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章 驸马,你会支持我的对吧!
宁帝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案,发出沉闷的声响。殿内的烛火摇曳,映照着他阴晴不定的面容。
他还是担心北疆方面的动静,毕竟现在的大宁是不可能两线作战的,而且北疆的百万大军由何人统领,这才是大问题。
“老国公还是忠于陛下的。”董叔智劝道。
“他还能支撑多长时间呢?他们到底是一家人。”宁帝面色阴沉。
当他知道赵穆成就陆地神仙的时候,就知道,对方肯定不是通过赵氏先祖而启灵的,也就是意味着对方根本不在乎赵氏和杨氏之间的盟约。
如此一来,对方根本不值得信任。
“哼!”
他想到南阳公主的话,什么专注于武道?只要自己足够的强大,这江山由自己坐,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初的杨氏先祖不就是如此吗?
天子者,实力强大者为之。
“不如让老臣去劝说公主,相信公主和驸马情深,这点事情还是会答应的。”董叔智轻笑道。
宁帝点点头,说道:“只要她答应,朕就册封她为镇国长公主,参与朝政。”
他知道南阳公主想要得到什么东西。
御花园的秋色正浓,金菊在风中摇曳,南阳公主倚在朱漆栏杆上,手指无意识地抚过微微隆起的小腹。四个月的身孕尚不明显,但那抹温热的存在感却时刻提醒着她——这是她和赵穆的血脉。
身后传来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南阳没有回头,只是将掌心贴紧腹部,仿佛这样就能护住腹中的小生命。
董叔智缓步走到她身侧,紫檀木手杖在青石板上发出规律的轻响。公主气色不佳,可是昨夜未曾安眠?"
董叔智的目光在她腹部短暂停留,又迅速移开。须,指向不远处的凉亭:"老朽腿脚不便,不知公主可否赏脸,陪老臣到亭中一叙?"
亭中石桌上已备好茶点,一壶君山银针正冒着袅袅热气。南阳注意到茶盏是成对的青瓷,釉面细腻如脂——这是她幼时最爱的款式。
南阳接过茶盏,指尖感受到恰到好处的温度。舒展的叶片,忽然笑了:"太傅有话不妨直说。这般迂回,倒不像您的风格。"
南阳的手指微微一颤,茶水在杯中荡起细微的涟漪。她抬头时,眼中已恢复平静,静静的望着对方,幽幽的说道:"条件呢?"
凉亭外,一片枫叶打着旋儿落在石桌上,艳红如血。南阳盯着那片叶子,这让她想到了自己。她心中一阵冷笑。
宁帝还是想知道赵穆的秘密。
董叔智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堆叠如菊:"公主何必自欺?老臣看着您长大,您眼中有与先帝如出一辙的野心。更何况,当初陛下将您许给赵家,不正是为了今日?"
南阳的指甲陷入掌心。她想起十二岁那年,父皇带她登上太极殿的台阶,指着龙椅说道:"南阳,这位置本该是你的,可惜你是女儿身!"
待董叔智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南阳终于松开紧握的拳头,掌心四个月牙形的血痕赫然在目。她低头看着自己的腹部。
这是自己和赵穆的结晶!
夕阳西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宫墙上。她记得每个杨氏女子出嫁的时候,皇帝都会告诫对方:"杨氏女子,当以社稷为重。"
自己出嫁之时,也不例外!
南阳抬手抚过冰冷的石刻,忽然轻笑出声。她转向南方,仿佛能看见赵穆正在征战疆场的模样。
“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不,都是为了我们的将来,我若是为女帝,我们的儿子将来也是皇帝。”
南阳公主自言自语道。
南阳公主独自站在御花园的假山旁,指尖摩挲着袖中暗藏的玉簪。
她已经做出了决定,哪怕这个决定会对赵穆不利,但她认为从长远角度出发,赵穆做点牺牲是非常划算的。
南阳公主收回思绪,低声说道:“青鸾,你说驸马会支持我的,对吧!”
青鸾迟疑了一阵,才说道:“殿下,属下认为这件事情应该和驸马商议一番,驸马,毕竟是陆地神仙。”
南阳公主听了点点头,面色平静,并没有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