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 第660章 信阳光复!(求订阅)

第660章 信阳光复!(求订阅)(1 / 1)

信阳城下,焦土之上,最后一轮炮火准备的尾音,还在空气中嗡嗡作响。

炮八旅,前沿观察所

旅长史文桂举着望远镜,面沉如水。

不远处的炮兵阵地上,堆积着大量的炮弹弹壳。

在太阳的照耀之下,泛着金属光泽。

“旅座,”一名炮兵参谋激动地跑了过来,声音都在颤抖,“刚刚收到第七军前沿的通报!日军在城南的主防御阵地,已经被我们彻底摧毁!他们请求我们炮火延伸,掩护总攻!”

史文桂没有立刻回答。

他的目光,依旧牢牢锁定在望远镜的视野里。

那片曾经坚不可摧的日军阵地,此刻已是一片翻卷的焦土。

钢筋水泥的碉堡被拦腰炸断,露出扭曲的钢筋骨架。

纵横交错的交通壕被夷为平地,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小鬼子的坟地。

无数黑色的物体散落在废墟间。

很显然,这些就是被撕碎且被火焰、爆炸碳化的人体残肢。

史文桂缓缓放下望远镜:“炮火可以延伸。”

“但是,我的炮口,只为往前冲的弟兄开路。”

“炮弹数量不多,我军将会进行一轮徐进弹幕式射击,如果他们不能抓住机会,那么他们只能够自己想办法了。”

“是。”

很快,第七军方面传来消息。

炮击开始之时,三颗红色信号弹为信号。

步兵部队将会在第一颗炮弹炸响之后的四十秒,发起进攻。

随着双方进一步的拟定、磋商相应的作战计划。

总攻的时间也逐渐临近。

“旅长,八点58了。”

“命令各部队,做好准备。”

“是!”

史文桂目光死死的盯着手上的腕表,不消片刻,当即出声下令:“作战开!”

随着这道冰冷的命令。

早已蓄势待发的炮八旅,再次发出了震天的怒吼!

一排排150毫米高爆弹,如同一把巨大的铁犁,在桂军冲锋部队前方两百米处,犁开了一道由火焰与钢铁组成的死亡地带;

弹幕缓缓地向前推进,将任何试图重新组织防御的日军,连同他们的工事,一同碾碎!

第七军,攻击阵地。

军长张淦同样举着望远镜,看着眼前这如同神迹般的景象,只觉得口干舌燥,心潮澎湃。

“好炮!好炮啊!”

他喃喃自语,眼神之中满是震撼。

在他的身边。

一名桂军军官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对着电话嘶吼:“冲!给老子冲!”

“炮弹都给你们铺好路了!再拿不下来,老子枪毙你们!”

漫山遍野的桂军士兵,如同开闸的洪流。

呐喊着冲向了那座早已经被他们视为探囊取物的信阳城。

这是他们近几年来打得最痛快、亦最扬眉吐气的一仗!

第三十九军指挥部。

军长刘和鼎放下了电话,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笑容。

“赢了。”他缓缓说道。

“是啊,赢了。”身旁的参谋长也感慨万千:“这样的胜利当真是来之不易。”

“若没有华北方面的重炮部队。”

“单凭我们自己,就算把这十万弟兄全都填进去,怕是也啃不下这块硬骨头。”

“是啊。”

“一个楚云飞,几支炮兵部队,算是把我们整个桂系打了几十年都打不明白的仗,给打明白了,或许我们这些老家伙真的有些跟不上时代了,以前咱们讨论的是步炮协同作战,和日本人打仗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装甲协同作战。

这次的鄂北作战,更是让咱们深刻的体会到空军部队的重要性。

那航弹的威力一枚下去,足以顶的上他们冲锋数个小时。

刘和鼎的声音里,有钦佩,有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失落。

他们这一代的军人,实际上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信阳成功光复。

日军第三师团残部大半被歼灭。

在支援部队野勾支队的拼死掩护下,突围部队从信阳城南撕开了一道突破口。

仓惶南逃。

曾经不可一世的“幸”师团,如今,早已经建制不全,甚至保不齐番号都要被取消掉。

当第一面青天白日旗,在信阳残破的县政府大楼上,重新升起之时。

桂军第七军某团团长秦国梁,正带着他的部队,小心翼翼地,走在这片如同鬼蜮般的废墟之上。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烧焦羽毛般的恶臭。

街道两旁,倒塌的房屋还在冒着青烟。

突然,一阵微弱的、如同猫叫般的哭声,从一处断墙后传来。

秦国梁停下脚步,挥手示意部队警戒。

他亲自走上前,搬开几块烧黑的木板。

断墙下,一个衣衫褴褛、浑身沾满灰土的小女孩,正抱着一具早已冰冷的、被烧焦的尸体,无声地流着泪。

她的眼睛很大,却空洞洞的,看不到一丝光亮,如同两口枯井。

越来越多的人,从废墟里,从地窖里,战战兢兢地爬了出来。

他们看着这些穿着灰色军装的士兵,眼神中没有劫后余生的喜悦,没有见到亲人的激动,只有麻木,和深深的恐惧。

战争,早已将他们的一切,都碾碎了。

秦国梁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攥住,疼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他看着自己手下那些同样年轻的士兵们。

他们因胜利而兴高采烈的士兵。

秦国梁又看了看眼前这些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同胞。

一种巨大的荒谬感和罪恶感,瞬间攫住了他。

“军爷,有吃的吗?”

“来人!”他嘶吼一声,声音都变了调,“把把我们的军粮,匀出一半!就在这里,埋锅造饭!让老乡们吃口热的!”

“团座,这”

军需官大惊失色:“军粮大规模调拨需要军部批准,我们”

“出了事,老子一个人担着!”

秦国梁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双眼赤红,“老子让你去,你就去!”

很快,十几口行军锅被架了起来,白花花的大米被倒进锅里,久违的饭香在县城之中弥漫开来。

毕竟五战区亦身处华北地区,华北42年又有局部旱灾。

即便是桂系主力部队也没有多少存粮。

那些麻木的百姓,闻到饭香,终于有了一丝反应。

他们如同被惊扰的兽群,迟疑着,缓缓地,围了过来。

就在秦国梁亲自为那个小女孩盛上第一碗热粥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军长张淦,在一群卫兵的簇拥下,策马而来。

他看着眼前这幅“军民鱼水”的景象,那眯缝着的脸上,却不见丝毫笑意,反而瞬间阴沉了下来。

“秦国梁!”他翻身下马,厉声喝道,“谁给你的胆子,敢擅自动用军粮?!”

“军座”秦国梁端着粥碗,愣在了原地。

“军粮调拨赈灾,需经战区长官司令部批准!”

张淦的声音,冰冷而不容置疑,“马上给我停了,所有军粮,不得擅自挪作他用!”

第五战区,老河口长官司令部。

李品仙同样收到了来自前线的报告。

他看着报告中那段关于“擅分军粮”的描述,脸上露出了极度的不屑。

“妇人之仁!”

