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洪武朝的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正在为了如何“跨时空挖墙脚”而绞尽脑汁,甚至不惜“大义灭亲”的时候。
一百五十七年后的大明京城。
气氛却变得异常的古怪。
土木堡大胜的那股子冲天的喜悦还在大街小巷发酵升温。
无数的百姓,依旧沉浸在那种劫后馀生的巨大的,狂欢之中。
逢人便,唾沫横飞地,吹嘘着他们是如何通过“天幕”亲眼见证了那场神迹一般的惊天大胜!
然而在这普天同庆的喜悦的氛围之下。
一股更加诡异的也更加暗流涌动的情绪。
却开始,在京城之内悄然,蔓延。
——那就是刚刚才被天幕“全球直播”的“靖难之役”!
以及那个在“靖难”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角色的“劝进第一功臣”——思汗!
“我操!你们看了吗?!天幕,又爆大料了!”
“看了!看了!吓死我了!原来,当年太宗成祖皇帝之所以起兵‘靖难’竟然是,思汗公在背后撺掇的?!”
“我的妈呀!这胆子也太大了吧?!那可是谋朝纂位啊!”
“什么叫谋朝纂位!你懂个屁!”一个看起来象是读过几天书的说书先生猛地一拍惊堂木唾沫横飞地反驳道“天幕上不是说了吗?!那叫‘清君侧奉天靖难’!”
“是那个建文皇帝他得位不正!是他先不顾叔侄之情对燕王赶尽杀绝的!”
“思汗公那叫,顺天应人!是拨乱反正!是为我大明重新选择了一位真正的英明之主啊!”
“对!对对!就是这个理儿!”旁边一个卖炊饼的汉子也跟着激动地一挥拳头“你们想啊!要是没有太宗皇帝哪来的‘永乐盛世’?哪来的‘仁宣之-治’?!”
“这么说来思汗公当年那岂不是又立了一件天大的功劳?”
“那可不!思汗公简直就是我们大明朝的守护神啊!他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站出来为我们大明选择最正确的道路!”
一时间。
整个京城的舆论在经历过短暂的震惊和混乱之后。
竟然非常诡异地达成了一个共识。
——思汗公当年蛊惑燕王造反那不叫谋逆!
——那叫,拨乱反正!是,大功一件!
而现在呢?
现在,那个只知道宠信阉货还,差点把大明朝的家底,都给送光的“大明战神”朱祁镇。
跟当年那个只会听信腐儒之言瞎搞“削藩”的建文皇帝比起来。
简直,就是一丘之貉!
不!甚至,犹有过之!
那么既然思汗公当年能辅佐太宗皇帝“拨乱反正”一次。
那现在他再一次站出来把那个不成器的昏君给软禁起来自己“监国”。
那,是不是也叫理所当然?
当,这个充满了“造反有理”气息的恐怖的念头在所有京城百姓的心中生根发芽的时候。
那个还被,软禁在南宫之内本就已经沦为了“全城笑柄”的,太上皇朱祁镇。
他在百姓们心中的地位也,瞬间就从一个“失德的昏君”。
彻底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
多馀的。
障碍!
一个阻碍了,思汗公带领大明走向,下一个更伟大的盛世的绊脚石!
……
而这些充满了“大逆不道”气息的风言风语。
自然也一字不漏地传进了那高大而又冰冷的南宫之内。
传进了那个本就,已经精神崩溃彻底自闭的,朱祁镇的,耳朵里。
“障……障碍?”
“绊脚石?”
朱祁镇听着那个,被他花重金收买的小太监从宫外带回来的,“最新舆论”。
他那双本已黯淡无光的如同死鱼一般的眼睛里。
瞬间就重新燃-烧起了,两团名为“怨毒”和“恐惧”的黑色的火焰!
他不怕别人骂他。
骂他昏君也好废物也罢。
他都可以不在乎。
可他怕!
他怕自己变成一个多馀的没用的障碍!
因为他很清楚。
对于一个像思汗那样的,铁血权臣来说。
当一块“绊脚石”,挡在了他那,轰轰烈烈的“改革车轮”之前的时候。
他会怎么做?
他只会毫不尤豫地,一脚油门踩到底!
然后,将这块不知死活的“绊脚石”给碾得粉身碎骨!
——他会杀了自己!
——那个老不死的东西他真的,会杀了自己!
一股前所未有的死亡的恐惧!
如同一只无形的冰冷的大手!
死死地攥住了朱祁镇的心脏!
也彻底地,击碎了他那最后一丝可怜的“自闭”和“颓废”!
不!
不能再等了!
不能再这么,坐以待毙了!
再等下去等待自己的就只有一杯毒酒或者三尺白绫!
他要自救!
他必须自救!
朱祁镇那早已因为多年的养尊-处优而变得肥胖而苍白的脸。
在这一刻因为极度的恐惧和不甘而变得扭曲狰狞!
他死死地咬住了,自己的嘴唇!
直到那咸腥的,血腥味在他的口腔里弥漫开来!
他,才用一种如同从九幽地狱之下传来的嘶哑的仿佛淬了毒一般的声音。
对着那个跪在他面前瑟瑟发抖的小太监缓缓地说道。
“去。”
“告诉英国公和成国公他们。”
“就说朕想他们了。”
“还有。”
他顿了顿那双燃烧着黑色火焰的眼睛里闪过了一丝极其阴狠的光芒!
“去,联系朕的母后。”
“孙太后!”
“告诉她她那苦命的孩儿快要,被人给逼死了!”
“让她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救朕!”
他知道。
自己现在唯一的翻盘的希望。
就是他那个同样对思汗心怀不满的母亲!
和那些同样被思汗打压得,抬不起头来的旧勋贵和外戚!
只要能,将这些人都重新团结在,自己的身边!
那他就还有最后一搏的机会!
“是……是!奴才遵命!”那个小太监看着他那如同恶鬼一般的狰狞面孔吓得是,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