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书冲着这群仆人大吼,他心寒啊,他自责啊!
这可是天子脚下,这可是京城的郊外,不是偏远地区!
天子脚下尚且如此,那更远的地方…崔玉书简直不敢想象!
“来人…来人,将他们抬去安葬…”
崔玉书不顾雪花落在脸上,看向徐烬等人,让他们帮忙抬百姓的尸体。
而他身为丞相,却亲自上手抬走别人嘴里一口一个的贱民。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那些士族、商贾宁愿让粮食发霉,都不愿意降低价格。
崔玉书自责啊,所以对于改革一事,也更加的笃定起来。
只有改革,才能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帮忙!”
“陛下,您乃千金之躯…”
萧元想要帮忙,却被身边的太监给阻拦。
本来就有些不情愿的萧元,干脆就坐在马车里面看。
只是他却有些不开心,因为出来了,丞相根本不是带自己玩的。
等安葬好这些冻死的百姓以后,崔玉书的双手早已冻得通红。
“陛下…”
“丞相,丞相…”
崔玉书搓着手回马车,刚说两个字就晕了过去。
徐烬见此,连忙指挥禁军往回赶。
…
第二天。
大秦京城。
皇宫中。
对于大梁的变化,秦川都一清二楚。
没想到激化萧肃和世家的矛盾,居然让萧肃和陆修远都死了。
只是这崔玉书…秦川还是有些惊讶的。
因为他以前都很平凡,压根达不到重臣的地步。
可收到锦衣卫送来的信息,秦川才明白对方这是有真本事的啊!
昭庆三十年里面,一共出了九位状元。
除了崔玉书以外,其他的要么出身世家,要么被世家拉拢。
只有崔玉书没有选择同流合污,所以萧肃才将他养在翰林院。
“夫君,人家让人帮你弄死这个崔玉书,你让人家休息两天好不好?”
冷嫣然见秦川盯着锦衣卫的信息感叹,她鼓起小嘴坐在了秦川的腿上。
那双玉手更是勾住秦川的脖子,献上香吻的同时,还冲着他撒娇。
“不必!崔玉书是个人才,但凭借他一个人也改变不了大梁复灭的局面!”
秦川搂住冷嫣然的娇躯,可惜下雪天,爱妃们都穿得很厚。
“流氓!”
冷嫣然见秦川想要占便宜,红着脸轻啐一声。
秦川嘴角微微上扬,来了还想走?先吃个嘴子再说吧!
秦川低头品尝冷嫣然的小嘴,楚梦瑶她们则是坐在火炉旁打麻将…
宫女们忙着伺候茶水,必须保持温热啊,免得让娘娘们烫到嘴,更怕她们喝到凉水。
“哼…人家要喝酒!”
好不容易松嘴,冷嫣然让宫女端来一杯神仙醉,喝上一口,身子都暖了起来。
可见秦川满脸坏笑的盯着自己,冷嫣然又闹了个大红脸。
只能喝下神仙醉,然后拿嘴喂给他喝。
大秦现在在休养生息,燕州还需要加深对大秦的归属感。
手下能人多,秦川自然能过得潇洒、自在些。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要么秦川怀里有爱妃,要么他就在爱妃的怀里。
在调戏冷嫣然的时候,秦川目光也放在了窗外雪白的地面。
这几年的改变,足以让大秦境内的百姓不再挨饿受冻!
他要的不是京城附近,而是整个大秦,乃至以后大秦的所有土地。
秦川想让治下的所有百姓感受到雪是美景,而不是如大梁一般,是那要人命的天!
…
二十天后。
气温逐渐回温,百姓为了能活下去而庆幸,商贾、士族则是因为货物能顺利通行而开心。
大梁京城。
金銮殿上。
崔玉书推出改革不久,就已经引起了各地士族的抗议。
朝廷要将盐的开采权收为国有,并且加固铁矿的国有性。
为的就是阻止世家、士族偷偷开采铁矿,训练私兵、死士。
而盐作为必须品,能给朝廷增加收入,又能阻止商贾、士族借此压榨百姓。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就已经遭遇到了世家和士族的反抗。
可崔玉书态度却异常坚决,不服就和刀剑碰一碰。
不办事的太守、县令,通通革职查办,甚至抄了好几个士族的家来威慑!
崔玉书用行动告诉这些士族,自己的改革不是商量,而是统治。
“丞相,这是户部命各州各郡呈上来的人口审查!”
“念!”
崔玉书执着于人口审查,除了阻止世家隐瞒人口以外,也是想要搞清楚这次雪灾究竟死了多少人。
他要以此警醒自己,大梁不改变,士族的剥削不会停止,底层百姓的生活也不会改变。
“雪灾前后对比,截止至目前为止,八州五十六郡百姓一共少了七万三千馀人!”
七…七万三千馀人?
崔玉书清楚有很多百姓没有熬过去,可得知有七万多人死在这场雪灾,他一口淤血都止不住吐了出来。
单纯的人数,不至于让崔玉书这么崩溃。
可是在昨天夜里,手下送来了大秦公布的受灾人数。
大秦坐拥四国以及两大异族的地盘,这场雪灾死的百姓仅有不到一万人。
其中最严重的是燕州,因为收服没有多久,许多政策还没有彻底落实。
所以这是什么概念啊?大秦麾下人口是大梁的六倍,可死在雪灾的百姓却仅有大梁的七分之一。
据说里面还有不少是自然死亡,以及喝醉了摔死等等不可控的例子。
真正饿死冻死的人数,比公布的数字还要少。
而且大秦为了帮助百姓过冬,提前拨款了三千万两银子,帮贫苦、边郡百姓加固、修缮的房子。
没有人就由朝廷出钱请人帮忙,甚至让县令亲自督促。
这才叫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
如此大的差距,真的很让人绝望。
因为大梁的情况不一样,模仿不了的。
三千万两银子下去,真正用在百姓身上的,怕是不到三千两银子了。
“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在崔玉书因为两国差距揪心时,礼部尚书童汇却看向了萧元。
“准了!”
萧元看了一眼崔玉书,见后者没有说话,便学着他虚抬右手。
“我大梁正是风雨飘摇之际,可丞相却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和世家,以及和天下士族为敌!”
“陛下,您去地方看看吧,百姓过得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