他冷哼一声,将报告扔在桌上,“前方战事未歇,后勤补给本就捉襟见肘,竟敢拿宝贵的军粮去收买人心,简直是浪费!”

他抓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接通了张淦的指挥部。

“立即制止这种愚蠢的行为!”

李品仙的声音颇为严厉:“一颗军粮,都不准流到老百姓手里,那个擅自动用军粮的团长,一定要严办。”

张淦此时也是为秦国梁说情:“总座,信阳的老百姓太惨了,那瘦的就跟骷髅架子没什么区别,秦国梁动了恻隐之心,卑职觉得也是人之常情,总座,您能否看在其尚未酿成大错的情况下,饶了他。”

“我告诉你,张淦,哪怕让他们去要饭,去啃树皮,也绝不能动用我们一粒军粮!”

“饿死一个老百姓,部队还能够作战,军粮分出去,小鬼子打过来,那就会死更多的百姓,丢掉更多的土地,不要老想着妇人之仁,军民鱼水情没问题,但要分时候。”

“你想要粮,让华北方面想办法,从隔壁省、甚至隔壁战区调,决不能动我五战区为数不多的军粮。”

“是,总座,那秦团长他”

“革职留用”

——

日军第十一军,前进指挥所。

横山勇呆呆地看着手中那份来自野勾支队的电报。

“第三师团已于昨日傍晚全线崩溃。代理师团长市川三十郎少将切腹殉国,师团大部被支那军分割包围,伤亡惨重。”

电报纸,从他颤抖的手中,飘然滑落。

“玉碎?”

战斗才进行一天一夜,数千的作战兵力怎么会损失的这么大。

横山勇喃喃自语,人也是一脸的茫然与震惊。

他无法理解!

“我军在石牌前线的攻击部队,同样遭到了支那军四倍、甚至五倍以上兵力的围攻!”

“可他们,依旧能稳住阵脚,甚至还能组织有效的反击!”

“为什么第三师团这样的精锐部队,在同样面对五倍于己的敌人时,竟表现的如此拙劣,难不成是因为通讯不畅,导致我军没能够第一时间获悉战场情况,有什么我们不清楚的事情发生吗?”

参谋长岛贯武治脸色煞白,艰难地开口:“司令官阁下,信阳的支那军他们有数量众多的炮兵部队支援,还有来自后方的轰炸机支援,且航弹投掷数量颇多”

“这不是第三师团失败的理由”

横山勇的咆哮声,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变得尖锐:“难道就因为这些东西,一个近乎满编的主力旅团就该在短短月余时间内,被彻底消灭吗?”

没有人能回答他。

横山勇在指挥所内来回踱步,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愤怒,震惊,不解。

种种情绪,最终都汇成了一种冰冷的、彻骨的寒意。

或许,他们早就应该后撤。

或许,在第三师团师团长因为轰炸而玉碎之时,他们就应该及时的放弃战斗,转入防御态势,弃守亦或者是驰援信阳,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可现如今,后悔已经毫无意义。

他们虽然在鄂北方面输了这场信阳之战。

但在鄂西,他们依旧在凭借顽强的作战意志,给追击的中国军队造成难以言喻的杀伤。

横山勇停下脚步,目光,再次落回到了地图上:“楚云飞”

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三个字。

只有他!

只有那个被誉为“战帅”的男人,才能将炮兵与空军的力量,发挥到如此淋漓尽致。

鄂北的总指挥,毫无疑问,就是楚云飞!

“可是”

岛贯武治提出了一个新的、更加令人费解的问题,“司令官阁下,您看,支那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在克复信阳之后,并未按照常理,趁胜南下,协同第六战区的部队,对我军侧翼发动攻击。他们他们竟然在原地,停了下来。”

横山勇的目光,顺着岛贯武治的指挥棒看去。

“内讧”

横山勇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这个词。

他与岛贯武治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恍然大悟的光芒。

“支那人的第五战区和第六战区之间,也就是山城的内部,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派系矛盾!”

“哈依!”一名情报参谋立刻附和道,“支那军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早已不是秘密!”

“想必,是桂系不愿为第六战区的中央军,消耗自己的实力!”

横山勇却是死死的皱起眉头。

派系林立也时常处于内斗状态下的国军部队尚且能够对抗他们的精锐第十一方面军。

那如果是团结一致的中国军队呢?

横山勇不由得想起了依旧在勉力维持华北局势的冈村宁次,一时间心里面不由得涌现出了钦佩的情绪。

如果换做是他来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恐怕此时早已经将主力部队葬送,而无法维持对峙态势。

想到这里,横山勇不由得感慨万千。

冈村宁次无愧于名将的称号。

难怪这么多的高级指挥官对其如此的看重。

眼下如此局面。

或许应该请教一下楚云飞的“老对手”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冈村宁次。

横山勇是想不到取胜的方法,甚至就连保存实力都颇为勉强。

他下意识的更换了一种思维模式。

横山勇想象着自己已经成为了冈村宁次。

如果换冈村宁次大将指挥的话,这一战,后续应当如何指挥呢?(本章完)

秦国梁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双眼赤红,“老子让你去,你就去!”

很快,十几口行军锅被架了起来,白花花的大米被倒进锅里,久违的饭香在县城之中弥漫开来。

毕竟五战区亦身处华北地区,华北42年又有局部旱灾。

即便是桂系主力部队也没有多少存粮。

那些麻木的百姓,闻到饭香,终于有了一丝反应。

他们如同被惊扰的兽群,迟疑着,缓缓地,围了过来。

就在秦国梁亲自为那个小女孩盛上第一碗热粥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军长张淦,在一群卫兵的簇拥下,策马而来。

他看着眼前这幅“军民鱼水”的景象,那眯缝着的脸上,却不见丝毫笑意,反而瞬间阴沉了下来。

“秦国梁!”他翻身下马,厉声喝道,“谁给你的胆子,敢擅自动用军粮?!”

“军座”秦国梁端着粥碗,愣在了原地。

“军粮调拨赈灾,需经战区长官司令部批准!”

张淦的声音,冰冷而不容置疑,“马上给我停了,所有军粮,不得擅自挪作他用!”

第五战区,老河口长官司令部。

李品仙同样收到了来自前线的报告。

他看着报告中那段关于“擅分军粮”的描述,脸上露出了极度的不屑。

“妇人之仁!”

他冷哼一声,将报告扔在桌上,“前方战事未歇,后勤补给本就捉襟见肘,竟敢拿宝贵的军粮去收买人心,简直是浪费!”

他抓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接通了张淦的指挥部。

“立即制止这种愚蠢的行为!”

李品仙的声音颇为严厉:“一颗军粮,都不准流到老百姓手里,那个擅自动用军粮的团长,一定要严办。”

张淦此时也是为秦国梁说情:“总座,信阳的老百姓太惨了,那瘦的就跟骷髅架子没什么区别,秦国梁动了恻隐之心,卑职觉得也是人之常情,总座,您能否看在其尚未酿成大错的情况下,饶了他。”

“我告诉你,张淦,哪怕让他们去要饭,去啃树皮,也绝不能动用我们一粒军粮!”

