跟着举手——这才三个人。
沙瑞金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两人都是高育良的铁杆,他心里清楚,却也不以为意。
而此时的李达康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