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大也知道了老娘生儿子,他们家住村中央,最热闹的地段。
昨天老爹分喜蛋他听见动静了,结果等呀等,盼呀盼,却什么都没等来。
韩氏都气哭了,孩子闹着想吃鸡蛋,贾静一个都没,他们只能看人家吃。
以前就不把他们放眼里,如今更不会放眼里,毕竟心肝宝贝又来了一个。
“当家的,县城现在还有鸡蛋卖?
“别人没有他们却不一定没有,你不是没听见。”
一筐筐送给村民,家里怕是东西多的堆成山了吧?
素了许久的徐大牛舔舔嘴唇,别说儿子闺女受不了,他都流口水了。
想吃,很想吃,家里不缺粮食却缺肉,每日清汤寡水他早吃的够够的。
“唉,我们只能看着人家吃,本来就对我们不喜,现在又多了个儿子,更加不会记得我们了。”
韩氏嫉妒婆婆,嫉妒她有个疼人的男人,更嫉妒她的肚子。
明明她也没倒腾,却不懂为何迟迟没有再次怀孕。
邱氏也是如此,难道以前生孩子伤了身子,没有呀,她记得她好好的。
“当家的,你说我为啥这么久还不怀孕?”
“肚子不争气呗,别跟我说话,心里烦的很。最近也别让孩子出门,鸡蛋的风刮完了再说。”
要不然回家又要跟他们闹,烦死。
“天冷你赶他们也不出去,都在屋里玩着呢。”
搬家后住的宽敞多了,儿子闺女晚上才会来他们屋,白天在隔壁房玩耍学习,一点不影响徐大牛学习。
他们打算等开春后让儿子自己睡,他长大了,不适合再跟他们睡一块。
“也是,是我糊涂了,忘了现在正在猫冬。”
韩氏有些心疼徐大牛,一年到头都在抄书,从未见他停下过。不对,教大宝的时候有停下。
当家的太辛苦了,这会子谁家还干活?只有她家男人还在死干。
“现在书铺还在收书吗?”
“自然,对平民来说可能现在很难熬,不好活。可有钱人的生活其实没太大改变。”
老爹不一样吃鸡蛋,说不定还日日吃肉。
夏家秦家嘴里也不干净,他们恨死了徐家,凭啥他们没有鸡蛋吃?一个村的他们凭啥不把他们当回事?
“爹,不用想了,一定是狗子在徐家说我们坏话了。你想想以前他们家对我们也没意见,自从狗子去他们家里干活后,就不待见我们了。”
秦老头觉得儿子说的很有道理,上次徐老头骂他也说他对狗子不好,说他偏心。
自从分家后,混帐小子就象长了翅膀,再也不受他们管束,也再也不把他们当回事。
“别提了,分家分从了,不孝子现在有能耐,压根不把我们放眼里。”
“爹,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如此下去以后徐家有啥好营生都不会带上我们,明摆着全村都能干的说不定徐家都不让我们干。”
上次艾草不就如此吗?
“可是他在徐家我们找也装修好不到人,骂也骂不到,我能怎么办?”
秦老头心里恨,他承认现在他拿秦狗子没法子。
不,现在想见他一面都难,兔崽子死徐家宅子里头不出来,徐家坦护他坦护的很。
“过年总要回来的,等过年时候再说。”
如果真不听话,他不打算留着他,村里无声无息死个人很容易,挖个坑一埋谁知道人在哪?
今日便是孩子洗三的好日子,徐家人天刚亮全起了。
徐素芬怀里抱着小弟,身边站着好奇看娃娃的闺女,感觉很是奇妙。
“娘,今天洗三礼产婆会张罗,你啥都不用操心。”
“好,今天来了几桌?”
“两桌,菜厨房已经准备了,今天早上你想吃啥呀?”
“吃面吧。”喝粥总想去茅房,今天人来人往,她怎么好意思在屋里方便。
坐月子最让她羞耻的便是啥都在屋里,也难为老头子不嫌弃,她自己有时候都嫌弃自己。
幸好这会子天冷,如果大夏天的,额,她屋里怕是要馊,全是苍蝇。
徐素芬去煮面,大妞留下看孩子。
“奶,五舅好小。”
“会慢慢长大的,大妞呀,以后五舅大了,你要带他一起玩哦。”
“好,二宝也说会带他玩,只不过奶,他这么小为啥不能叫弟弟?”
“辈分高,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是吗?娘也这么说的,可她已经不小了呀!
“弟妹,我们来啦!”
徐大伯二伯一起来的,男的在堂屋,女的直接奔月子房。
“大嫂二嫂。”
“瞅着你气色比昨天还好了一些,看来孩子伺候的很妥帖。”
“他们都很孝顺,你们坐啊,桌上有点心,自己拿着吃,千万别客气。”
“县城点心铺子早就关门了,你这些哪里买的?”
“厨房做的,你们尝尝看好吃不?”
“好吃,软糯可口,就是没太甜。”
“我不是很喜欢太甜,所以加的糖少。”
“好吃!”
许久没吃点心的人还会挑剔吗?一点糖不加他们也能吃的喷香。
说起来真惨,县城铺子开的没几家,但凡和吃的挂钩的几乎全关了,听说连粗盐价格都翻了好几倍。
粮食铺子十天开一次门,庆幸的是价格总算稳定了,还是之前的十六文一斤,没再继续涨价。
可是十六文也没多少人吃的起,“弟妹,听说县城明日施粥,村里好些人商量一起去呢!”
“去干啥?大冷天的为了一碗粥,还不够折腾的。”
“你说的也对,等回家来一碗粥怕是也没了。”
他们没想过凑热闹,他们家还不缺粮食。
“村里好些人想去,准备结伴一起去呢!”
“他们去他们的,你们别去了,为了一碗粥不值当。”
别以为她不知道,说是施粥,其实给你喝米汤,里头没多少米粒。
“哇哇哇……”孩子睡醒了,陈茹一摸尿了,“得换尿布。”
一旁的产婆麻溜的给换了尿布,没让她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