“饿死一个老百姓,部队还能够作战,军粮分出去,小鬼子打过来,那就会死更多的百姓,丢掉更多的土地,不要老想着妇人之仁,军民鱼水情没问题,但要分时候。”

“你想要粮,让华北方面想办法,从隔壁省、甚至隔壁战区调,决不能动我五战区为数不多的军粮。”

“是,总座,那秦团长他”

“革职留用”

——

日军第十一军,前进指挥所。

横山勇呆呆地看着手中那份来自野勾支队的电报。

“第三师团已于昨日傍晚全线崩溃。代理师团长市川三十郎少将切腹殉国,师团大部被支那军分割包围,伤亡惨重。”

电报纸,从他颤抖的手中,飘然滑落。

“玉碎?”

战斗才进行一天一夜,数千的作战兵力怎么会损失的这么大。

横山勇喃喃自语,人也是一脸的茫然与震惊。

他无法理解!

“我军在石牌前线的攻击部队,同样遭到了支那军四倍、甚至五倍以上兵力的围攻!”

“可他们,依旧能稳住阵脚,甚至还能组织有效的反击!”

“为什么第三师团这样的精锐部队,在同样面对五倍于己的敌人时,竟表现的如此拙劣,难不成是因为通讯不畅,导致我军没能够第一时间获悉战场情况,有什么我们不清楚的事情发生吗?”

参谋长岛贯武治脸色煞白,艰难地开口:“司令官阁下,信阳的支那军他们有数量众多的炮兵部队支援,还有来自后方的轰炸机支援,且航弹投掷数量颇多”

“这不是第三师团失败的理由”

横山勇的咆哮声,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变得尖锐:“难道就因为这些东西,一个近乎满编的主力旅团就该在短短月余时间内,被彻底消灭吗?”

没有人能回答他。

横山勇在指挥所内来回踱步,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愤怒,震惊,不解。

种种情绪,最终都汇成了一种冰冷的、彻骨的寒意。

或许,他们早就应该后撤。

或许,在第三师团师团长因为轰炸而玉碎之时,他们就应该及时的放弃战斗,转入防御态势,弃守亦或者是驰援信阳,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可现如今,后悔已经毫无意义。

他们虽然在鄂北方面输了这场信阳之战。

但在鄂西,他们依旧在凭借顽强的作战意志,给追击的中国军队造成难以言喻的杀伤。

横山勇停下脚步,目光,再次落回到了地图上:“楚云飞”

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三个字。

只有他!

只有那个被誉为“战帅”的男人,才能将炮兵与空军的力量,发挥到如此淋漓尽致。

鄂北的总指挥,毫无疑问,就是楚云飞!

“可是”

岛贯武治提出了一个新的、更加令人费解的问题,“司令官阁下,您看,支那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在克复信阳之后,并未按照常理,趁胜南下,协同第六战区的部队,对我军侧翼发动攻击。他们他们竟然在原地,停了下来。”

横山勇的目光,顺着岛贯武治的指挥棒看去。

“内讧”

横山勇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这个词。

他与岛贯武治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恍然大悟的光芒。

“支那人的第五战区和第六战区之间,也就是山城的内部,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派系矛盾!”

“哈依!”一名情报参谋立刻附和道,“支那军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早已不是秘密!”

“想必,是桂系不愿为第六战区的中央军,消耗自己的实力!”

横山勇却是死死的皱起眉头。

派系林立也时常处于内斗状态下的国军部队尚且能够对抗他们的精锐第十一方面军。

那如果是团结一致的中国军队呢?

横山勇不由得想起了依旧在勉力维持华北局势的冈村宁次,一时间心里面不由得涌现出了钦佩的情绪。

如果换做是他来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恐怕此时早已经将主力部队葬送,而无法维持对峙态势。

想到这里,横山勇不由得感慨万千。

冈村宁次无愧于名将的称号。

难怪这么多的高级指挥官对其如此的看重。

眼下如此局面。

或许应该请教一下楚云飞的“老对手”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冈村宁次。

横山勇是想不到取胜的方法,甚至就连保存实力都颇为勉强。

他下意识的更换了一种思维模式。

横山勇想象着自己已经成为了冈村宁次。

如果换冈村宁次大将指挥的话,这一战,后续应当如何指挥呢?(本章完)

秦国梁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双眼赤红,“老子让你去,你就去!”

很快,十几口行军锅被架了起来,白花花的大米被倒进锅里,久违的饭香在县城之中弥漫开来。

毕竟五战区亦身处华北地区,华北42年又有局部旱灾。

即便是桂系主力部队也没有多少存粮。

那些麻木的百姓,闻到饭香,终于有了一丝反应。

他们如同被惊扰的兽群,迟疑着,缓缓地,围了过来。

就在秦国梁亲自为那个小女孩盛上第一碗热粥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军长张淦,在一群卫兵的簇拥下,策马而来。

他看着眼前这幅“军民鱼水”的景象,那眯缝着的脸上,却不见丝毫笑意,反而瞬间阴沉了下来。

“秦国梁!”他翻身下马,厉声喝道,“谁给你的胆子,敢擅自动用军粮?!”

“军座”秦国梁端着粥碗,愣在了原地。

“军粮调拨赈灾,需经战区长官司令部批准!”

张淦的声音,冰冷而不容置疑,“马上给我停了,所有军粮,不得擅自挪作他用!”

第五战区,老河口长官司令部。

李品仙同样收到了来自前线的报告。

他看着报告中那段关于“擅分军粮”的描述,脸上露出了极度的不屑。

“妇人之仁!”

他冷哼一声,将报告扔在桌上,“前方战事未歇,后勤补给本就捉襟见肘,竟敢拿宝贵的军粮去收买人心,简直是浪费!”

他抓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接通了张淦的指挥部。

“立即制止这种愚蠢的行为!”

李品仙的声音颇为严厉:“一颗军粮,都不准流到老百姓手里,那个擅自动用军粮的团长,一定要严办。”

张淦此时也是为秦国梁说情:“总座,信阳的老百姓太惨了,那瘦的就跟骷髅架子没什么区别,秦国梁动了恻隐之心,卑职觉得也是人之常情,总座,您能否看在其尚未酿成大错的情况下,饶了他。”

“我告诉你,张淦,哪怕让他们去要饭,去啃树皮,也绝不能动用我们一粒军粮!”

“饿死一个老百姓,部队还能够作战,军粮分出去,小鬼子打过来,那就会死更多的百姓,丢掉更多的土地,不要老想着妇人之仁,军民鱼水情没问题,但要分时候。”

“你想要粮,让华北方面想办法,从隔壁省、甚至隔壁战区调,决不能动我五战区为数不多的军粮。”

“是,总座,那秦团长他”

“革职留用”

——

日军第十一军,前进指挥所。

横山勇呆呆地看着手中那份来自野勾支队的电报。

“第三师团已于昨日傍晚全线崩溃。代理师团长市川三十郎少将切腹殉国,师团大部被支那军分割包围,伤亡惨重。”

电报纸,从他颤抖的手中,飘然滑落。

“玉碎?”

