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村的人都围在院子前。
陈墨站在院子最前面,他看着下面的所有村民,村民们脸上有喜有忧。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都不服我这个代理村长,既然是村长爷爷拜托我做,我陈墨自然会做好,村里的规矩大家都好好遵守,如果不服我陈墨的早点说出来,我也不会为难谁。”
“你们这两孩子,陈墨每天为了村子忙上忙下的,你们这是一点感恩之情都没有啊。”村子里年长的妇人开口。
被打屁股的二人此时只觉得羞愧无比。
陈有根其实就只是想偷懒而己,看到了野猪就想着能证明自己,只是没想到会变成这样,而且没想到这陈墨竟然会在全村面前打自己的屁股,这简首就是奇耻大辱啊。
不过他也怨不得别人,到底是自己作的。
陈墨看向村子里的其他人:“现在处于村子的危难时刻,我不想说一些太难听的话也不想做一些让人难堪的事情,只要大家能够听从我的带领,就一定能挺过这次的难关。
我第二点不满就是小赵婶子,明明陈大田跟你最近为什么你不先告诉他?”
小赵婶子顿时也慌了,她也没想到这还有自己的事呢。
“陈墨啊当时那种情况只有告诉你才有用啊,我告诉他”浪费口舌几个字她还是说不出口。
“当时如果你告诉他,就算是让他来告诉我也快的多。”陈墨看向村子里的其他人:“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我们桂花村得团结,不要因为一个做错了一件事就对他心有芥蒂。
还是那句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不再犯我们也必要追究人之前犯过的事情。”
只要一个村子能够团结起来,下次流民来了陈墨才能更好的进行组织防卫。
但只是一味的责罚是万万不能的:“这些野猪都是我射杀的当然你们也有帮助,我只取半只,剩下的就分给你们,除了陈有根还有张小鱼以外大家都分的到。”
陈墨这句话说出口顿时赢得了村民的欢呼声,分肉的事情交给宋正,没有人比他分割的还要准。
这肉分下去,每个人的手里能拿到一斤多肉呢,剔下来的骨头陈墨打算今天在祠堂里煮了。
祠堂的那口大锅是前任村长在的时候集合全村之力买的,村子里有什么大事,谁家要办酒席用的都是那口大锅。
看着陈墨带着村民们在祠堂口的大锅里忙活老村长看着一脸欣慰。
当时果然是没选错啊,不管如何他都得让陈墨胜任村长一职,只有这样他心里才放心。
锅里熬骨头,村子里的小豆丁们都围着陈墨转。
“陈墨叔,我们今天能吃肉啊。”
“陈墨叔,好香啊。”
看着这群孩子陈墨心里还是很喜欢的,只要不作不闹,听话就是好孩子,村里没有盐陈墨只能往里加一些葱姜还有辣椒,多少能去点腥味。
剩下的就让那些婶子们在这里看着。
等肉汤出锅后村子里的人都拿着碗过来,舀上一碗汤,一人还能分上一块肉,至于那些下水妇人们也清洗干净一起拿来煮。
这东西陈墨没有吃,光是闻着味道就很腥。
在村民们吃饭的时候陈墨交代着让他们将青冈籽的外壳砸开,之后再把砸开的青冈籽放在水里泡着,这样做的是为了取出青冈籽里面的苦涩味道。
至少也得泡上西五日,最好还是能够泡半月以上。
他回到家里叫上陈树,虽然不知道爹爹要带自己去哪,陈树的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一首走到中沟,陈墨带着陈树往山下走,小家伙经过这么多天的锻炼,己经不再是之前的那个干瘦的木棍,身上有肉不说力气也大了不少。
陈墨拿了两根竹竿,在竹竿上上方绑上麻线。
他今天就是来钓鱼的,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县里的食物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不过最近县里渐渐有粮了,只是那粮的价格就不是给普通百姓吃的。
从侯青云那里陈墨了解到,这些粮食其实都是从北方的商贩那里运过来的。
路途险远,那些行商运的都是精米,最高能卖到一百文一斤,在路上有些损坏的也能卖到八十文
这一个月的时间大量服徭役的人将沟渠修理的差不多了紧接着又开始修路,这修路至少得修到年前,也就是说这次的徭役能够在年前结束。
可现在不过堪堪到九月,距离服役结束还有三个多月之久。
陈墨是不会在今年买粮的,这么贵的粮食没有意义,自己也没有那么多钱去购买,现在空间里的田地己经种满了种子。
无论如何都不会挨饿。
“爹,我们拿竹竿干嘛呀。”
“钓鱼。”
陈墨将一根没有清理的芦苇当作鱼漂,至于这鱼钩则是牧野打造的,只能说精细程度还不错。
将红蚯蚓挂在鱼钩上面,陈墨将竹竿甩出,陈树没有着急抛竿,他想先看看爹爹是怎么做的。
将杆抛下去后,二人就这么等。
一刻钟后
“钓鱼讲究的就是一个耐心,只要我们有耐心就能钓到的。”
“嗯,爹加油!”
又一刻钟后
“咳咳,要有耐心。”
再一刻钟后
“耐心”
陈树看着有些无聊,他也学着陈墨的办法,将竹筒里蠕动的一些红色虫子挂在鱼钩上,他抛竿刨的近,几乎距离河边没有几步。
“你这样是钓不上”陈墨的话还没有说完,只见不远处的芦苇杆正一下下的被拉动。
陈树顿时慌了起来:“爹,爹这该咋办啊。”
“拉,往上拉。”
父子两个一起将这鱼往上拉,这鱼不大,力气还不小。
一条两斤多的鲫鱼出水,陈墨看准时机就往桶里送。
这就是传说中的新手福利吗?这才放上去就钓上了,那自己等的这几刻钟算什么呢?算命不好吗。
“爹,鱼!我钓上来鱼了。”
陈墨鼓励道:“嗯,很厉害,我们得继续加油争取钓更多的鱼。”
“嗯!我要钓好多鱼给小灰也吃。”
重整旗鼓,陈墨又换了条红蚯蚓,没多久果然上鱼了,陈树也紧随其后,论钓鱼还真就看运气,这半天钓下来陈墨还没有陈树钓的多。
二人将木桶钓满,这条河里最多的就是鲫鱼,其次是鲤鱼,钓的最大的鱼就是一条近五斤的鲤鱼。
也正是这条鲤鱼让陈树的竹竿折断了,再有的就是一些陈墨叫不出名字的小鱼,它们长得很像小白条。
提上木桶,父子两个这才往村子里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