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泰顺冷哼一声,道:“敢做不敢认是吧?”
他大步走到上什的操作台前,想拿这卤味做反面典型,教大家什么是好卤味。
“不说话,想用口味让我服气?”
陈泰顺抬头便喊道:“荷王、砧王、水台组长,都过来!”
几个组长立刻上前。
陈泰顺打开王文东装卤味的袋子,“我不管这卤味是你们哪个的亲戚做的,粤菜的烧卤水平可是很高的,论口味,你这亲戚的卤味水平够吗?”
然而刚一开袋,他的鼻子就动了动。
喜福来酒店的打荷组长、切配组长,包括上什的陈迪,也都下意识耸了耸鼻子。
作为能在酒店做到这个职位的人,他们都是技术不错的专业厨师,对香料的使用自有心得,王文东这卤味的香气,一下就让几人觉得不一般。
陈泰顺也不骂人了,微微疑惑——不同的卤味在顾客口中可能只是觉得好吃,但在专业厨师眼里,其中的调香水平,却是一鼻子就能闻出来。
王文东这代卤鸭脖的水平就明显非常高。
星城本地的传统卤味和广式卤味一脉相承,都是香卤风格;可这卤鸭脖及其他鸭货的卤料风格却是另一派,专业来说叫“红油辣卤”。
红油辣卤在湖南湖北一代运用很广泛,但能用到这种水平的,着实不多。
陈泰顺不禁疑惑:星城还有这么厉害的做红油辣卤的厨师?
他这才收起骑士之心,仔细端详塑料袋里的卤味——就见塑料袋里里面放着七八根鸭脖、几个鸭头,还有些鸭舌、鸭肫之类的东西。
“卤鸭脖”这个菜品,在此时根本没有专门出线。
看到这鸭货的品类,陈泰顺又是一阵诧异:“这哪家送来的?”
“鸭脖子、鸭头、鸭下巴这些东西,还专门切出来卖?”
“这是你们本地的烹饪风格吗?”
陈迪也以为王文东送的会是卤鸡腿、卤猪蹄之类的常规卤味,哪想到送来的是一包鸭下水,他也是本地厨房名家出身,带艺学厨,从湘菜转的粤菜。
摇摇头,道:“是本地辣卤的风味,但是专做卤鸭脖的辣卤,我也没听过。”
“这倒奇怪了。拿套餐具来!”陈泰顺让学徒工拿过碗筷,夹起一根卤鸭脖仔细端详。
他发现这包鸭下水的卖相着实不错——色泽金黄油亮,肉质紧实。
这层鸭脖表面的油光很自然,不是卤好之后刷的香油,而是卤制后风干,因为火候恰到好处,于是表皮上那层鸭肉自己析出油来。
这是卤水调得好、卤制时间极为准确才能的效果。
陈泰顺越发好奇,将鸭脖夹得更靠近,鸭脖一靠近鼻端,那股卤香气更浓烈了。
虽然陈泰顺没吃过这种卤味,但他也同意陈迪的判断,这卤鸭脖的流派绝对是湘菜风格——所谓湘菜粤菜指的其实是“菜派”,也就是一地口味风格的集合,不是某一道菜,或某几种做法,而是一种风味。
比如同样是改开后通过冷链运输进入内地的剥皮鱼,内地各家厨师都是第一次接触到,而湖南厨师就将剥皮鱼做成黄焖剥皮鱼,川菜厨师则做成香辣耗儿鱼和火锅。
这就是根据本地菜派的口味处理食材:每一种食物根据其口感特质的不同,结合上各地特有的食客口味,采取映射的烹饪做法,以至于同样的食物放到不同流派的厨师手里,做出的风味完全不同。
王文东的卤鸭脖,哪怕陈泰顺从没见过,也能品出其属于湘菜“味浓色厚”的风格。
陈泰顺闻过之后立刻作出判断:“做这卤鸭脖的人有点东西啊!”
到星城后,陈泰顺碰见的湘菜名家也不少了,可其中能把卤味卖相做成这样的,仅此一个。
他越发心生好奇,立刻把鸭脖放到嘴边,扯了一口肉下来。
细嫩散丝的鸭肉入口,稍稍咀嚼,最开始的口感极有嚼劲,咀嚼一下之后立刻肉烂化渣,卤香、鲜香和纯辣的滋味顿时在陈泰顺口中散开。
伴随着鸭脖韧中带嫩的口感,陈泰顺原本闭着的眼睛一下睁了开来。
“好味哦……这味道怎么做出来的!”
王文东这包卤味虽然没怎么精致切配、摆盘,但论技术,已经胜过了整个喜福来后厨所有做卤味的厨师!
就算是陈泰顺自己调汤做卤,也比不上这个水平!
陈泰顺立刻转头问陈迪,道:“这菜是谁做的?”
陈迪哪知道王文东的名字,连忙回忆,半晌才道:“他说留了个电话和地址。”
陈泰顺拎起塑料袋,果然在袋子下面压着一张手写的小纸条,上面写着王文东卤味店的地址:电机厂宿舍区——离喜福来也就一条街的距离。
陈泰顺更加好奇:
他原本以为王文东是走关系进来的,可现在尝过卤味,觉得这卤味完全够得上在酒店卖的水平。
电机厂附近没有什么老店子呀。
这么好的师傅,难道只是在电机厂门口开小店呢?
陈泰顺想到这里立刻把小纸条折了折放进口袋中,打算过两天去看看。
他脾气火爆,但也惜才——这人的卤味水平如果能一直这么高,从他店里进卤味来喜福来卖,不失为是个好选择。
……
王文东午觉醒来时,王红娟已经回家做好了午饭,她扒了两口之后也没午休,就跑回王文东的小店帮忙。
下午姐弟俩一起去星城羽绒厂进货。
明天各家饭店订的卤鸭脖量已经超过二十斤,加之张小满那里的七十几斤,再加之他打算明天再去推广一波,今天至少得进一百八十斤鲜鸭脖。
光是星城羽绒厂的鸭脖已经不够了,所以王文东在星城羽绒厂进了一批货后,又去其他几家私人羽绒厂问了问。
听说王文东要鸭脖、鸭架这些东西,那些私人羽绒厂的老板十分热情——这些鸭下水他自己往外卖还得搭运费,根本不挣钱,卖给王文东既能处理掉麻烦,又有收入,何乐不为?
王文东便挑了其中一家比较干净的羽绒厂,拿了五十斤货。
进完货后,两人协作,只用了两个多钟头就把鸭货处理干净——王红娟做这些活比张小满快多了。
王文东开汤卤制,忙活到六点多钟,第一锅卤鸭脖就捞出来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