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时间,鬼子倭岛南部已尽数被华夏远征军征服。
焦土千里,尸骸枕藉,超过一千五百万鬼子军民在“玉碎”的疯狂下, 化为灰烬。
如今,方和终于带着八路军来到了鬼子的心脏,倭京。
方和的前线指挥部设立在倭京以南数十公里的一处高地上。
从这里望去,远方那座巨大的城市轮廓在硝烟中若隐若现。
城市周围,肉眼可见无数土木工事、反坦克壕、铁丝网层层叠叠,构成了环绕倭京的最终防御圈。
“总司令,各部已按计划完成对倭京的外围合围。”
“初步侦察显示,倭军在外围各个卫星城镇、制高点、交通枢纽均构筑了坚固据点,兵力雄厚,且充斥着大量被武装的平民。”
参谋长指着巨大的沙盘汇报,上面插满了代表鬼子防御密度的红色标记。
方和的目光冷峻如铁。
“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顽抗到底了!”
“命令各部,按预定方案,先扫清外围,拔掉这些钉子!”
“记住,我们不赶时间,要的是彻底地清除,为最终攻城减少任何可能的代价。”
命令下达之后,倭京外围的战斗开始了。
位于倭京北面的埼玉地区,是通往首都的重要门户。
鬼子一个精锐师团并大量臣民敢死队死守于此。
他们利用丘陵和城镇,构筑了纵横交错的坑道体系和交叉火力网。
八路军在坦克掩护下发起冲击,立刻遭到了密集的火力打击,包括来自隐藏炮位的直射和无处不在的自杀式攻击。
“他娘的,小鬼子跟咱们玩地道战呢?”
“呼叫炮火!给老子把那个山头犁一遍!火箭炮覆盖!”
刹那间,重炮群和“喀秋莎”火箭炮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怒吼,将鬼子表面阵地炸得面目全非。
然而,炮火一停,鬼子的机枪又从坑道口和废墟中冒了出来。
战斗变成了残酷的拉锯。
八路军不得不投入大量步兵,在喷火器、火箭炮和工兵铲的配合下,一个坑道一个坑道地清剿。
火焰喷射器将躲藏的鬼子烧成焦炭,火箭炮清除掩体。
许多时候,双方士兵在狭窄的坑道内爆发惨烈的白刃战,鲜血浸透了泥土。
经过五天的血战,埼玉主要据点才被攻克,鬼子守军几乎全员“玉碎”,至少死了十八万人。
八路军也付出了三千多人的代价,战斗十分惨烈。
倭京的咽喉,重要军港横滨。
此刻已经化作了炼狱。
鬼子在这里部署了大量海军陆战队和岸防炮,企图阻止八路军从海上侧击倭京。
华夏海军舰队在远处游弋,用舰炮对岸防工事进行精准拔点。
与此同时,登陆部队在强大的海空火力掩护下,强行登陆港口区域。
“轰隆隆!”
炮火连天,整个港口化作一片火海。
不过鬼子的岸炮终究是抵挡不住八路军的舰炮,最终八路军顺利登陆,而后向港口深处突进。
惨烈的巷战,开始了。
鬼子利用仓库、码头设施进行抵抗,甚至引爆了油库,制造火海阻滞八路军推进。
八路军则同样以牙还牙,对顽固抵抗的街区呼叫舰炮和轰炸机投掷燃烧弹,整片港区陷入一片火海,日夜燃烧不熄。
最终,横滨港在双方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下化为废墟,守军覆灭。
在倭京东面的千叶地区,鬼子动员了数量惊人的敢死队,试图以人海战术淹没八路军。
成千上万手持简陋武器、甚至农具的平民,在少数军官和宪兵的驱赶下,如同潮水般涌向华夏军的防线。
面对这绝望而疯狂的人海,八路军们没有丝毫心软,疯狂的扣动扳机。
机枪、自动步枪、冲锋枪组成的密集火网,如同死神的镰刀,成片地收割着生命。
坦克履带碾压过层层叠叠的尸体,场面宛如地狱。
这些被军国主义思想绑架的平民,他们的“玉碎”没有换来任何战果,只留下了漫山遍野的尸骸。
类似的战斗在倭京外围的每一个据点,每一个城镇上演。
栃木、茨城、神奈川,每一处都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
鬼子展现了其疯狂的战斗意志,但在八路军绝对的火力优势面前,这些抵抗如同投入洪流的顽石,翻不起任何浪花。
经过近一个月的残酷清剿,倭京外围的主要据点相继被拔除,通往倭京市区的道路被彻底打开。
代价是,路上数不清的累累白骨和尸体。
数百万鬼子拼命惨死,方和甚至在鬼子的神奈川地区,筑起了京观。
外围屏障的丧失,并未让倭京城内的鬼子高层清醒。
相反,他们更加狂热地准备着最后的“首都决战”。
根据侦察和情报汇总,倭京城内,聚集了鬼子最后残存的兵力,总兵力骇人听闻地达到了三百万。
其中只有十万正规军,其他的全都是动员起来的农民。
裕仁天皇及其核心班底,早已转移到深藏于地下的坚固掩体。
阿南惟几等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则叫嚣着一亿总玉碎,始于倭京!
鬼子们计划利用倭京密集的街巷、高大的混凝土建筑和复杂的地下系统,与八路军进行最残酷的巷战,哪怕将这座千年古都连同数百万市民一起毁灭。
方和得到消息之后,脸色木然。
这些小鬼子,是真的在找死。
“召集所有团级以上的将领开会!”
很快,高级将领陆续全都赶到了指挥所。
“诸位,倭京,就在眼前。”
“里面有三百多万武装到牙齿,决心死战的敌人,还有数量不明的被挟持的平民。”
“我们不能拿我们自己战士的性命,来往里面填。”
“老方,你打算怎么干?”
“很简单,我要用一种更彻底、更快速,但也更残酷的方式,结束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