战斗才进行一天一夜,数千的作战兵力怎么会损失的这么大。

横山勇喃喃自语,人也是一脸的茫然与震惊。

他无法理解!

“我军在石牌前线的攻击部队,同样遭到了支那军四倍、甚至五倍以上兵力的围攻!”

“可他们,依旧能稳住阵脚,甚至还能组织有效的反击!”

“为什么第三师团这样的精锐部队,在同样面对五倍于己的敌人时,竟表现的如此拙劣,难不成是因为通讯不畅,导致我军没能够第一时间获悉战场情况,有什么我们不清楚的事情发生吗?”

参谋长岛贯武治脸色煞白,艰难地开口:“司令官阁下,信阳的支那军他们有数量众多的炮兵部队支援,还有来自后方的轰炸机支援,且航弹投掷数量颇多”

“这不是第三师团失败的理由”

横山勇的咆哮声,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变得尖锐:“难道就因为这些东西,一个近乎满编的主力旅团就该在短短月余时间内,被彻底消灭吗?”

没有人能回答他。

横山勇在指挥所内来回踱步,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愤怒,震惊,不解。

种种情绪,最终都汇成了一种冰冷的、彻骨的寒意。

或许,他们早就应该后撤。

或许,在第三师团师团长因为轰炸而玉碎之时,他们就应该及时的放弃战斗,转入防御态势,弃守亦或者是驰援信阳,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可现如今,后悔已经毫无意义。

他们虽然在鄂北方面输了这场信阳之战。

但在鄂西,他们依旧在凭借顽强的作战意志,给追击的中国军队造成难以言喻的杀伤。

横山勇停下脚步,目光,再次落回到了地图上:“楚云飞”

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三个字。

只有他!

只有那个被誉为“战帅”的男人,才能将炮兵与空军的力量,发挥到如此淋漓尽致。

鄂北的总指挥,毫无疑问,就是楚云飞!

“可是”

岛贯武治提出了一个新的、更加令人费解的问题,“司令官阁下,您看,支那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在克复信阳之后,并未按照常理,趁胜南下,协同第六战区的部队,对我军侧翼发动攻击。他们他们竟然在原地,停了下来。”

横山勇的目光,顺着岛贯武治的指挥棒看去。

“内讧”

横山勇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这个词。

他与岛贯武治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恍然大悟的光芒。

“支那人的第五战区和第六战区之间,也就是山城的内部,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派系矛盾!”

“哈依!”一名情报参谋立刻附和道,“支那军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早已不是秘密!”

“想必,是桂系不愿为第六战区的中央军,消耗自己的实力!”

横山勇却是死死的皱起眉头。

派系林立也时常处于内斗状态下的国军部队尚且能够对抗他们的精锐第十一方面军。

那如果是团结一致的中国军队呢?

横山勇不由得想起了依旧在勉力维持华北局势的冈村宁次,一时间心里面不由得涌现出了钦佩的情绪。

如果换做是他来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恐怕此时早已经将主力部队葬送,而无法维持对峙态势。

想到这里,横山勇不由得感慨万千。

冈村宁次无愧于名将的称号。

难怪这么多的高级指挥官对其如此的看重。

眼下如此局面。

或许应该请教一下楚云飞的“老对手”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冈村宁次。

横山勇是想不到取胜的方法,甚至就连保存实力都颇为勉强。

他下意识的更换了一种思维模式。

横山勇想象着自己已经成为了冈村宁次。

如果换冈村宁次大将指挥的话,这一战,后续应当如何指挥呢?(本章完)

秦国梁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双眼赤红,“老子让你去,你就去!”

很快,十几口行军锅被架了起来,白花花的大米被倒进锅里,久违的饭香在县城之中弥漫开来。

毕竟五战区亦身处华北地区,华北42年又有局部旱灾。

即便是桂系主力部队也没有多少存粮。

那些麻木的百姓,闻到饭香,终于有了一丝反应。

他们如同被惊扰的兽群,迟疑着,缓缓地,围了过来。

就在秦国梁亲自为那个小女孩盛上第一碗热粥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军长张淦,在一群卫兵的簇拥下,策马而来。

他看着眼前这幅“军民鱼水”的景象,那眯缝着的脸上,却不见丝毫笑意,反而瞬间阴沉了下来。

“秦国梁!”他翻身下马,厉声喝道,“谁给你的胆子,敢擅自动用军粮?!”

“军座”秦国梁端着粥碗,愣在了原地。

“军粮调拨赈灾,需经战区长官司令部批准!”

张淦的声音,冰冷而不容置疑,“马上给我停了,所有军粮,不得擅自挪作他用!”

第五战区,老河口长官司令部。

李品仙同样收到了来自前线的报告。

他看着报告中那段关于“擅分军粮”的描述,脸上露出了极度的不屑。

“妇人之仁!”

他冷哼一声,将报告扔在桌上,“前方战事未歇,后勤补给本就捉襟见肘,竟敢拿宝贵的军粮去收买人心,简直是浪费!”

他抓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接通了张淦的指挥部。

“立即制止这种愚蠢的行为!”

李品仙的声音颇为严厉:“一颗军粮,都不准流到老百姓手里,那个擅自动用军粮的团长,一定要严办。”

张淦此时也是为秦国梁说情:“总座,信阳的老百姓太惨了,那瘦的就跟骷髅架子没什么区别,秦国梁动了恻隐之心,卑职觉得也是人之常情,总座,您能否看在其尚未酿成大错的情况下,饶了他。”

“我告诉你,张淦,哪怕让他们去要饭,去啃树皮,也绝不能动用我们一粒军粮!”

“饿死一个老百姓,部队还能够作战,军粮分出去,小鬼子打过来,那就会死更多的百姓,丢掉更多的土地,不要老想着妇人之仁,军民鱼水情没问题,但要分时候。”

“你想要粮,让华北方面想办法,从隔壁省、甚至隔壁战区调,决不能动我五战区为数不多的军粮。”

“是,总座,那秦团长他”

“革职留用”

——

日军第十一军,前进指挥所。

横山勇呆呆地看着手中那份来自野勾支队的电报。

“第三师团已于昨日傍晚全线崩溃。代理师团长市川三十郎少将切腹殉国,师团大部被支那军分割包围,伤亡惨重。”

电报纸,从他颤抖的手中,飘然滑落。

“玉碎?”

战斗才进行一天一夜,数千的作战兵力怎么会损失的这么大。

横山勇喃喃自语,人也是一脸的茫然与震惊。

他无法理解!

“我军在石牌前线的攻击部队,同样遭到了支那军四倍、甚至五倍以上兵力的围攻!”

“可他们,依旧能稳住阵脚,甚至还能组织有效的反击!”

“为什么第三师团这样的精锐部队,在同样面对五倍于己的敌人时,竟表现的如此拙劣,难不成是因为通讯不畅,导致我军没能够第一时间获悉战场情况,有什么我们不清楚的事情发生吗?”

