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下罪己书
“长生久视。
“多么美妙的词语啊!”
“只可惜,强如周开元,又能如何?”
“不照样是黄土一捧?”
“这天下岂有长生?”
尘烬呵呵一笑,他身负腐毒圣体,从出生就注定着死亡。
对于死,他很坦然。
生,他决定不了。
死,他也决定不了。
可生死之间的距离,他可以决定。
“圣主大人不也在追究永生,圣子此言,不妥吧?”玄夜鬼王淡淡说道。
“比起虚无缥缈的永生,我更喜欢实实在在的力量。”
“对我来说,活着很难,但只要有意义、有价值,哪怕是死,也值得。”尘烬淡漠回应。
“圣子睿智,在下佩服。”玄夜鬼王恭敬行礼。
尘烬挥了挥手,问答:“比起这个,你打算,怎么给天玄太子据点之力?”
“呵呵。”玄夜鬼王呵呵一笑,“据点之力,也被称为秘窟魔力,这种力量,哪怕是冉冷霜也未曾拥有过,所以,我给他什么力量,他又怎么能辨别真假呢?”
“原来如此。”尘烬微微颔首,明白了玄夜鬼王的意思。
次日,朝会上。
“启禀太子殿下,近些日子,坊间传闻愈演愈烈”
“臣以为不可不管。
“嗯?”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心头一震,来了!
对于近期京城内的传闻,他们也早有耳闻。
尤其是关于大皇子的事情,更是铭感微妙。
这种风言风语,若是乾元帝还在,肯定会派暗玄卫、东厂、西厂的人,将流言蜚语的源头抓住,将声音封锁,绝不可能闹得这么大。
可此刻是周临渊太子监国,面对如此明显的流言蜚语,他居然没有反应?
这就让不少人胡思乱想起来。
为何太子不管?
为何太子不理会?
为何流言蜚语直指大皇子?
文武大臣们没有一个是庸才,更没有一个是蠢货,他们不约而同的想到这件事,或许就是周临渊想要烧的第二把火。
“究竟是什么流言蜚语?”
“孤怎么不知道?”
周临渊坐在侧边的椅子上,眼眸淡漠,平静的反问。
见状,文武大臣们都在心中暗骂周临渊装模作样!
“回殿下,坊间都在流传,大皇子为了漠北大巫师传承,故意坑害朝廷大军,导致北征大军全军覆没。”
“更有传言称,大皇子已经被漠北大巫师夺舍,此刻的大皇子根本就不是原来的大皇子”
陈卫如此诛心之言,在朝堂之上响起,令不少大臣脸色微变。
大皇子党的大臣们欲言又止,相互对视,心中愤怒。
周临渊实在是欺人太甚!
内阁首辅严藩浑浊的眼眸微眯,神情淡漠。
东阁大学士陈昊岳脸色微变,心中思绪转动:这个太子殿下,未必太过着急了。
如此明目张胆的对大皇子下手,这岂能得到朝臣们的支持?
需知欲速则不达啊!
就在大皇子党大臣准备站出来狠狠反驳陈卫的时候
周临渊突然开口了。
“够了,住嘴。”
严厉的训斥声响起。
让已经做好前倾动作,差点迈步出来的大皇子党大臣们脚步一顿,差点直接栽倒。
大皇子党大臣们一阵错愕,什么情况?
这不是太子自导自演的把戏吗?
怎么有点不太对劲?
“大皇子侥幸归来,乃是大幸事,岂能遭受不白之冤?”
“况且,大皇子归来后,是由父皇亲自审查过、召见过的,怎么?”
“陈大人觉得父皇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会让妖孽占据大皇子的肉身?”
周临渊措辞激烈,语气严厉,不怒自威。
令满朝文武静若寒蝉。
一个疑惑重新升起。
太子究竟是什么意思?
主动替大皇子说话?
他会如此好心?
一众大臣不信。
可表面上,他们也对周临渊的话表示支持。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太子殿下,臣建议严惩传播谣言者”
“殿下,谣言止于智者,朝廷应该发布公告,教化民众。”
一众大臣七嘴八舌的说着。
刹那间,整个大殿乱作一团,嘈杂无比。
见状,周临渊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刘行。
刘行当即会意,甩动拂尘,气机轰击地面,发出刺耳、尖锐的声音。
“噤声!”
一时间,众大臣安静了下来。
“陈大人,孤所言,你可同意?”周临渊看向陈卫。
陈卫当即跪了下来:“殿下所言,句句在理。”
“是臣考虑不周,将无知民众之言,带上金銮殿,臣有罪,还望殿下责罚。”
“责罚就不必了。”周临渊摆了摆手:“陈大人也是好意,孤明白。”
“陈大人刚刚所说的,也确实代表了一定的民意。”
“孤以为让大皇子向天下百姓解释一下,也无不可嘛?”
“别让流言蜚语,伤了大皇子的清誉。”
闻言,满朝文武顿时明白了周临渊的意思。
周临渊很清楚,想要用大巫师夺舍的事情做文章,是不可能的。
毕竟,乾元帝已经证实,大皇子周启旸并没有被夺舍。
因为质疑大皇子的真假,就等于质疑乾元帝。
周临渊身为太子,怎么敢质疑自己的父皇呢?
而满朝文武又怎么可以质疑皇帝呢?
所以,这条路明显走不通。
可另一件事,却大有可为。
那就是解释北征大军全军覆没的事情。
要知道,周启旸并不干净,他独自回来是事实,北征大军莫名其妙的全军覆没,也是事实。
周启旸作为领军主将,作为大皇子,难道不该给天下一个解释吗?
“殿下,你打算怎么让大皇子向百姓解释?”
正在这时,一直没有出声的内阁首辅严藩,突然开口了。
满朝文武的目光,都向严藩看去。
“既然大皇子犯错了,那就让他下罪己书吧。”周临渊淡淡说道。
嘶!
一众大臣倒吸一口凉气。
下罪己书?
太子殿下果然够狠!
这几乎都是把大皇子绑在耻辱柱上。
罪己书一下,就意味着,大皇子再也无缘太子争夺。
毕竟如果掩盖住北征失利,大皇子或许有机会争夺太子之位,可若是下了罪己书,基本上等同于向天下人认错。
那未来只要有大臣想要推举大皇子当太子,这件事必然会被提起,从而导致无疾而终。
“下罪己书,会不会太严重了?”
严藩也明白周临渊的意思,神情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