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很深了。
省政法委书记办公室里,依旧亮着灯。
李毅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
计算机屏幕上,那份来自易学习的加密文档,已经静静地停留了很久。
梅晓歌。
这个名字,象一颗被擦去尘土的钻石,在他的脑海中,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许久之后,李毅睁开眼。
他对着站在一旁的秘书,轻声说了一句。
“这块朴玉,也该到发光的时候了。”
秘书微微躬身,脸上带着一丝好奇。
他跟在李毅身边时间不短,很少见到老板对一个素未谋面的基层干部,给出如此高的评价。
李毅没有解释。
他只是转动椅子,面向自己的计算机。
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一个加密的文档夹被打开。
文档夹的名字,只有两个字:光明。
秘书下意识地凑近了些。
他看到,文档夹里罗列着一个个子文档。
《梅晓歌同志近五年政绩报告汇编》。
《光明县群众匿名评议调查记录(2012-2017)》。
《关于梅晓歌同志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的深度调查》。
……
一份份文档,记录得事无巨细。
从梅晓歌上任光明县县长开始,他推动的每一项小改革,他拒绝的每一次不合理批款,甚至是他妻子在哪家医院工作,儿子在哪所小学读书,都清清楚楚。
秘书的心脏,重重地跳了一下。
他瞬间明白了。
老板,早就盯上这个梅晓歌了。
在易学习发现这块“朴玉”之前,老板已经将这块玉石的里里外外,都探查得一清二楚。
这份观察,甚至可能早于丁义珍出事之前。
李毅的目光,落在一份报告上。
那是三年前的一份记录。
内容是时任京州市委书记的李达康,在一次市委会议上,对梅晓歌的点名批评。
批评的理由是:“思想僵化,不懂变通,跟不上京州大发展的步伐。”
而这次批评的直接后果,就是梅晓告本该得到的一次提拔,被无限期搁置了。
原因,仅仅是因为梅晓歌拒绝了丁义珍那个会污染大半个县水源的化工项目落地。
李毅的嘴角,勾起一抹冷意。
李达康。
你不要的石头,在我这里,却是可以奠定江山的基石。
李毅拿起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直接拨通了易学习办公室的专线。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了易学习略带疲惫,却依旧中气十足的声音。
“李书记。”
“易学习同志,这么晚了还没休息?”
李毅的语气很温和,象是在跟老朋友聊天。
“有点工作上的事,睡不着。”易学习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激动。
他以为,李毅打电话来,是要询问他查办李达康旧部的进展。
然而,李毅接下来的话,却让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刚刚看了你发来的报告。”
李毅的声音里,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赞许。
“易学习同志,你的眼光很准。”
“汉东干部队伍里,就需要多一些你这样慧眼识珠的伯乐。”
这句突如其来的夸奖,让易学习有些无所适从。
他正想谦虚几句。
李毅的声音,却陡然变得严肃起来。
“对于梅晓歌这样的好干部,我们不仅不能查,还要大力支持!”
“要给他创造最好的条件,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干事创业!”
易学习握着话筒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
他隐隐感觉到,李毅接下来要说的,才是今晚这通电话的关键。
“我要把他,树立成一个样板!”
李毅的声音,掷地有声。
“一个在汉东基层,真正推行改革的样板!”
“一个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样板!”
“我要用这个活生生的样板,去狠狠敲打那些还在混日子、不作为、乱作为的旧势力干部!”
“我要让全汉东的官员都看一看,在我的规矩里,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得到提拔!”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汉东的未来!”
一番话,象一道道惊雷,在易学习的耳边炸响。
他那颗因为常年跟腐败分子打交道而变得有些坚硬的心,在这一刻,被狠狠地触动了。
他终于彻底明白了。
李毅的手段,远不止是清洗和打击。
这位年轻的政法委书记,他的目光,始终都放在更远的地方。
他不仅仅是要摧毁一个旧的秩序。
他更要亲手创建一个全新的,属于他的秩序!
打击敌人,是为了扫清障碍。
而发掘和培养自己未来的阵营栋梁,才是在为这座大厦,打下最坚实的地基!
这一刻,易学习对李毅,才真正的心悦诚服。
那是一种下级对上级,在格局和视野上,被彻底碾压后的叹服。
“李书记,我明白了!”
易学习的声音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干劲。
“我一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
“很好。”
李毅的语气,又恢复了平静。
他象是随口下达一个微不足道的指令。
“你这次查办李达康的旧部,动静很大,京州官场人心惶惶。”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把火烧得再旺一些。”
“把所有跟光明峰项目有牵连的,尤其是那些阻碍过光明县正常发展的蛀虫,都给我连根拔起。”
李毅的语气很轻,却带着一股血腥味。
“我要让梅晓歌同志,干干净净地上任。”
“他的面前,不能有任何绊脚石。”
易学习的心脏,又是一缩。
他听懂了。
李毅这是要用雷霆手段,为梅晓歌的上位,扫清一切障碍。
“是!保证完成任务!”
挂断电话,易学习站在窗前,久久无法平静。
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被绑上了李毅的战车。
而这辆战车,正以一种他无法想象的速度和力量,碾压着汉东这片土地上的一切旧规则。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外套。
他决定,现在就去见一个人。
……
凌晨两点。
光明县招待所,一间简陋的客房里。
梅晓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不知道自己主动去纪委汇报,是对是错。
他更不知道,自己和光明县几十万百姓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咚咚咚。”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梅晓歌警觉地从床上坐起。
“谁?”
“我,易学习。”
梅晓歌的心猛地一沉,最坏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打开门。
门口站着的,正是那位不苟言笑的市纪委书记。
易学习的身后,没有带任何调查组的人。
“易书记……”
“进去说。”
易学习走进房间,直接在椅子上坐下。
他看着眼前这个眼神里充满忐忑的中年干部。
“梅晓歌同志,我问你。”
“如果,省里决定支持你的发展规划。”
“让你放开手脚去干。”
“你有没有信心,在三年之内,让光明县的财政收入,翻一番?”
梅晓歌彻底愣住了。
他以为自己会等来一副冰冷的手铐。
却没想到,等来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巨大的惊喜,让他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他的眼框,瞬间就红了。
压抑了多年的理想和抱负,在这一刻,象是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他看着易学习,重重地点了点头。
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斗。
“有!”
“只要组织信任我!”
“别说三年,我两年就有信心!”
易学习站起身,走到他的面前。
伸出手,在他的肩膀上,用力地拍了拍。
“好。”
“组织,就信任你这一次。”
这一次深夜的长谈,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个县的未来。
梅晓歌走出招待所的大门。
他抬起头,看着京州漆黑的夜空。
他知道。
汉东的天,真的要变了。
而他,和他的光明县,将成为这新时代里,第一缕刺破黑暗的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