参谋长岛贯武治脸色煞白,艰难地开口:“司令官阁下,信阳的支那军他们有数量众多的炮兵部队支援,还有来自后方的轰炸机支援,且航弹投掷数量颇多”

“这不是第三师团失败的理由”

横山勇的咆哮声,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变得尖锐:“难道就因为这些东西,一个近乎满编的主力旅团就该在短短月余时间内,被彻底消灭吗?”

没有人能回答他。

横山勇在指挥所内来回踱步,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愤怒,震惊,不解。

种种情绪,最终都汇成了一种冰冷的、彻骨的寒意。

或许,他们早就应该后撤。

或许,在第三师团师团长因为轰炸而玉碎之时,他们就应该及时的放弃战斗,转入防御态势,弃守亦或者是驰援信阳,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可现如今,后悔已经毫无意义。

他们虽然在鄂北方面输了这场信阳之战。

但在鄂西,他们依旧在凭借顽强的作战意志,给追击的中国军队造成难以言喻的杀伤。

横山勇停下脚步,目光,再次落回到了地图上:“楚云飞”

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三个字。

只有他!

只有那个被誉为“战帅”的男人,才能将炮兵与空军的力量,发挥到如此淋漓尽致。

鄂北的总指挥,毫无疑问,就是楚云飞!

“可是”

岛贯武治提出了一个新的、更加令人费解的问题,“司令官阁下,您看,支那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在克复信阳之后,并未按照常理,趁胜南下,协同第六战区的部队,对我军侧翼发动攻击。他们他们竟然在原地,停了下来。”

横山勇的目光,顺着岛贯武治的指挥棒看去。

“内讧”

横山勇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这个词。

他与岛贯武治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恍然大悟的光芒。

“支那人的第五战区和第六战区之间,也就是山城的内部,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派系矛盾!”

“哈依!”一名情报参谋立刻附和道,“支那军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早已不是秘密!”

“想必,是桂系不愿为第六战区的中央军,消耗自己的实力!”

横山勇却是死死的皱起眉头。

派系林立也时常处于内斗状态下的国军部队尚且能够对抗他们的精锐第十一方面军。

那如果是团结一致的中国军队呢?

横山勇不由得想起了依旧在勉力维持华北局势的冈村宁次,一时间心里面不由得涌现出了钦佩的情绪。

如果换做是他来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恐怕此时早已经将主力部队葬送,而无法维持对峙态势。

想到这里,横山勇不由得感慨万千。

冈村宁次无愧于名将的称号。

难怪这么多的高级指挥官对其如此的看重。

眼下如此局面。

或许应该请教一下楚云飞的“老对手”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冈村宁次。

横山勇是想不到取胜的方法,甚至就连保存实力都颇为勉强。

他下意识的更换了一种思维模式。

横山勇想象着自己已经成为了冈村宁次。

如果换冈村宁次大将指挥的话,这一战,后续应当如何指挥呢?(本章完)

秦国梁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双眼赤红,“老子让你去,你就去!”

很快,十几口行军锅被架了起来,白花花的大米被倒进锅里,久违的饭香在县城之中弥漫开来。

毕竟五战区亦身处华北地区,华北42年又有局部旱灾。

即便是桂系主力部队也没有多少存粮。

那些麻木的百姓,闻到饭香,终于有了一丝反应。

他们如同被惊扰的兽群,迟疑着,缓缓地,围了过来。

就在秦国梁亲自为那个小女孩盛上第一碗热粥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军长张淦,在一群卫兵的簇拥下,策马而来。

他看着眼前这幅“军民鱼水”的景象,那眯缝着的脸上,却不见丝毫笑意,反而瞬间阴沉了下来。

“秦国梁!”他翻身下马,厉声喝道,“谁给你的胆子,敢擅自动用军粮?!”

“军座”秦国梁端着粥碗,愣在了原地。

“军粮调拨赈灾,需经战区长官司令部批准!”

张淦的声音,冰冷而不容置疑,“马上给我停了,所有军粮,不得擅自挪作他用!”

第五战区,老河口长官司令部。

李品仙同样收到了来自前线的报告。

他看着报告中那段关于“擅分军粮”的描述,脸上露出了极度的不屑。

“妇人之仁!”

他冷哼一声,将报告扔在桌上,“前方战事未歇,后勤补给本就捉襟见肘,竟敢拿宝贵的军粮去收买人心,简直是浪费!”

他抓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接通了张淦的指挥部。

“立即制止这种愚蠢的行为!”

李品仙的声音颇为严厉:“一颗军粮,都不准流到老百姓手里,那个擅自动用军粮的团长,一定要严办。”

张淦此时也是为秦国梁说情:“总座,信阳的老百姓太惨了,那瘦的就跟骷髅架子没什么区别,秦国梁动了恻隐之心,卑职觉得也是人之常情,总座,您能否看在其尚未酿成大错的情况下,饶了他。”

“我告诉你,张淦,哪怕让他们去要饭,去啃树皮,也绝不能动用我们一粒军粮!”

“饿死一个老百姓,部队还能够作战,军粮分出去,小鬼子打过来,那就会死更多的百姓,丢掉更多的土地,不要老想着妇人之仁,军民鱼水情没问题,但要分时候。”

“你想要粮,让华北方面想办法,从隔壁省、甚至隔壁战区调,决不能动我五战区为数不多的军粮。”

“是,总座,那秦团长他”

“革职留用”

——

日军第十一军,前进指挥所。

横山勇呆呆地看着手中那份来自野勾支队的电报。

“第三师团已于昨日傍晚全线崩溃。代理师团长市川三十郎少将切腹殉国,师团大部被支那军分割包围,伤亡惨重。”

电报纸,从他颤抖的手中,飘然滑落。

“玉碎?”

战斗才进行一天一夜,数千的作战兵力怎么会损失的这么大。

横山勇喃喃自语,人也是一脸的茫然与震惊。

他无法理解!

“我军在石牌前线的攻击部队,同样遭到了支那军四倍、甚至五倍以上兵力的围攻!”

“可他们,依旧能稳住阵脚,甚至还能组织有效的反击!”

“为什么第三师团这样的精锐部队,在同样面对五倍于己的敌人时,竟表现的如此拙劣,难不成是因为通讯不畅,导致我军没能够第一时间获悉战场情况,有什么我们不清楚的事情发生吗?”

参谋长岛贯武治脸色煞白,艰难地开口:“司令官阁下,信阳的支那军他们有数量众多的炮兵部队支援,还有来自后方的轰炸机支援,且航弹投掷数量颇多”

“这不是第三师团失败的理由”

横山勇的咆哮声,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变得尖锐:“难道就因为这些东西,一个近乎满编的主力旅团就该在短短月余时间内,被彻底消灭吗?”

没有人能回答他。

横山勇在指挥所内来回踱步,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愤怒,震惊,不解。

种种情绪,最终都汇成了一种冰冷的、彻骨的寒意。

或许,他们早就应该后撤。

或许,在第三师团师团长因为轰炸而玉碎之时,他们就应该及时的放弃战斗,转入防御态势,弃守亦或者是驰援信阳,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可现如今,后悔已经毫无意义。

他们虽然在鄂北方面输了这场信阳之战。

但在鄂西,他们依旧在凭借顽强的作战意志,给追击的中国军队造成难以言喻的杀伤。

横山勇停下脚步,目光,再次落回到了地图上:“楚云飞”

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三个字。

只有他!

