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校长停顿了一下。
环视了一圈演播室之内仍然面带困惑的嘉宾,而后又直视镜头。
仿佛透过它,看到了之前那些坐在礼堂里沉迷游戏的学生。
“可见,真正的原因,不在于游戏。游戏本身一点错误都没有。”
“真正的原因在于,这些孩子,是在用沉迷游戏的方式进行逃避。”
“就算没有游戏,那也有电影,流行音乐,扑克牌,下棋什么东西都能沉迷。”
“他们,是在逃避那个让他们感觉到无力和挫败的现实。”
“为什么逃避呢?”
“因为现实生活,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学习,他们学不懂。”
“可能从初中甚至更早,他们就掉队了。”
“原因有很多:智力发育稍慢、家庭的一些变故、又或者是被意外事件耽误”
“要么干脆就是一直都没想明白学习的意义,所以内心产生了抗拒感。”
“而,就是这种跟不上的无力感,累积成了对现实的恐惧和回避。”
听闻,几位嘉宾都是若有所思。
可是,这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关校长要以这种形式展开改造啊。
带着学生们玩游戏,就能让他们不再逃避现实了吗?
因此,几位眼中的疑惑,都是更盛了。。”
“就算是现在让他们从小学知识开始补,人工智能也能定制路径,一步步带他们跟上。”
“只要,孩子们用心想学。”
“那么接下来的核心问题,便就能很简单的浮现出来了:”
“如何让他们能够自愿地,从虚拟的舒适区,回到现实的挑战区呢?”
他顿了顿,似乎是想要引导各位嘉宾教授思考,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而我的办法,将非常简单。”
“游戏,就很轻松简单吗?”
“当然不。”
“能够在市面上大火的游戏,必然有着足够的深度。”
“而这种深度带来的,就是其蕴含的极强策略性和对脑力的要求。”
“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在他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一步步把他们眼中简单的消遣”
“把他们视为逃避出口的游戏,变成一个和现实一样,需要努力,需要思考,需要练习,甚至比现实中的困境还要复杂的存在。
说着,关校长指向了屏幕上的游戏画面。
“接下来的时间,我将会把学生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全部数据化、成绩化、功利化。”
“让他们为了上分,不得不去思考策略、记忆数据、分析概率,同时要进行复杂的瞬时决策。”
“而这,绝对不会比学习要更简单到哪里去。”
“而当他们发现连打个游戏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学习成本,都需要面对如此清晰的成败指标的时候”
“此消,彼长。”
“现实中的学习,有清晰路径,有ai辅助,有关怀他们的老师。”
“相比之下反而会显得更加简单,更加友好。”
“让他们自已意识到这一点,自愿地回归学习。
“这,就是最有效的劝学。”
演播室之内,顿时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关校长这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的策略震惊了。
关校长的策略,并非是纵容。
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直指问题核心的围魏救赵。
让学生们丧失对游戏本身的乐趣。
这堪称是釜底抽薪。
而屏幕之上,劳方组的画面还在继续。
关校长在礼堂进行的游戏直播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学生群体之中口耳相传,愈演愈烈。
那些原本会选择翻墙出校、躲在学校角落里玩手机,或者干脆是在街上游荡的逃课学生,慢慢地几乎全部被吸引到了礼堂之中。
这实在是再合理不过的发展了。
物理层面上,礼堂里提供的免费高速wifi,就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这些孩子的家长,大多都深知孩子沉迷游戏,往往不会给他们过于充裕的手机流量套餐。
就算他们逃课,也是逃到一个有免费wifi的地方玩游戏。
而现在,离自已更近的学校礼堂就有这样的条件,何乐而不为?
而精神层面上。
这里不仅允许他们玩,还有一位大神校长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现场教学。
能够帮助他们在游戏领域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
讲解风趣,而且效果还立竿见影。
他们有什么理由不来?
然而,关校长的宏大布局远不止于此。
他的目标,始终是将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引导向现实的生活与学习。
为此,他实施了双线并进的策略:
白天,他是学生的游戏导师。
晚上,他则化身教师团队的总教头。
夜幕降临,劳芳组的教职工会议室之中还是灯火通明。
关校长正在利用自已积累的深厚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全科全才的底蕴,开始为这些原本只是混日子的老师,进行系统性的培训。
“高中阶段,正是学科知识,从具象走向抽象的起点。”
“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将在这个阶段中,被抽象成形而上的公式与理论。”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更不能脱离实际。”
“一步一步,公式的推理与理论的引出,务必要用学生们最能理解的平白话语解释给他们”
关校长当然不只是空谈理论。
还亲自示范,手把手教那些老师修改教案,演示教学方式。
如何将复杂的知识点拆解重构,如何用学生能够理解感兴趣的语言和案例进行包装。
目的,就是为了给这些老师提升授课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关校长心里很清楚。。
但课堂之上传道授业的感染力、师生之间及时的互动答疑,以及校园中学习氛围的塑造
这些还是需要依靠活生生的教师来实现。
必须落实在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