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卫署大厅。
一名名巡使在这里集合。
杜万书虽然觉得没必要马上行动,毕竟徐家家大业大,一时半会跑不了。
不过。
张唯是上面特派过来,协助行动的人,又是一位百户。
那么。
自然是张大人说什么就什么罗。
于是杜万书马上调集巡使,接下来还要让衙门那边派差役协助。
可当巡使都集合之后,杜万书却发现少了一个人。
“董永呢?”
旁边,张唯投来询问的目光。
杜万书解释道:“董永是我们官署里的一名巡使。”
他接着又问了一遍。
大部分巡使都摇着头,表示自己不清楚。
却有一个巡使眼神闪烁,欲言又止。
张唯指着他道:“你是否知道什么?”
那巡使看了张唯一眼,摇摇头,似乎来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杜万书看在眼中,怒喝道:“吴兴,这是张大人。”
“你是知道什么,就赶紧说出来。”
“万一误了大事,你担当得起吗?”
被杜万书这么一吓,这姓吴的巡使才连忙说道。
“两位大人,早些时候,我看到董永去了倚翠楼。”
杜万书皱了下眉头:“他居然跑那寻欢作乐去了?”
张唯沉声道:“徐家经营青楼,这泾阳县也就倚翠楼这么一家青楼。”
“董永作为泾阳县巡使,难道不知道,在行动前不能跟徐家接触吗?”
杜万书心里咯噔一声,额头上已经冒出细密汗珠:“大人,我马上去把董永叫回来。”
张唯冷然道:“不必了。”
“我亲自走一趟吧。”
“另外,你们给我包围倚翠楼。”
“现在我怀疑,你们这位董巡使给徐家通风报信。”
当地势力勾结清卫署,甚至贿赂官署巡使,张唯又不是没见过。
当初的齐家,可不就是把米县清卫署上上下下都打点了一番。
甚至当时的掌旗,都让齐家收买了,反过来对付自己这个巡使。
所以。
现在董永去了倚翠楼,张唯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这个巡使已经给徐家报信去了。
杜万书听到张唯的决定,后背发冷。
这件事可大可说。
万一董永确如张唯所说,去了倚翠楼给徐家报信,那作为他的上司,杜万书责无旁贷。
到时候,轻则受罚,重则革职。
具体如何,就要看张唯的心情了。
张唯把话丢下后,就离开了清卫署。
杜万书连忙带着巡使跟了上去,生怕再有什么疏忽,引张唯不快。
泾阳不大。
跟米县差不多大小。
倚翠楼距离清卫署也不远,以张唯的脚力,眨会眼的功夫就到了。
对于这家青楼,张唯并不陌生。
前不久还跟姚青璇在这对付那白教高功金海。
于是轻车熟路地走进门去。
一进门,便有个鸨母迎了上来:“哟,公子,是听曲呢还是喝酒,可有相熟的姑娘?”
“如果没有,那让我给你介绍几个?”
张唯说道:“董永在这吧?”
鸨母眨了眨眼睛:“谁啊,不认识。”
张唯二话不说,拿出碎银,塞进这鸨母的手里:“就是清卫署的官爷,我是他朋友,他约我来的。”
鸨母立刻笑了起来:“原来是董巡使啊,有的有的,他早来了,还跟我们少东家喝酒。”
“少东家让小翠姑娘陪他,现在就在楼上,我帮你传个话?”
张唯笑道:“不必了,你告诉我房间在哪,我自己找去。”
“定要给他一个惊喜。”
三楼。
一个房间里,正点着檀香。
董永喝着酒,听着小翠弹着琵琶,只觉神仙也不过如此。
便在这时。
门突然被人粗暴踢开,哗啦一声,吓得佳人惊呼一声,脸色苍白。
董永大怒,站了起来转过身,便见一个游侠走了进来。
他怒道:“哪里来的疯子,敢在这里放肆,可知我是何人?”
张唯冷笑一声,突然一个闪身来到董永面前,一巴掌扇过去。
董永顿时整个人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
这一掌,拍得他体内真元混乱,如脱缰野马到处冲撞,转眼已经受了内伤。
“哇。”
他吐出一口血,指着张唯,还没出声,就见张唯亮出令牌。
“说,你跟徐家都说了多少!”
徐府。
徐沧已经睡下,却被一阵敲门声给惊醒,便在床上问道:“谁啊?”
“爹,是我。”
“柏初。”
徐沧皱眉:“都什么时辰了,有话明日再说。”
徐柏初坚持道:“爹,我有急事禀告您老。”
徐沧这才不情不愿地起身,披上长衫,把门打开:“什么事啊,这么急。”
徐柏初连忙在父亲耳边,压低了声音,把董永带来的消息说了出来。
听完之后,徐沧脸色一变:“朝廷已经盯上咱们徐家了?”
徐柏初沉声道:“原本以为,因为辽东战场失利,朝廷无暇他顾。”
“没想到,朝廷的耳目竟然如此灵通。”
“我们与蛮族往来,自问做得隐蔽,不料还是被发现了。”
“爹,事不宜迟,你赶紧收拾下细软,天一亮咱们就出城。”
徐沧叹了口气道:“我一大把年纪了,不走了。”
“你们走吧,以后不要回来了。”
徐柏初急道:“爹,如果你不走,那我也不走了。”
徐沧吓了一跳:“那怎么可以,你还年轻,不能把命搭在这里。”
“而且,这件事和你们没关系。”
“明年立春,你还要跟清阳山的蓝小姐成亲呢,不许胡闹。”
徐柏初道:“既然如此,那您老人家就跟我一块走啊。”
“再说了,如果您不在了,谁来主持我们的大婚。”
徐沧听完,叹了口气:“那好吧,我收拾收拾,天亮就走。”
徐柏初点头道:“我跟蓝小姐知会一声,然后去找大哥二哥。”
徐沧道:“小心点。”
徐柏初微笑道:“放心吧,没事的,爹。”
等他走后,老人才关起门来收拾东西。
就在徐家父子准备出逃之际,泾阳县衙的差役已经赶到了城门口,通传了知县的命令,要求城门紧闭,一只蚊子都不许放出去。
另一方面,清卫署的巡使来到徐府附近。
在杜万书的命令下分散开去,各据高点,包围了徐府。
布置好这一切后,杜万书才和张唯一道上门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