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得让李婶子白费口水了,
舒窈站在云山县第一食品酿造厂的大门前默默地想,
食品研发员的岗位,她势必要去冲一冲的,与王建设,肯定会有交集。
“同志,你找谁啊?”
站的时间太久,门口保卫室里的大伯都忍不住探头出来询问。
舒窈弯眉,笑得乖乖巧巧,她向来知道怎么讨人喜欢,
“大伯,我是京市过来支持云山县食品厂的舒窈,今天过来报到。”
“是舒同志啊!”
守门的大伯一拍脑袋,
“我知道我知道,人事科夏科长特意和我提过,让我看到您通知他们人事科,您可是京市来的骨干啊!”
“我姓许,大家都管我叫老许!”
老许满面笑容地伸出手。
“骨干不敢当,我也只是一个小小的车间工人而已。”
舒窈抬手回握。
“舒同志谦虚了,您在京市食品厂,见识肯定比我们广。”
“舒同志,这会儿还早,厂领导们还没上班,要不,您先在我这儿坐会儿?”
舒窈求之不得,她提前过来,就是想先了解了解厂内的情况。
“老许同志,我初来乍到,对咱们食品厂也不是很了解,麻烦你给多讲讲。”
舒窈推过去一包劳动牌香烟。
老许难耐地搓了搓手指,喜笑颜开:
“好说,好说,我老许在这儿有八九年了,不是我吹,厂子里的事没什么能逃过我的耳朵。”
两支烟的功夫,足够老许将厂子大致介绍一遍,
上上下下有哪些主要领导,性格怎么样,厂子里有哪些生产车间,主要生产哪些产品,又有哪些是销量好、能卖到省城的,哪些只能在云山本地进行售卖。
“哎,没落喽,要是白师傅还在,咱们厂做出来的甜糕,哪能比不过外头来的饼干!”
老许摇头晃脑,很是惋惜的模样。
舒窈眉心一动,再次替老许点上一支烟,
“老许同志,这怎么说?我怎么听说技术科有位王研发员,专门管糕点研发工作,听说现在县里最受欢迎的玉珍糕就是他研发出来的。”
“呵,”
老许接过香烟,放进嘴里猛吸一口:
“玉珍糕可不是他研究出来的,拿着白师傅的方子,却没有白师傅的手艺,照虎画猫。”
“这味道,比白师傅当年做出来的差远啦!”
“现在的年轻人啊,没口福!”
他眯着眼睛,象是在回味当年的味道。
“呦,魏厂长来了。”
老许掐灭香烟,探头喊着:
“魏厂长,魏厂长!”
骑着二八大杠,穿着白衫黑裤,提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停下自行车,挥手打招呼:
“老许,早啊。”
“哎,厂长,您早。”
老许乐呵呵点了个头,
“厂长,这位是从京市食品厂过来的舒同志,今天过来报到。”
“舒同志……”
魏天河露出了然的表情,
“舒同志,你好啊。”
“舒同志来得挺早,”他看了眼手表,笑着说:
“走,我带你进去。”
魏天河落车,推着自行车陪舒窈一同往里走。
“舒同志很年轻啊,听说之前是在京市食品厂的糖水车间工作?”
“是,糖水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
糖水车间的女工,实在算不上什么好的工作经验,但和老许聊过天的舒窈丝毫不慌。
果然,魏天河丝毫没有嫌弃,反而谦虚开口:
“舒同志,我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京市食品厂做出来的糖水罐头里面的果肉软而不烂,像黄桃这种偏脆的水果,甚至还能保留起脆嫩的口感,”
“但我们车间做出来的,汁水浑浊、果肉软烂,柑橘类的罐头还能尝出些许苦味。”
“不怕舒同志笑话,京市食品厂供应过来的罐头一上架就能被抢空,而我们的罐头,别说往远处卖了,就连给本厂的工人的做福利,大伙儿都不太乐意。”
这道题舒窈还真能说出一点道道。
水果罐头,那是真不难做,甚至可以家庭自制,但要做得好,里面也很有些讲究。
“魏厂长,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点,水果必须要选好,比如您刚刚提到的黄桃罐头,一定要选择八至九分熟的,脆硬不软塌,运输距离远的,选择七至八分熟最好,运输距离近的,可以放宽到偏向九分熟,”
“第二点,在处理水果时,要预先除去涩感,不同种类的水果处理的方式也不相同,有时候,仅靠沸水轻烫是没有用的,”
“第三点,火候与时间,火候和焖煮的时间掌握好了,水果就能避免软烂,”
“第四点,糖液的配比,纯蔗糖糖液过于齁甜,可以按照水果甜度配比混合糖,例如柑橘罐头,可以采用七分蔗糖三分葡萄糖,以此降低甜腻感,”
“另外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在煮的时候加一小撮盐,能柔和甜味,突出水果本身的香味,”
“又比如在关火后往罐头里挤少许柠檬汁,可以提升清爽感……”
魏天明听舒窈说了一大通,象是醍醐灌顶一般:
“怪道京市食品厂生产的罐头连外宾都夸赞,要不是舒同志解惑,我还真不知道这里面有这么多小细节。”
为了创造外汇,许多食品厂都在工业部派发的任务下建造了糖水车间,但质量参差不齐,这些年,也有省城的技术员下来各地进行指导,可都没有这位舒同志讲得切实透彻。
如果他们厂能生产出与京市食品厂质量相当的水果罐头,说不定就能走出云山县、走出云城、甚至走出国门。
他和马厂长就再也不用在轻工业局的会议上被劈头盖脸的骂了!
想想,魏天河恨不得给自己掬一把辛酸泪。
来支持的同志是有真材实料的,不是假把式,魏天河很高兴,
他直接把舒窈带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舒同志,你坐。”
舒窈明显感觉到,魏厂长对自己的态度比一开始热切了许多,
“舒同志,你喝茶。”
舒窈连忙起身接过:
“谢谢厂长。”
“舒同志,等会儿还得麻烦你去一趟车间,给车间工人们指导指导。”
魏天河想看看,这位舒同志到底是只有嘴上功夫,还是真能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