只有那个被誉为“战帅”的男人,才能将炮兵与空军的力量,发挥到如此淋漓尽致。

鄂北的总指挥,毫无疑问,就是楚云飞!

“可是”

岛贯武治提出了一个新的、更加令人费解的问题,“司令官阁下,您看,支那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在克复信阳之后,并未按照常理,趁胜南下,协同第六战区的部队,对我军侧翼发动攻击。他们他们竟然在原地,停了下来。”

横山勇的目光,顺着岛贯武治的指挥棒看去。

“内讧”

横山勇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这个词。

他与岛贯武治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恍然大悟的光芒。

“支那人的第五战区和第六战区之间,也就是山城的内部,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派系矛盾!”

“哈依!”一名情报参谋立刻附和道,“支那军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早已不是秘密!”

“想必,是桂系不愿为第六战区的中央军,消耗自己的实力!”

横山勇却是死死的皱起眉头。

派系林立也时常处于内斗状态下的国军部队尚且能够对抗他们的精锐第十一方面军。

那如果是团结一致的中国军队呢?

横山勇不由得想起了依旧在勉力维持华北局势的冈村宁次,一时间心里面不由得涌现出了钦佩的情绪。

如果换做是他来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恐怕此时早已经将主力部队葬送,而无法维持对峙态势。

想到这里,横山勇不由得感慨万千。

冈村宁次无愧于名将的称号。

难怪这么多的高级指挥官对其如此的看重。

眼下如此局面。

或许应该请教一下楚云飞的“老对手”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冈村宁次。

横山勇是想不到取胜的方法,甚至就连保存实力都颇为勉强。

他下意识的更换了一种思维模式。

横山勇想象着自己已经成为了冈村宁次。

如果换冈村宁次大将指挥的话,这一战,后续应当如何指挥呢?(本章完)

秦国梁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双眼赤红,“老子让你去,你就去!”

很快,十几口行军锅被架了起来,白花花的大米被倒进锅里,久违的饭香在县城之中弥漫开来。

毕竟五战区亦身处华北地区,华北42年又有局部旱灾。

即便是桂系主力部队也没有多少存粮。

那些麻木的百姓,闻到饭香,终于有了一丝反应。

他们如同被惊扰的兽群,迟疑着,缓缓地,围了过来。

就在秦国梁亲自为那个小女孩盛上第一碗热粥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军长张淦,在一群卫兵的簇拥下,策马而来。

他看着眼前这幅“军民鱼水”的景象,那眯缝着的脸上,却不见丝毫笑意,反而瞬间阴沉了下来。

“秦国梁!”他翻身下马,厉声喝道,“谁给你的胆子,敢擅自动用军粮?!”

“军座”秦国梁端着粥碗,愣在了原地。

“军粮调拨赈灾,需经战区长官司令部批准!”

张淦的声音,冰冷而不容置疑,“马上给我停了,所有军粮,不得擅自挪作他用!”

第五战区,老河口长官司令部。

李品仙同样收到了来自前线的报告。

他看着报告中那段关于“擅分军粮”的描述,脸上露出了极度的不屑。

“妇人之仁!”

他冷哼一声,将报告扔在桌上,“前方战事未歇,后勤补给本就捉襟见肘,竟敢拿宝贵的军粮去收买人心,简直是浪费!”

他抓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接通了张淦的指挥部。

“立即制止这种愚蠢的行为!”

李品仙的声音颇为严厉:“一颗军粮,都不准流到老百姓手里,那个擅自动用军粮的团长,一定要严办。”

张淦此时也是为秦国梁说情:“总座,信阳的老百姓太惨了,那瘦的就跟骷髅架子没什么区别,秦国梁动了恻隐之心,卑职觉得也是人之常情,总座,您能否看在其尚未酿成大错的情况下,饶了他。”

“我告诉你,张淦,哪怕让他们去要饭,去啃树皮,也绝不能动用我们一粒军粮!”

“饿死一个老百姓,部队还能够作战,军粮分出去,小鬼子打过来,那就会死更多的百姓,丢掉更多的土地,不要老想着妇人之仁,军民鱼水情没问题,但要分时候。”

“你想要粮,让华北方面想办法,从隔壁省、甚至隔壁战区调,决不能动我五战区为数不多的军粮。”

“是,总座,那秦团长他”

“革职留用”

——

日军第十一军,前进指挥所。

横山勇呆呆地看着手中那份来自野勾支队的电报。

“第三师团已于昨日傍晚全线崩溃。代理师团长市川三十郎少将切腹殉国,师团大部被支那军分割包围,伤亡惨重。”

电报纸,从他颤抖的手中,飘然滑落。

“玉碎?”

战斗才进行一天一夜,数千的作战兵力怎么会损失的这么大。

横山勇喃喃自语,人也是一脸的茫然与震惊。

他无法理解!

“我军在石牌前线的攻击部队,同样遭到了支那军四倍、甚至五倍以上兵力的围攻!”

“可他们,依旧能稳住阵脚,甚至还能组织有效的反击!”

“为什么第三师团这样的精锐部队,在同样面对五倍于己的敌人时,竟表现的如此拙劣,难不成是因为通讯不畅,导致我军没能够第一时间获悉战场情况,有什么我们不清楚的事情发生吗?”

参谋长岛贯武治脸色煞白,艰难地开口:“司令官阁下,信阳的支那军他们有数量众多的炮兵部队支援,还有来自后方的轰炸机支援,且航弹投掷数量颇多”

“这不是第三师团失败的理由”

横山勇的咆哮声,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变得尖锐:“难道就因为这些东西,一个近乎满编的主力旅团就该在短短月余时间内,被彻底消灭吗?”

没有人能回答他。

横山勇在指挥所内来回踱步,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愤怒,震惊,不解。

种种情绪,最终都汇成了一种冰冷的、彻骨的寒意。

或许,他们早就应该后撤。

或许,在第三师团师团长因为轰炸而玉碎之时,他们就应该及时的放弃战斗,转入防御态势,弃守亦或者是驰援信阳,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可现如今,后悔已经毫无意义。

他们虽然在鄂北方面输了这场信阳之战。

但在鄂西,他们依旧在凭借顽强的作战意志,给追击的中国军队造成难以言喻的杀伤。

横山勇停下脚步,目光,再次落回到了地图上:“楚云飞”

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三个字。

只有他!

只有那个被誉为“战帅”的男人,才能将炮兵与空军的力量,发挥到如此淋漓尽致。

鄂北的总指挥,毫无疑问,就是楚云飞!

“可是”

岛贯武治提出了一个新的、更加令人费解的问题,“司令官阁下,您看,支那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在克复信阳之后,并未按照常理,趁胜南下,协同第六战区的部队,对我军侧翼发动攻击。他们他们竟然在原地,停了下来。”

横山勇的目光,顺着岛贯武治的指挥棒看去。

“内讧”

横山勇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这个词。

他与岛贯武治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恍然大悟的光芒。

“支那人的第五战区和第六战区之间,也就是山城的内部,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派系矛盾!”

