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50章(1 / 1)

韩春明自然全力支持。

关老爷子更是高兴。

他早想留住小懒猫,免得被那对不成器的儿子儿媳带歪。

如今正合他心意。

当晚老爷子拉着韩春明喝酒,难得醉了一回。

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话,连关小关都听得脸红,干脆躲出门去。

韩春明这才明白,老爷子早就在打他的主意。

只是最近才下定决心撮合他俩。

这老谋深算的手段,让他哭笑不得。

再说四合院这边。

韩春明穿越后,韩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院里人都看在眼里,羡慕得很。

韩母心肠软,念着旧日邻里情分。

如今宽裕了,总不忘回报。

韩春明带回来的吃食,她常分给相处和睦的人家。

中院的孙大爷、刘大婶以前帮衬韩家最多,如今她走动最勤。

前院郭大爷家爱攀比,常惹老太太不痛快。

但瞧着那对混帐儿子不顶事,老两口实在可怜——

韩母也没计较,照样照应着。

在院中设茶聚时,总不忘邀请郭家老两口。

经历连番变故后,郭老爷子早熄了压制韩家的心思。

郭家两兄弟更不必说。

远远瞧见韩春明便绕道走。

郭家这回是彻底认栽了。

韩母稍示善意,

郭老爷子当即当众宣告,往后定当敬重韩家,拥立韩家为前院主事。

这般态度骤变,

惊得众人瞠目结舌。

明眼人都瞧得出,郭老爷子这步棋走得实在高明。

韩家因韩春明异军突起,

已然今非昔比——

端着食品厂铁饭碗,

结交街道办领导,

更有治安队长照应,

风传在厂里颇受器重……

眼下虽未入编,

可谁敢断言他日后不能转干?

整座前院中院,

再找不出比他更出息的后生。

而后院程家,

自打程建军接连折进治安局与收容所,

早沦为街坊笑柄。

纵使其父端着公家饭碗,

也架不住儿子这般败家。

至于苏家,

双亲皆是教书先生,

苏萌又进了少年宫端稳金饭碗。

论门第,

眼下院里唯有苏家略胜韩家。

偏生苏家性子淡,

书香门第惯来低调。

虽有个爱讲古的苏奶奶,

却鲜少与人争执。

苏父苏母温文尔雅,

素来不掺和院里是非。

故而苏家在院中,

存在感反倒稀薄。

唯有一事令邻里费解——

有消息说苏家姑娘和韩家的韩春明在处对象。

可最近两人碰面连话都不说,跟陌生人似的。

哪还有处对象的样子。

另一种说法是韩春明原本确实和苏萌好过。

后来遇到更好的,就变心了。

也有人猜是苏萌性子太高傲,气跑了韩春明。

总之众说纷纭。

韩母把这些都看在眼里。

她知道儿子之前的心思。

对苏萌谈不上喜欢,但也不反对。

如今两人没成,她倒觉得正常。

只是”变心”的传言让她不踏实。

问过韩春明后,得知两人根本没确定关系,这才放下心。

可听说儿子有了新目标,韩母立刻坐不住了。

恨不得马上让儿子领证办酒,赶紧生个孙子给她带。

韩春明怕母亲催得太紧,就推说还在接触阶段。

事情还没定下来。

老太太这才没继续催,只嘱咐他要用心。

刚应付完母亲,傍晚韩母又找来,让他去接人。

原来乡下的大姨进城走亲戚。

虽然来过几次,可来信说还是不认路。

让韩春明去正阳门箭楼门口接他们。

信里还说,同行的有孟小杏和孟小枣。

111 孟小杏盯上韩春明了!

韩春明母亲原本就是乡下人。

韩家原本有五兄妹。

韩母在家中排行第三,上有大姐和大哥,下有小弟和小妹。

可惜小妹早年因病离世,大哥在战乱中参军牺牲,唯一的弟弟也在六十年代的困难时期没能挺过去。

最终,韩家只剩下韩母和大姐相依为命。

正因如此,韩母与大姐的感情格外深厚,大姐成了她对娘家唯一的牵挂。

然而,大姐的婚姻并不如意。

她嫁到了通州山区的贫瘠之地,那里土地贫乏,粮食稀缺。

夫家势单力薄,性格又软弱,被评了全公社最低的工分。

后来丈夫染病,耗尽家底,最终人财两空,只给大姐留下一堆烂摊子。

若不是韩母时常接济,大姐一家恐怕难以支撑至今。

在原主的记忆里,这件事早已形成条件反射——只要乡下的大姐说要来探亲,就意味着家里又要被“扫荡”一番。

不过,韩春明并不反感。

这年头,若不是真的走投无路,谁愿意厚着脸皮来亲戚家蹭吃蹭喝?

