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夜里十分清凉。
不盖被子的温度正正好,陈墨倒是难得睡了一个安稳的觉。
早上起来的早,看着身边的陈树,他心里其实还是挺感动的,这么个小屁孩,竟然还会如此坚定的选择自己,起码孩子三观是正的,也肯听话。
“起来。”
陈墨推了推身边的陈树,小陈树揉了揉眼睛:“爹,我这就洗漱烧水。”
也是个勤快的。
父子二人洗漱一番,蒸了馒头还有几节山药吃,陈墨背上背篓。
“走。”
陈树愣了愣,有些疑惑的看着他:“爹,我们去哪?”
“跟着就是。”
“好,好!”陈树欣喜过旺,两步将桌椅收拾好把门锁上紧紧跟在陈墨身后。
他的脸上带着笑容,爹终于肯带着他出去了!
陈墨来到宋家借了一把锄头,好在是黄梅今天也醒的早,不然陈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加紧步子,父子二人很快就来到了竹林,都说雨后长笋子,今年的春天这些竹笋可没几个发出来的,前天晚上下的暴雨,今天绝对能出来不少笋子。
现在家家户户都顾着照看田里的庄稼,也没几个能像陈墨这么悠闲的。
经过雨水的冲刷,竹林重新变得青翠起来。
老远陈墨就能看到那一个个正冒尖牙的竹笋!
这些都是水竹笋,个头并不大,就陈墨能看到的最长也还有十公分,水竹的竹笋个头大多都是如此,再等也能再长长,可明天就没有他陈墨的份了。
“爹!好多竹笋。”
“别吵,偷偷拔。”
陈树急忙捂住嘴巴,内心的喜悦根本抑制不住。
掰竹笋清脆的声音在耳边回绕,这声音令人无比愉悦,只因为这些都是吃食!
有吃食就不用饿肚子了!
陈墨也掰的忘乎所以,弯腰,手轻轻一掰,一个鲜嫩的竹笋就出现在了手中,整个过程十分解压。
为了防止背篓过快装满,陈墨一大半的竹笋都是首接收进了空间里。
“爹,下面还有更多。”
陈树脸上带着笑意,一溜烟就跑到了下面。
他今年不过八岁,正是喜欢玩闹的年纪,却因为家里的氛围让陈树变得沉默而己,到底还是有小孩的天性在。
“小心些,注意点蛇。”
陈墨的提醒让小陈树十分暖心,他抄起棍子认真的观察着西周,这个办法还是娘教给他的,她说只要在外面害怕蛇就用根木棍敲打西周的地面。
蛇听到敲击的声音,自然而然就跑开了。
看着陈树在下面敲敲打打,陈墨也放心了许多。
不过没等多久陈树又叫了他:“爹,这边地上有好多白色的花啊。”
白色的花
陈墨虽然不知道是什么,还是决定下去看看,因为上面的竹笋己经采的差不多了。
到下方去,陈墨找了一会在看到这地上的东西。
这东西有些像蘑菇吧,一根黄色的菌丝连接着头上白色的东西。
“你继续去掰竹笋。”
支开陈树,他开始鉴定这怪东西。
「金蝉花,蝉拟青霉菌寄生在蝉若虫上形成的复合体,具有疏散风热、定惊的效果」
虽然不知道这东西贵不贵,但总归是个药材。
像是这种结构的药材陈墨知道的最多的就是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能卖出一个很好的价格,想必这个金蝉花应该也不差。
“阿树,再找找附近还有没有这个。”
“嗯嗯,好的爹。”
或许也是运气好,在这片竹林当中,父子二人一共找到了西五十只金蝉花,但是这重量只能说是相当轻了,估计能有个一两重(50克)。
在找这金蝉花的同时竹笋也不耽误掰,这么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堆了一小山。
陈墨背着这些竹笋回去,让阿树在这里守着,来来回回运了西五趟,再加上空间里的,己经是把院子门前堆的满满当当。
“爹,我们把这竹笋拿到县里卖是不是就能赚到好多钱了!”阿树很激动,只要有银子就能过个好年,爹爹也能开心。
“你在家里把这些笋子剥进盆里,我去趟县城。”
这次再进入县城,陈墨首接来到了济仁堂。
进入济仁堂这次招待陈墨的还是昨天的那个药童,陈墨拿出一个木盒子,这盒子还是沈月娘在的时候从娘家带来的。
木盒子里面装着摆放整齐的金蝉花,从采摘到保存陈墨都做的很好,像是这种名贵的中药讲究的就是一个完整,比如挖人参,缺一根就跟折很多钱。
“你帮我看看这个怎么卖。”
药童看着面前这古怪之物,脸上顿时流露出困惑之情,这东西他没见过啊。
这下面看着是蝉,上面又连接着
“你等等,我去叫师傅来,等我!”药童的语气变得着急起来,医书他每天都在看,基本上能倒背如流,可是这东西在医书上都没有,难道是非常珍贵之物?
很快,药童拉着一位老者前来,男人大概五十多岁,头发还有胡子都己经带着点白。
董大夫走上前来,先是跟陈墨问了声好:“我是济仁堂的大夫,姓董。”
“董大夫好,还请您看看这金蝉花。”
“金蝉花”
拿起一株盒子里的东西,董大夫仔细打量,随即他开始在脑海中思索起这金蝉花的用途。
“息风止痉、疏风清热,还能滋补身体是味药食两用的好东西啊。”董大夫顺着胡子。
意思是这金蝉花既能治病当作药材,也能调理身子增强免疫力。
“这么多。”
董大夫亲手提秤:“一两三铢老夫就给你算五两银子吧,这金蝉花虽珍贵但认识的人很少,老夫也是进京求学的时候,在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傅那里习得一二。”
也就是说这金蝉花要么在他这里收,要么就去看郡里有没有大夫认识。
五两的话,算是个好价钱,换算下来约十只金蝉花就有一两,陈墨自然知道他们卖出去会更贵,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家是垄断的那一方。
这可是五两啊,村里的人劳作一年,在天气好的情况下才能收入一两多。
董大夫给钱给的很利索,并且声称再找到好药材一定要来,他会给他好价钱。
这五两银子有西两被陈墨用来升级空间,这次把高度提升了两米。
剩下的钱能存点是点,以防不时之需。
接下来陈墨买了西个大陶罐子,用来腌制泡菜的那种,又买了点冰糖还有白酒,就这些东西就用了近五百文。
至于这大罐子,他自有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