“哈依!”一名情报参谋立刻附和道,“支那军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早已不是秘密!”

“想必,是桂系不愿为第六战区的中央军,消耗自己的实力!”

横山勇却是死死的皱起眉头。

派系林立也时常处于内斗状态下的国军部队尚且能够对抗他们的精锐第十一方面军。

那如果是团结一致的中国军队呢?

横山勇不由得想起了依旧在勉力维持华北局势的冈村宁次,一时间心里面不由得涌现出了钦佩的情绪。

如果换做是他来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恐怕此时早已经将主力部队葬送,而无法维持对峙态势。

想到这里,横山勇不由得感慨万千。

冈村宁次无愧于名将的称号。

难怪这么多的高级指挥官对其如此的看重。

眼下如此局面。

或许应该请教一下楚云飞的“老对手”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冈村宁次。

横山勇是想不到取胜的方法,甚至就连保存实力都颇为勉强。

他下意识的更换了一种思维模式。

横山勇想象着自己已经成为了冈村宁次。

如果换冈村宁次大将指挥的话,这一战,后续应当如何指挥呢?(本章完)

秦国梁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双眼赤红,“老子让你去,你就去!”

很快,十几口行军锅被架了起来,白花花的大米被倒进锅里,久违的饭香在县城之中弥漫开来。

毕竟五战区亦身处华北地区,华北42年又有局部旱灾。

即便是桂系主力部队也没有多少存粮。

那些麻木的百姓,闻到饭香,终于有了一丝反应。

他们如同被惊扰的兽群,迟疑着,缓缓地,围了过来。

就在秦国梁亲自为那个小女孩盛上第一碗热粥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军长张淦,在一群卫兵的簇拥下,策马而来。

他看着眼前这幅“军民鱼水”的景象,那眯缝着的脸上,却不见丝毫笑意,反而瞬间阴沉了下来。

“秦国梁!”他翻身下马,厉声喝道,“谁给你的胆子,敢擅自动用军粮?!”

“军座”秦国梁端着粥碗,愣在了原地。

“军粮调拨赈灾,需经战区长官司令部批准!”

张淦的声音,冰冷而不容置疑,“马上给我停了,所有军粮,不得擅自挪作他用!”

第五战区,老河口长官司令部。

李品仙同样收到了来自前线的报告。

他看着报告中那段关于“擅分军粮”的描述,脸上露出了极度的不屑。

“妇人之仁!”

他冷哼一声,将报告扔在桌上,“前方战事未歇,后勤补给本就捉襟见肘,竟敢拿宝贵的军粮去收买人心,简直是浪费!”

他抓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接通了张淦的指挥部。

“立即制止这种愚蠢的行为!”

李品仙的声音颇为严厉:“一颗军粮,都不准流到老百姓手里,那个擅自动用军粮的团长,一定要严办。”

张淦此时也是为秦国梁说情:“总座,信阳的老百姓太惨了,那瘦的就跟骷髅架子没什么区别,秦国梁动了恻隐之心,卑职觉得也是人之常情,总座,您能否看在其尚未酿成大错的情况下,饶了他。”

“我告诉你,张淦,哪怕让他们去要饭,去啃树皮,也绝不能动用我们一粒军粮!”

“饿死一个老百姓,部队还能够作战,军粮分出去,小鬼子打过来,那就会死更多的百姓,丢掉更多的土地,不要老想着妇人之仁,军民鱼水情没问题,但要分时候。”

“你想要粮,让华北方面想办法,从隔壁省、甚至隔壁战区调,决不能动我五战区为数不多的军粮。”

“是,总座,那秦团长他”

“革职留用”

——

日军第十一军,前进指挥所。

横山勇呆呆地看着手中那份来自野勾支队的电报。

“第三师团已于昨日傍晚全线崩溃。代理师团长市川三十郎少将切腹殉国,师团大部被支那军分割包围,伤亡惨重。”

电报纸,从他颤抖的手中,飘然滑落。

“玉碎?”

战斗才进行一天一夜,数千的作战兵力怎么会损失的这么大。

横山勇喃喃自语,人也是一脸的茫然与震惊。

他无法理解!

“我军在石牌前线的攻击部队,同样遭到了支那军四倍、甚至五倍以上兵力的围攻!”

“可他们,依旧能稳住阵脚,甚至还能组织有效的反击!”

“为什么第三师团这样的精锐部队,在同样面对五倍于己的敌人时,竟表现的如此拙劣,难不成是因为通讯不畅,导致我军没能够第一时间获悉战场情况,有什么我们不清楚的事情发生吗?”

参谋长岛贯武治脸色煞白,艰难地开口:“司令官阁下,信阳的支那军他们有数量众多的炮兵部队支援,还有来自后方的轰炸机支援,且航弹投掷数量颇多”

“这不是第三师团失败的理由”

横山勇的咆哮声,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变得尖锐:“难道就因为这些东西,一个近乎满编的主力旅团就该在短短月余时间内,被彻底消灭吗?”

没有人能回答他。

横山勇在指挥所内来回踱步,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愤怒,震惊,不解。

种种情绪,最终都汇成了一种冰冷的、彻骨的寒意。

或许,他们早就应该后撤。

或许,在第三师团师团长因为轰炸而玉碎之时,他们就应该及时的放弃战斗,转入防御态势,弃守亦或者是驰援信阳,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可现如今,后悔已经毫无意义。

他们虽然在鄂北方面输了这场信阳之战。

但在鄂西,他们依旧在凭借顽强的作战意志,给追击的中国军队造成难以言喻的杀伤。

横山勇停下脚步,目光,再次落回到了地图上:“楚云飞”

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三个字。

只有他!

只有那个被誉为“战帅”的男人,才能将炮兵与空军的力量,发挥到如此淋漓尽致。

鄂北的总指挥,毫无疑问,就是楚云飞!

“可是”

岛贯武治提出了一个新的、更加令人费解的问题,“司令官阁下,您看,支那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在克复信阳之后,并未按照常理,趁胜南下,协同第六战区的部队,对我军侧翼发动攻击。他们他们竟然在原地,停了下来。”

横山勇的目光,顺着岛贯武治的指挥棒看去。

“内讧”

横山勇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这个词。

他与岛贯武治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恍然大悟的光芒。

“支那人的第五战区和第六战区之间,也就是山城的内部,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派系矛盾!”

“哈依!”一名情报参谋立刻附和道,“支那军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早已不是秘密!”

“想必,是桂系不愿为第六战区的中央军,消耗自己的实力!”

横山勇却是死死的皱起眉头。

派系林立也时常处于内斗状态下的国军部队尚且能够对抗他们的精锐第十一方面军。

那如果是团结一致的中国军队呢?