记忆中,每次大姐带着人来,韩母虽然嘴上念叨着“又来扫荡了”,但哪次不是热情招待?临走时还要塞上一大堆东西。

老太太看重这份亲情,韩春明心里清楚。

如今家里条件好了,他更不会计较这些。

韩春明的大姨本该早些来城里探亲的。

之前韩春明修车赚了钱,给家里添置了不少东西。韩母特意留了一份,托人捎给了大姨家,帮他们度过了难关,所以拖到现在才进城。

如今家里宽裕了,韩母心里也踏实不少,但精打细算的习惯依旧没改。跟韩春明交代完,就开始盘算起每天的伙食安排——

头天包白面豆腐馅饺子,第二天煮酸菜面……旧衣裳也得准备些!上次韩春明带回来的新棉被替换下的旧被褥,正好让她们带回去……老太太又拿出了当家理财的架势,不过如今手头宽绰,花起钱来也大方多了。

韩春明会心一笑,见天色不早,便动身往正阳门走去。

他在箭楼下等了约莫十分钟,目光一扫,便在人群中瞧见了大姨。她穿着一件洗得泛白的旧衣裳,虽显陈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显然是特意为走亲戚拾掇的。

身旁还跟着两个扎冲天辫的小丫头,衣服东拼西凑打满补丁,浑身上下透着土气,一看就是临时凑出的体面行头,哪还顾得上搭配好坏。

这俩丫头自然是孟小杏和孟小枣。大姨正茫然四顾,她在乡下待了大半辈子,乍一进城,彻底晕了方向。

多次造访,却仍需提前写信请人迎接。

孟小杏与孟小枣正争抢一瓶北冰洋汽水。

姐姐孟小杏性格远比妹妹孟小枣泼辣霸道,大半汽水都进了她的肚子。

文静的孟小枣只能在一旁干瞪眼,撅着嘴催促姐姐分她一些,最终只得到剩下的小半瓶。她捧在手里,一滴不剩地喝光。

另一边,韩春明的大姨张望许久仍未寻到路,正着急时,回头发现汽水已被喝得精光,忍不住埋怨起来。这瓶汽水花了一毛五,原本是经不住孟小杏软磨硬泡才咬牙买的,她自己也想尝一口,谁知转眼就没了。

不过,抱怨归抱怨,孟小杏全然不当回事,嬉皮笑脸地打着哈哈,随手柄玩空瓶准备扔掉。

眼看三人走近,韩春明朗声提醒:“这瓶子能退五分钱!”

孟小杏一听,急忙把瓶子揣进怀里,生怕摔碎,这才抬头张望。看清韩春明后,她愣住,难以置信道:“五……五子哥?”

韩春明的大姨也瞧见他,笑盈盈上前道:“哎哟!我这侄儿真是越来越俊了,大姨都快认不出来了!”

这话绝非客套。上次见面还是今年春节,韩春明的变化令她由衷惊叹。

那时的韩春明,样貌倒没多大变化。

只是那股精气神,早已判若两人。

孟小杏和孟小枣这时也认出来了,赶忙凑上前甜甜地喊”五子哥”。

姐妹俩常来走动,每回韩春明都带着她们四处玩耍,自然跟他亲热得很。

特别是孟小杏,眼里闪着异样的光,嘴角都快淌出口水来。

韩春明心里咯噔一下:坏了,这疯丫头怕是对自己起了心思。

说来孟小杏姐妹虽管韩春明叫表哥,实则并无血缘关系。她们是韩家大姨在夫家结识的姐妹所生,因那位长辈对韩家多有照拂,三家人走得亲近。

可惜姐妹俩命苦,父母早逝,夫家嫌是赔钱货不肯收留,全仗韩家大姨照料。所以孟小杏管韩家兄妹叫得亲,实则算不得正经亲戚。

难怪原剧情里她死活要留在城里,还盘算着嫁给韩春明。瞧她现在这模样,可不就是动了那心思。

这姑娘实在太能闹腾了。

不得不防!

韩春明立刻晃了晃手里的汽水瓶:”小杏!你也太傻了!买了汽水,空瓶还能退钱呢!”

”这瓶子能退五分钱!”

韩春明猜得一点没错。

刚才孟小杏确实在打韩春明的主意。

她这次进城,就想着留在城里不走了。

村里有人开玩笑说,想留在城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嫁个城里人。

孟小杏当时虽然脸红,却把这话记在了心里。

来之前,她还主动跟韩春明大姨提过这事。

要说嫁人,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五子哥。

没办法!

城里人虽然多,可她熟悉的就只有五子哥。

再说了,五子哥本事大着呢,总能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也就是说,孟小杏来的时候就有了这个心思。

见到韩春明后,她更坚定了这个念头。

没办法。

眼前的韩春明实在太俊了。

比从前见过的模样更英俊,也更潇洒。

这简直就是孟小杏梦里才会出现的如意郎君!

不过,一听韩春明说空瓶能退五分钱,这丫头立刻把刚才的心思抛到九霄云外,嘟着嘴说:”我这就去退!”

说完,风风火火地朝汽水摊跑去。

孟小枣见状也赶紧追了上去。

不一会儿,两人乐呵呵地跑了回来。

手里拿的不是五分钱,而是各自攥着一包梅子,美滋滋地吃着。

不用说,是用那五分钱买的。

韩春明大姨看见,气得把这俩人数落了一顿。

俩人吃得正欢,压根没当回事!

大姨实在没辄,叹了口气,干脆也向两人各讨了颗梅子放进嘴里。

韩春明看到这情形,只得苦笑着摇摇头。

路过供销社时,他顺手买了袋苹果让大姨拎着。

权当是给大姨的见面礼。

带回家还能当零嘴吃。

孟小杏想抢着提袋子,被韩春明拦住了。

要真交给她,估计半路就得被姐妹俩造光。

倒不是心疼那几个果子。

主要是以孟小杏那股虎劲儿,非吃出毛病不可。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掏空家产,资本家小姐去部队寻夫 拖油瓶给自己找了一张长期饭票 战锤:捡个萝莉,竟是性转帝皇! 藏娇:表小姐她不想做妾 没有金手指,凡人修仙全靠硬扛 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 快穿:变成动物后反派求我当老婆 二次元收容档案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崩铁:以身为炬,燃作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