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窈回去的路上还在想胡晓琴的那个笑,象是带着隐秘的快意,又似乎有着癫狂,她不知道是冲着谁,严川?戴秋澜?
她在严川说准备回去时故意提起了那个“彦舟”,就是想让严川留下来?
严至简对胡晓琴母子的厌恶,以及双胞胎对她们母子的不喜,是因为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吗?
舒窈想不通,她纠结着,要不要把这事儿告诉戴秋澜。
但她又害怕自己在中间乱搅和影响了严家夫妻的感情。
舒窈心里有事,没有注意到身后拐角处半空中若隐若现的猩红。
“就是她?”
矮个子男人黏腻的目光在舒窈身上打了个转,嘴角扯出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嘴里叼着湿哒哒的烟头,舌头舔着唇,手指不安分地捻着裤缝,猥琐又油腻。
“怎么样?满意吗?”
高个子的男人低头对上他油得贴住头皮的乱发,嫌弃地扭过头,拉开距离,
“盘正条顺,年轻好生养,是咱们这小地方不可多得的极品。”
“满意是满意,但你也知道,我们不做有风险的活,宁愿要些普通没依仗的女人,也不要背后一堆麻烦事的,这娘们是什么来头你弄清楚了吗?”
矮个子吸了口烟,明明灭灭的火星照亮了那双闪着精明的眼睛。
“没什么大背景,一个人带着个孩子跟人合住,没见过家里的男人,有几个乡下亲戚,虽然是从京都来的,但之前也就是普通的车间女工,”
“要说有什么了不得的关系,她倒是跟一个小公安比较熟悉。”
“小公安?”
矮个子轻嗤,
“小公安算什么。”
“不过她有孩子?有孩子可就不值钱了。”
“是比不上黄花大闺女,可这也说明她能生儿子啊。”
高个子急忙解释。
矮个子摸了摸下巴,眼里闪过淫邪的光,他活了这么大,还没搞过这么正的婆娘,不是大闺女好啊,卖出去之前还能让兄弟们爽一把。
“行,我回去跟老大说一声,要是成了,好处少不了你的。”
矮个子拍着高个的胸脯。
中秋节过后,舒窈正式进入研发组,负责木薯糖水项目,因为这是糖水品类中第一个半成品性质的产品,技术科、生产科包括糖水车间主任以及厂办成员为此专门开了几个会议,
争论点主要在于这种半成品的糖水形式太过新颖,害怕不符合群众须求。
虽然如今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不存在广泛意义上的滞销,但如果产品不符合民意,也照样会存在堆积情况。
“各位,我还是那个态度,不赞成木薯糖水的生产,”
供销科科长神情激动,
“是,木薯糖水成本低,还能带动糖水车间冬天的用工率,但是咱们也不能看眼前这些好处啊,”
“我还从来没见过需要买回去再加工的糖水罐头,不能直接吃,这还叫罐头吗?”
“一旦生产出来,没有群众购买,那就是极大的浪费。”
“不行不行。”
他连连摇头,打死不同意。
这也正是厂领导们担心的问题,半成品糖水前所未有,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新品种上市后的反应。
吴正国没开口,他看向舒窈,想看她如何解决。
舒窈看着工作本上这些天开会的记录,总结着开口,
“木薯糖水的口味、工艺成本、包括原材料供应方面,大家都没有意见,唯一有质疑的点在于糖水有即食性,而木薯大满贯没有,”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想法。”
舒窈抬起了头,
“如果我们不把木薯大满贯归类于糖水种类呢?”
“不是糖水,它还能是什么?”
魏天河发问。
“便利的速食品,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进行简单烹饪的甜品,虽然确实不如开盖即食的罐头便捷,但它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多与少选择性往里面添加适量的水和其他食物,比如小圆子、竽头、红薯……”
“保证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能分到一碗。”
这是水果罐头没有的优势。
“它可以有一个具有意义的名字,比如全家福。”
“全家福?好名字!”
吴正国击掌,
“比大满贯好听。”
“老杜,你觉得呢?大冬天的谁不想喝一碗热乎的?这寓意还好,全家福全家福,喝一碗全家都有福!”
他问供销科科长。
杜科长点点头,
“这样讲的话,合理多了。”
厂内讨论完毕,又将新产品拿到了轻工业局,最终由工业局下达了生产计划,木薯糖水正式进入生产。
十月中旬,舒窈趁周日放假又回了一趟舒庄大队,
国庆回来后,她同周卫国咨询过舒胜利夫妻的生育问题,他去县医院调了二人的病历,给出的建议也是去大城市看一看。
正好过几天秋收结束,有一段时间的空闲,两人可以趁这个时间去一趟京市。
秋收农忙,队员们几乎全家出动,就连早中饭,都是在田里将就着解决,
舒窈在地里找到了舒振华,看见舒窈,他满脸惊喜,
“么么儿回来了?孩子呢?没一起回来?”
“大爷爷,我等会儿就回去了,没带他。”
“走,去家里。”
舒振华丢下手里的活儿,拉着舒窈要往回走。
“大爷爷,你忙,我回来跟你说个事就走了。”
舒窈没动。
“么么儿,大爷爷也有个事,想让你帮忙拿拿主意。”
舒振华没听她的,大步往前走,舒窈只好跟上。
“种植蘑菇?”
听到舒振华问的事,舒窈挠了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