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一会儿,关平一路小跑着回来了。
“平儿,怎么回事?我不是让你去清点库存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回父亲,不是孩儿办事迅速,而是那仓库里,除了粮食,几乎什么都没有。别说攻城的工程器械了,就是箭矢,满打满算也就一千来支!”
“你说什么?糜芳这个混蛋!”关羽这下彻底压不住火了。
让他负责后勤,一天天的不是刮风就是下雨,好几次都因为他,物资都没能按时送到。
这次更是过分,关羽已经既往不咎,重新给了糜芳时间去准备器械。
可糜芳都干了什么?
都过去好几个月了,仓库里就只有些粮食,外加一千支箭矢?
一千支?
这不是开玩笑嘛!
估计撒泡尿的功夫,这些箭就射光了!
那关羽拿什么远程攻击敌人?难道直接扔青龙偃月刀?
小关飞刀?
此时,糜芳正和傅士仁混在一起。
“砰!”
紧闭的房门被关羽一脚踹开,屋里的糜芳和傅士仁被吓得差点蹦起来。
“我问你们,数月前我让你们打造的三十万支箭矢,现在在哪里!”
糜芳背后的冷汗瞬间就冒了出来。
他敢说吗?他把刘备拨下来造箭的铁,全都卖给孙权了!
在糜芳的想法里,关羽大概率会在江陵城一直守下去,至于北伐所需的大量箭矢,短时间内根本用不上。
那还不如趁机捞一笔,等过段时间再弄些铁重新打造就是了。
可谁能想到,关羽说北伐就北伐,一点犹豫都没有。
看着糜芳支支吾吾不说话,关羽更加生气了,一手一个抓住糜芳和傅士仁,像拎小鸡一样把两人提了起来。
“我现在要北上,没时间惩罚你们。”
“最后给你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如果再办不成,就军法处置!大王那边我自会去说!”
说完,关羽像扔破布一样把两人扔了出去。
“哼!等我回来再收拾你们!”
关羽不知道,就因为这句话,给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见糜芳实在不靠谱,关羽立刻派人将自己的亲笔信,连同孙权送来的信一起送往成都。
不过这次信里,关羽并没有提及糜芳的事。
关羽虽然骄傲,但并不傻。
虽说这件事自己有理,大哥肯定也会站在自己这边,可糜芳毕竟是蜀汉元老级别的人物。
后勤问题可大可小,要是因此贻误军机,那就是大麻烦。
但要是能及时补救,问题也就没那么严重了。
而且糜芳怎么说也是刘备的小舅子,是蜀汉集团的原始股东,关羽不想因为这点事让大哥为难。
至于关羽说的“等我回来收拾你们两个”,其实就是气头上的话。
毕竟当时那情形,糜芳犯了这么严重的错,关羽没当场砍了他,也没实质性的处罚,就说了这么句狠话。
这话是说给谁听的呢?
是给外面的将领和士兵们看的。
要是关羽这个时候不表态,就这么轻易放过糜芳,那以后这军队还怎么带?
军令如山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所以,只要糜芳不傻,听出了关羽话里的意思,就应该赶紧带人加班加点赶制箭矢,打造攻城器械,将功折罪。
要是关羽真能打下几座城池,头功自然是关羽的,次功就得算糜芳的。
要是关羽能顺利拿下襄樊,那可就更了不起了,到时候糜芳的功劳足够封个乡侯了。
那点过错,可不就一笑了之了嘛。
可糜芳却没听出关羽的言外之意,反而因为这句话,整天担惊受怕,生怕关羽回来找他算账。
几天过去了,关羽率领大军北上,直逼襄樊。
江陵城中只留下三千守备军,由糜芳镇守。
只要糜芳脑子正常,就应该明白关羽没打算把他怎么样,不然也不会放心把老巢交给他。
但事情总是这么凑巧。
成都城,汉中王宫内。
刘备收到信件后,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若狂,而是和关羽一样,对信件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他眉头紧皱,手中的帛书都被捏得皱巴巴的,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噼啪作响,他却浑然不觉。
毕竟刘备和李玄机曾经共事过,李玄机是什么样的人,刘备再清楚不过。
李玄机这人果断、心狠、谨慎,还一肚子坏水,时不时还会间歇性地发神经,整天自言自语说些奇怪的话。
想要刺杀这样的人,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你能想到的那些阴招,人家早就玩腻了,甚至都不屑于再玩。
你够心狠,他比你更狠!
在城门口刺杀
还是在重重保护之下,用强弩射死李玄机?
这话孙权敢说,刘备都不敢信!
还不如说李玄机从马上摔下来摔死了,这听起来还靠谱点。
可刘备又无比希望这封信是真的,因为再这么等下去,大汉复兴就彻底没希望了,这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思来想去,刘备还是拿着信件去找诸葛亮。
诸葛府。
诸葛亮放下手中的羽扇,仔仔细细把信件看了一遍后,心里基本有了底。
李玄机这小子肯定活得好好的,一点事儿都没有。
而且,搞不好这就是曹操和李玄机联手设的一个局。
一个请君入瓮的局。
自家大王搞不好就要成为瓮中之鳖了。
因为整件事太巧了,巧到诸葛亮都不敢相信。
北方世家的势力已经被曹操和李玄机几次削弱,剩下的都是些听话的家族。
像荀、陈这些家族,根本没能力组织一场密不透风的刺杀行动。
要是汉室的死忠行刺,他们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曹操父子,而不是李玄机。
巧合的是,自己的大哥诸葛瑾竟然以旁观者的身份,在许昌城目睹了整个过程,还能顺利逃回东吴。
以诸葛亮对那些人的了解,一旦真发生这种事,肯定会想尽办法封锁消息。
话虽如此,从理性角度来讲,诸葛亮确实应该劝刘备放弃北伐的念头,再赶紧派兵把关羽追回来。
可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刘备,他们心里都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的优势只会越来越大。
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最后,诸葛亮掏出一把铜钱,又从袖子里拿出龟甲,开始摇晃起来。
然而得到的结果
竟是坎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