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肚子里的很有可能是个儿子,以前听谁说的,闺女相对会安静一些。
“怎么可能,我身子自己清楚,健康的很,你别瞎操心。”
“再熬一个月,一个月后必须叫,要不然我睡不着。”
“行吧,老头子今晚我想吃辣的。”
“辣炒鸡怎么样?”
“行,你去做吧,我想吃你做的。”找点事做就不会胡思乱想,老头子和家里孩子全是闲的。
“好,你等着!”
大雪天,徐老二依旧每日带着人去隔壁作坊练到汗流浃背,陈茹发现自从开始练武,他和秦狗子眼神坚毅了许多,人也板正,没了之前唯唯诺诺的小家子气,气势全错就他俩最好了。
“狗子呀,最近练的不错嘛,结实了不少。”
秦狗子摸摸脑袋,“婶儿,我们每日练习真有用吗,总感觉在浪费粮食。听说村里人动都不敢动。”他觉得人家才是灾荒年正确的打开方式。
“你们练便是,谁知道以后会怎样,我们家别人一看就是过的不错的,万一有人图谋,我们就是箭靶子。”
秦狗子浑身一凛,“婶儿说的是,是我狭隘了。”
“闲遐时候,你去找夫子学认字学算学吧。”陈茹看着他,总觉得自己该培养几个掌柜管家了。
县城的夫子不能来后,她重新找了个能住家的老夫子,此人无儿无女,孤家寡人一个,来她这养老求之不得。
“我学识字?”
“恩,除了你我再选十人,每晚和夫子学习一个时辰,你想学吗?”
“想想想!多谢婶儿!”秦狗子对老陈氏行了个大礼,他私底下有在偷偷学认字,如果不会的就去找徐二哥。
只不过没有人教,学的很艰难。他想多学点本事,在徐家越久越觉得自己之前二十来年全白活了。
人原来可以每天过的如此充实。
陈茹找到徐老头和徐老二,一起选了十个他们认为人品好也能干的人,凑一起培养。
“你们是第一批我们培养的对象,后面还有第二批,第三批,只要表现好,对徐家忠心,都有被培养的希望,没选上的别灰心,好好表现总能被看见。”
“是,主子!”
陈茹看着面前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感觉自己都跟着年轻好几岁。
他们精神头真好,年轻真好!
“老头子,我们再寻摸寻摸,象一个人又识字的文化人再带一个回家,白天练武,晚上识字,这批人里头定能出几个左膀右臂。”
“明日我去县城找找?”
“也成,多带些人,听说外头不太平。”
“路上倒是还好,各村偷鸡摸狗的不少,县令坑死个人。”
“粮食不是降价了吗?你以为他傻,再不降价大家要造反。看着吧,接下去他还会施粥,再逼富户捐款赠粮,百姓熬不下去他也要完蛋。”
古代人口本就不多,死亡率每个县城都有规定,死的人多了,壮汉少了,县令也要跟着吃挂落。
所以他必定不会看着大家活活饿死。
“老头子,我们还要再卖次粮食不?”他们的粮食全卖给了最穷的百姓。
“看看吧,如果可以私下偷偷卖几次,哎,太难了。”
“是呀,但凡有事受罪的全是底层老百姓。”
不管天灾还是人祸,又或者打仗,付出性命的永远是百姓。
陈茹神叨叨的和陈老头悄咪咪的出去了几次,徐老二对此很不满,特意找徐老头聊了一次。
“爹,你有什么事可以交代我去做,天寒地冻的娘还怀着孕,不能再出门;了。
你也知道外头现在不安定,时不时就有几个抢劫的跳出来,有啥大事非得让她去做。”
徐老头无言,他也不想的,问题只有老婆子能立刻拿出收走粮食,他也很无奈呀。
徐素芬也憋了一肚子话,“是呀爹,娘眼瞅着快临盆了,你不能让她再出去冒险。银子能赚就赚,不能赚咱就不赚,你们的安全最重要。
每次你们出门,我们都快担心死了。”
这两个孩子孝顺,徐老头不在意他们指责他,每次老婆子出门他的心也七上八下的,自己也拗不过她。
“我知道了,之后都不出去了,老二呀,你明天去把产婆接过来,免得到时候要生来不及。”
“行,两个都接来?”
“接来,跟他们说每日银子照算包吃住。等生产后送他们回家。”
“好嘞!”
爹总算心思放孩子身上了。
“对了,邱氏娘家怎么样了?他们还有粮食吗?”
“前阵子拉了一批去山上卖,按理说还有的,他们山上只有几户人家。”
“过阵子你再拉一次上山,谁要买就去邱家买。等过年时候再上去拜年,之后就不过去了,雪天路不好走。”
现在住山上反而最安全,邻居少也没人上去抢粮食。
“好,我先去接接生婆,然后上山送给粮食。”
陈茹知道二儿子要去山上,起身再准备些别的,对于邱家她印象还可以,尤其邱氏老爹,是个精明能干的老头。
鸡五只,猪肉二十斤,猪骨一袋子,鸭子两只,猪油五斤,还带了些糕点和糖果给孩子,这些现在全是紧俏货,有银子也买不到的。
“娘,怎么这么多?”
“给你爹他们慢慢吃,冬天也放不坏,冬至,小年,过年,加之平日吃点解解馋,其实也不算多。糖果给孩子甜甜嘴。”
邱氏拉着陈茹的手臂,“娘,谢谢你。”
婆家的东西,婆婆不给她一点不敢拿去补贴娘家,有时候当家的会给一点,但是也不敢给多。
婆婆对她,对她娘家太好了,这么多东西,家里人绝对能过个好冬天。
尤其粮食,虽然她不能回家,可当家的回来跟她说了,爹藏了不少粮食,他们家绝对饿不着,让她安心。
上次爹来的时候也跟她说家里不用操心,她只管好好孝顺公婆就行。
“二牛,这些你放在下面,别让人看见你带肉过去了。”
“唉!”
听说现在连县城的有钱人都没地买肉吃,秋收后全杀完了,也吃完了,那时候天热,放不了很久。
也就爹娘路子广,还能买到那么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