横山勇不由得想起了依旧在勉力维持华北局势的冈村宁次,一时间心里面不由得涌现出了钦佩的情绪。

如果换做是他来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恐怕此时早已经将主力部队葬送,而无法维持对峙态势。

想到这里,横山勇不由得感慨万千。

冈村宁次无愧于名将的称号。

难怪这么多的高级指挥官对其如此的看重。

眼下如此局面。

或许应该请教一下楚云飞的“老对手”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冈村宁次。

横山勇是想不到取胜的方法,甚至就连保存实力都颇为勉强。

他下意识的更换了一种思维模式。

横山勇想象着自己已经成为了冈村宁次。

如果换冈村宁次大将指挥的话,这一战,后续应当如何指挥呢?(本章完)

秦国梁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双眼赤红,“老子让你去,你就去!”

很快,十几口行军锅被架了起来,白花花的大米被倒进锅里,久违的饭香在县城之中弥漫开来。

毕竟五战区亦身处华北地区,华北42年又有局部旱灾。

即便是桂系主力部队也没有多少存粮。

那些麻木的百姓,闻到饭香,终于有了一丝反应。

他们如同被惊扰的兽群,迟疑着,缓缓地,围了过来。

就在秦国梁亲自为那个小女孩盛上第一碗热粥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军长张淦,在一群卫兵的簇拥下,策马而来。

他看着眼前这幅“军民鱼水”的景象,那眯缝着的脸上,却不见丝毫笑意,反而瞬间阴沉了下来。

“秦国梁!”他翻身下马,厉声喝道,“谁给你的胆子,敢擅自动用军粮?!”

“军座”秦国梁端着粥碗,愣在了原地。

“军粮调拨赈灾,需经战区长官司令部批准!”

张淦的声音,冰冷而不容置疑,“马上给我停了,所有军粮,不得擅自挪作他用!”

第五战区,老河口长官司令部。

李品仙同样收到了来自前线的报告。

他看着报告中那段关于“擅分军粮”的描述,脸上露出了极度的不屑。

“妇人之仁!”

他冷哼一声,将报告扔在桌上,“前方战事未歇,后勤补给本就捉襟见肘,竟敢拿宝贵的军粮去收买人心,简直是浪费!”

他抓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接通了张淦的指挥部。

“立即制止这种愚蠢的行为!”

李品仙的声音颇为严厉:“一颗军粮,都不准流到老百姓手里,那个擅自动用军粮的团长,一定要严办。”

张淦此时也是为秦国梁说情:“总座,信阳的老百姓太惨了,那瘦的就跟骷髅架子没什么区别,秦国梁动了恻隐之心,卑职觉得也是人之常情,总座,您能否看在其尚未酿成大错的情况下,饶了他。”

“我告诉你,张淦,哪怕让他们去要饭,去啃树皮,也绝不能动用我们一粒军粮!”

“饿死一个老百姓,部队还能够作战,军粮分出去,小鬼子打过来,那就会死更多的百姓,丢掉更多的土地,不要老想着妇人之仁,军民鱼水情没问题,但要分时候。”

“你想要粮,让华北方面想办法,从隔壁省、甚至隔壁战区调,决不能动我五战区为数不多的军粮。”

“是,总座,那秦团长他”

“革职留用”

——

日军第十一军,前进指挥所。

横山勇呆呆地看着手中那份来自野勾支队的电报。

“第三师团已于昨日傍晚全线崩溃。代理师团长市川三十郎少将切腹殉国,师团大部被支那军分割包围,伤亡惨重。”

电报纸,从他颤抖的手中,飘然滑落。

“玉碎?”

战斗才进行一天一夜,数千的作战兵力怎么会损失的这么大。

横山勇喃喃自语,人也是一脸的茫然与震惊。

他无法理解!

“我军在石牌前线的攻击部队,同样遭到了支那军四倍、甚至五倍以上兵力的围攻!”

“可他们,依旧能稳住阵脚,甚至还能组织有效的反击!”

“为什么第三师团这样的精锐部队,在同样面对五倍于己的敌人时,竟表现的如此拙劣,难不成是因为通讯不畅,导致我军没能够第一时间获悉战场情况,有什么我们不清楚的事情发生吗?”

参谋长岛贯武治脸色煞白,艰难地开口:“司令官阁下,信阳的支那军他们有数量众多的炮兵部队支援,还有来自后方的轰炸机支援,且航弹投掷数量颇多”

“这不是第三师团失败的理由”

横山勇的咆哮声,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变得尖锐:“难道就因为这些东西,一个近乎满编的主力旅团就该在短短月余时间内,被彻底消灭吗?”

没有人能回答他。

横山勇在指挥所内来回踱步,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愤怒,震惊,不解。

种种情绪,最终都汇成了一种冰冷的、彻骨的寒意。

或许,他们早就应该后撤。

或许,在第三师团师团长因为轰炸而玉碎之时,他们就应该及时的放弃战斗,转入防御态势,弃守亦或者是驰援信阳,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可现如今,后悔已经毫无意义。

他们虽然在鄂北方面输了这场信阳之战。

但在鄂西,他们依旧在凭借顽强的作战意志,给追击的中国军队造成难以言喻的杀伤。

横山勇停下脚步,目光,再次落回到了地图上:“楚云飞”

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三个字。

只有他!

只有那个被誉为“战帅”的男人,才能将炮兵与空军的力量,发挥到如此淋漓尽致。

鄂北的总指挥,毫无疑问,就是楚云飞!

“可是”

岛贯武治提出了一个新的、更加令人费解的问题,“司令官阁下,您看,支那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在克复信阳之后,并未按照常理,趁胜南下,协同第六战区的部队,对我军侧翼发动攻击。他们他们竟然在原地,停了下来。”

横山勇的目光,顺着岛贯武治的指挥棒看去。

“内讧”

横山勇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这个词。

他与岛贯武治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恍然大悟的光芒。

“支那人的第五战区和第六战区之间,也就是山城的内部,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派系矛盾!”

“哈依!”一名情报参谋立刻附和道,“支那军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早已不是秘密!”

“想必,是桂系不愿为第六战区的中央军,消耗自己的实力!”

横山勇却是死死的皱起眉头。

派系林立也时常处于内斗状态下的国军部队尚且能够对抗他们的精锐第十一方面军。

那如果是团结一致的中国军队呢?

横山勇不由得想起了依旧在勉力维持华北局势的冈村宁次,一时间心里面不由得涌现出了钦佩的情绪。

如果换做是他来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恐怕此时早已经将主力部队葬送,而无法维持对峙态势。

想到这里,横山勇不由得感慨万千。

冈村宁次无愧于名将的称号。

难怪这么多的高级指挥官对其如此的看重。

眼下如此局面。

或许应该请教一下楚云飞的“老对手”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冈村宁次。

横山勇是想不到取胜的方法,甚至就连保存实力都颇为勉强。

他下意识的更换了一种思维模式。

横山勇想象着自己已经成为了冈村宁次。

如果换冈村宁次大将指挥的话,这一战,后续应当如何指挥呢?(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在灭世前当神医 诡异修仙:我的人皮纸有点邪! 综武:开局宋青书,横推武侠世界! 长生:打铁证道 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 我就是列强 诸天之我要随心所欲 大宋靖康之耻?这里是天龙! 穿越我的无敌修炼系统 主公你要退兵,那就别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