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结束。
杨明轩、刘晓刚和郭一凡的笔记本已经密密麻麻记了三四页,而周浔却连本子都没带来教室。
刘晓刚骨子里是个认真克苦的好学生,他忍不住问:“老周,你怎么不记笔记?”
“鲁迅先生说过,烂笔头不如好记性。”
“不对吧?”
周浔挠挠头:“确实,好象不是鲁迅说的。”
刘晓刚点点头:“我就说嘛,感觉哪里不对劲。”
郭一凡插嘴:“老周,没笔记期末你怎么复习啊?”
“你们不是记了吗?到时候我找字最工整的复印一份就行。”
还有这种操作?
杨明轩第一个不愿意,他的笔记用了五种不同的颜色标注,金贵得很。
“老周,说好了啊,想借我笔记,得请我吃饭。”
郭一凡有样学样:“借我的得请我去网吧。”
刘晓刚想了想,除了吃饭上网好象没别的选项了:“那我就……吃饭加之网吧。”
周浔:“???”
这帮中国好室友,跟女生说话扭扭捏捏,敲兄弟竹杠倒是熟练得很。
他伸手拍了拍前排顾晚柠的肩膀。
那张隽永的鹅蛋脸转过来,清冷的桃花眼望向他。
“小浔,什么事?”
“期末笔记借我复印。”
“好。”
她干脆答应,转回身低头摆弄手机。
周浔不禁感叹。
兄弟靠不住,还是女人好啊。
正想着,他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一下,是顾晚柠发来的短信。
嗯?
回个头就能说话,发短信干什么?
点开一看:“小浔,借我笔记要带我喝超大杯芒果汁。”
周浔:“……”
小富婆的学习能力是真的强。
可学什么不好,偏学敲竹杠?
这时,前排的董舒颜也转过身来,娇艳的唇瓣微微张开:
“周浔,期末复印时算我一个,我也没记笔记。”
说完还轻轻吐了下舌尖,惹得周浔身上一阵酥麻。
他微微点头,没作声。
他妈的。
现在根本不用琢磨董小姐有没有故事,而是该想象一下她的故事到底有多炸裂了。
这样的姑娘,杨明轩那货真可能被玩死。
果然,旁边的老杨显然已经看呆了。
他开始后悔,早知道刚才就答应借笔记给周浔了。
那样期末时董舒颜反复摩挲背诵的,可就是他的字迹了。
等董舒颜转回身,杨明轩扭捏一下,还是把拍了拍自己的笔记本。
“老周,我想了想,咱们是室友,应该互相帮助!到时候我的笔记借你!”
周浔还没回应,顾晚柠却忽然转头看向杨明轩,眸子里满满当当的清冷,高冷到不行。
“他借我的。”
说完她又看向周浔,“小浔,回我短信。”
周浔:“……”
他默默掏出手机回复:“好的。”
真不愧是学霸。
学习能力强不说,还懂得举一反三。
不仅学会了敲竹杠,现在还强买强卖上了。
……
上午第二节是《中国建筑史》,任课老师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
“大家好,我是赵娜,负责讲授这门《中国建筑史》。”
周浔打了个哈欠,又趴下了。
这些讲理论课的老师都不是他的目标。
一般来说,他们都是从大学到研究生到博士到教师这个流程走上来的。
缺乏实际设计经验不说,更不可能有自己的工作室和社会资源。
理论学者可敬,但不适合周浔。
三个室友又开始记笔记,周浔又开始玩顾晚柠散落的长发。
半节课过去,小富婆的头发如同去理发店做了拉直,越来越顺溜。
周浔觉得有些无聊了。
“哥几个,逃课去打穿越火线啊?”
“啊?”
能考进重点本科的,高中多半没逃过课,听到这个词就本能地紧张。
郭一凡是最想去网吧的,他的眼睛亮了,但没吭声。
杨明轩已经装模作样记了一整节建筑概论,现在显然演不下去了。
看他笔记就知道,已经从五种颜色的笔迹降低到两种了。
作为好学生的刘晓刚自然反对:“别了吧?听说中国建筑史挺重要的。”
“重要个屁,也就考研用得上,到时候还得重新学。”
周浔是老行家了,自己走过的弯路绝不能让兄弟再走一遍。
不逃课,还能叫上大学吗?
这时候,杨明轩和郭一凡已经被说动了。
刘晓刚在学业和兄弟情谊间纠结片刻,最终选择了后者。
其实看过三遍《士兵突击》的他,才是最想玩枪的那个。
教室不大,其实逃课并不简单,但好在他们坐在最后一排。
趁老师赵娜在黑板上画图,四个人弯下腰,悄悄往门口挪动脚步。
就在这时,赵娜忽然开口说话:
“这种屋檐形式并不过时,我们工作室做一些现代建筑时也会借鉴它的精髓……”
几个人吓了一跳,齐刷刷回头望向讲台——
还好,赵娜还背对着他们在画图。
“快走。”
杨明轩压低声音催促。
刘晓刚和郭一凡在他前面,快速挪动脚步。
“脚步轻点……”
杨明轩皱了皱眉,小心挪动脚步,却发现身后一点声音都没有。
还是老周厉害啊,一点动静都没有,果然是老手。
一两分钟后,几个人终于安全挪动到教室门外,松了口气。
起身一看,好象不太对劲。
怎么少了个人?
周浔人呢?
再往教室里一看,周浔他妈的居然端坐在座位上。
只见他两条骼膊叠在课桌上,腰杆挺得笔直,目光炯炯地盯着黑板,俨然一个三好学生。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更离谱的一幕发生了——
赵娜转过身,把粉笔往讲台一丢:“考考你们,除了这种歇山顶,还有什么形式?”
话音刚落,周浔居然第一个举手,骼膊笔直的好象电线杆子。
“最后一排这位同学,就你来回答一下吧。”
周浔起身,回答得异常流利:“老师,还有硬山、庑殿顶和悬山顶这几种形式。”
“非常好,看来预习过,请坐。”
周浔点点头坐下,暗自松了口气。
幸好走得晚。
谁能想到,一个教《中国建筑史》的老师,居然还有自己的工作室?
这就没办法了。
装个好学生,谁还不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