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山稍稍思索,问道:“王老板,学校的教师资源、科研资源都好说,这学生资源又怎会有差别呢?”
张启山觉得大学内核在于教育,无论何种学生,只要学校教育能做到严进严出,总能为国家培养出优秀人才。
王文东一笑,这点上他与张启山的认识差距就是时代眼光的区别了。
“张处长,我这两天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篇有关各国人均受教育程度的文章,感觉似乎有这样的风向。您说的严进严出是当下情况,可国家既然选出一批211学校,又投入大量资源,目标之一肯定是人均受教育程度提升。”
“我猜测,过几年大学会开始扩招,日后不会再象现在这样,一个县城一年也出不了一百名能上大学的学生。说不定,高考录取率能达到百分之三十、四十,甚至超过百分之六十。”
“到那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水平也会迅速拉开差距,拥有211招牌的学校,在吸引好学生报考方面,会成为极大优势。”
听闻此言,即便张启山和李成已知大学会扩招,也无法想象录取率能超过百分之六十。
不过李成此前也有类似感受,却未像王文东今日说得这般清楚。
如今看来,211工程的实施,背后关联的科教兴国策略,确实如王文东所言,选出重点学校、扩大招生名额,每一步按他的解释都十分合理。
难道未来发展真会如王文东所说?
李成不敢确定,但王文东这几句话已给了他强烈观感。
这人对政策的敏锐度远超他预期,这样的人确实值得合作。
学校最忌惮与头脑不清的单位合作,届时若出了事,还得学校出面收拾。
王文东见三人交换眼神,心中一笑。
他有意展现自身认识,于是继续道:“其实我向学校建议开设微型育人服务站,也是为了学校未来考虑。”
“咱们现在的学生,自主择业思维仍太薄弱,引导他们去饭店打工,对转变观念有好处。”
到了九十年代,王文东对此时大学生面貌与后世的反差感受格外强烈。
毕竟刚脱离学生包分配的年代,许多学生——不光是社会人士,就连大学生自身大多认为只要大学毕业,便该是干部,从未想过自主择业。
别说现在,即便到了两千年,学生毕业卖猪肉仍能成为新闻。
若告诉这些学生:几十年后,大学生毕业前就得忙着找工作,毕业后跑外卖也并非稀奇事。只怕没人会相信。
“我觉得,接下来大学生自主择业会成为绝对主流。”
“地方上或许察觉不到,但211审核专家肯定是知道政策风向的。”
“如果别的学校还未开展引导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工作,咱们南中工业大学若先推出大学生校外勤工俭学试点,在咱们看来是小事,但在审核组眼中,或许就是学校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择业的优秀尝试。”
李成听到此处,深吸一口气,若真的像王文东说的,大学在将来要大幅扩招,不说录取率超百分之六十,即便增至百分之二三十,日后大学生自主择业也会占绝对主流。
公家的企事业单位根本无法提供那么多干部名额。
大学不扩招,二么么工程也没必要上马了。
如此推算,与211工程挂钩的,还真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
他此前只将王文东的微型育人服务站视作审核小亮点,并可听王文东这般一说,他瞬间察觉到其中妙处。
李成看向王文东,眼睛亮了起来。
这年轻人太出色了!
王文东看着也就大学毕业生的年纪,实在可惜他不在体制内部,这人若在南中工业大学内,他必定会将王文东拉进211申请工作组。
李成想到此处,摇一摇头,脸上露出笑容道:“王老板,大学可以考虑与你合作。”
“你说说这个微型育人服务站的具体操作细节的想法吧。”
王文东闻言松了口气。
他早判断这微型育人服务站多半能引起学校注意,可这两天还是多少担心学校不识货。
此刻悬着的心落下,王文东将早已拟好的操作细节详详细细告知李成三人。
开设宣传角、搭建便民服务台,这些其实也就是在店里搞两张桌子的事,对小店而言较为简单。
而需学校配合的:一是在校内为王文东的店宣传;二是审核炸炸店推出的惠学套餐;三是帮小店招几名勤工俭学的学生。
王文东的小店已基本步入正轨,不光是他需要慢慢抽身,廖鹏、李君莉也累得够呛。
生意再挣钱,也没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站班的道理。
按这几天的工作量算,这家炸炸店若生意红火、王文东至少得再招三人,与廖鹏、李君莉配合营业才能正常坐下来。
甚至店铺后续扩张,届时还需招更多人。
但至少三个勤工俭学岗位是必不可少的。
李成听了连连点头,让阎洪记录下王文东所说内容,打算明日直接带到会上,与工作组其他同志商量。
见李成瞟了一眼墙上的挂钟,王文东看看时间也九点多了,知道李成他们肯定要返回河西大学城去,立刻起身道:
“我去帮你们叫车。”
李成他们是没开车来的。
王文东叫车不算是啥贿赂,不过着实也要点钱。
这年头星城市面上普通的面的,随喊随停,人称“踩一脚”。
但是档次不太高,而且这半夜想叫还叫不着。
李成他们正常情况得踩单车回河西去。
累出一身汗不说,半夜骑车过大桥也比较危险。
而喜福来大酒店的礼宾部,有的士公司的电话。
给客人安排的士,也是此时酒店的服务之一。
王文东去跟苏小丽说了一声,很快,苏小丽便告诉王文东车订好了,还拿了份帐单来。
此时星城的高档的士公司,夜间起步价就是七块钱,起步价包含2公里车程,若是增加车程接下去每公里一块。
从喜福来到河西,因为在大学城那里接不到什么课,所以回来还得收一笔五元的调度费。
稍稍一算,光是半夜打这么一趟车,就能打出普通人一天的工资去。
但对王文东来说,这消费还是负担得起的,直接签了单。
不到五分钟,一辆亮着蓝灯的丰田皇冠便开到了酒店门口。
司机穿个小马甲,戴个平顶帽,手上还套着两只白手套,看着跟电视里的外国门童似的。
摇落车窗,用一口塑料普通话问:“请问李先生、张先生和阎先生在吗?”
“我是鸿程的士公司的司机,编号xxxx。”
王文东送三人上车,李成笑道:“王老板,你这个建议非常有价值。”
算是给王文东透了透让他安心的口风。
王文东忙道:“感谢李校长。”
关上车门,看着的士远去,王文东心里也松了口气:这事儿总算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