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献俘。
一场堪称大明立国以来最血腥也最大快人心的“世纪审判”。
彻底地将思汗的个人威望推向了一个前无古人,甚至,也可能后无来者的巅峰!
如今的京城。
上至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
下至,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
所有人的心里都只剩下了一个共识。
——那个叫“朱祁镇”的皇帝是谁?不认识。
——我们只认那个,能为民除害力挽狂澜的思汗公!
可以说。
此刻的思汗虽然没有皇帝之名。
但,其权势其威望其在军民百姓心中的地位。
早已远远地,超越了那个还被“静养”在南宫之内的名义上的天子!
然而……思汗自己却很清楚。
光有“威望”是不够的。
想要真正地掌控这艘即将触礁沉没的帝国巨轮。
想要打赢那场足以决定,大明未来百年国运的卫国战争。
他还缺少一样最关键的东西。
——一个名正言顺的大义名分!
一个足以让他将所有权力都名正言顺地攥在自己手里的官方认证!
于是。
就在“午门献俘”的第二天。
金銮殿内。
思汗再一次召集了所有在京的三品以上的内核官员。
召开了一场,没有皇帝参加的“内阁扩大会议”。
……
金銮殿内气氛有些诡异。
龙椅是空的。
那个曾经,像征着至高无上皇权的位置此刻,就那么,空荡荡地,摆在那里。
显得有些刺眼。
而大殿之下。
文武百官,分列两旁。
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和期待。
他们都隐隐地猜到了。
今天这位,已经,事实上的“无冕之王”将他们全都召集到这里。
所为何事。
就在这压抑得近乎于凝固的寂静之中。
那个枯瘦的却又仿佛比神明还要伟岸的身影。
缓缓地走到了那空无一人的御座之下。
他没有坐上去。
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然后缓缓地转过身。
用一种,如同古井之水般平静无波的眼神缓缓地扫过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看到了于谦那张,充满了狂热和崇拜的脸。
他看到了英国公张辅那张充满了,敬畏和期待的脸。
他也看到了那些曾经,摇摆不定此刻却早已被他那雷霆手段给彻底驯服的中间派官员们那充满了顺从和恐惧的脸。
很好。
思汗的心里轻轻地点了点头。
火候,差不多了。
是时候收网了。
他缓缓地开口了。
声音依旧是那么的沙哑苍老。
却象是一道道不可违逆的神谕。
清淅地,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耳边。
“诸位。”
“国贼王振及其党羽,虽已伏法。”
“然其荼毒朝堂数十年,所留下的党同伐异吏治腐败之风尚未,根除。”
“此为内忧。”
“北方瓦剌四十万大军,已破大同兵锋直指京师。”
“亡国灭种之危便在旦夕之间!”
“此为外患!”
思汗的声音不急不缓。
却将如今大明朝所面临的那内外交困的险恶局势剖析得淋漓尽致!
所有官员,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凝重的神色。
“国难当头当行非常之事。”
思汗的话锋猛地一转!
变得,无比的,锐利和强硬!
“老夫以为。”
“自今日起。”
“当暂停一切,常规朝会。”
“改立战时监国之制!”
“军政,合一!”
“一切权力尽归,内阁!”
“以最高之效率应对此次,国朝大危机!”
轰!!!
来了!
终于来了!
虽然在场的所有人心里,都早有预感。
可当他们,亲耳听到思汗将“监国”这两个充满了无尽的权力诱惑的字眼,如此,轻描淡写地说出来的时候。
他们的心脏还是忍不住狠狠地抽动了一下!
监国!
这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等同于代行皇权了!
这已经是一个臣子,所能走到的权力的极致了!
整个大殿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聚焦在了那个站在御座之下的枯瘦的身影之上。
等待着他最后的宣判。
思汗没有让他们等太久。
他那双平静得近乎于,冷漠的眼睛缓缓地扫过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知道。
从今天起。
他将彻底地,背上“权臣”、“国贼”甚至是“篡逆”的千古骂名。
可那又如何?
他不在乎。
只要能让他完成那个该死的系统任务。
只要能让他保住自己这条,活了一百多年的小命。
别说,是当“权臣”了。
就是让他,当“魔鬼”。
他也在所不惜!
他缓缓地伸出了他那只枯瘦的如同鸡爪一般的手。
仿佛要将整个大明江山都牢牢地,攥在掌心之中!
他的声音,平淡,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绝对的分量。
如同,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的决定。”
“是为了挽救社稷。”
他缓缓地扫视着阶下那群早已被他那无上的气场所震慑的禁若寒蝉的文武百官。
轻声地问出了,那个所有“权臣”都曾经问过的,经典的问题。
“谁赞成?”
“谁反对?”
“……”
整个大殿死一般的寂静。
落针可闻。
一息。
两息。
三息……
突然!
“臣,于谦,附议!”
兵部侍郎于谦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对着思汗深深一揖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无尽的狂热!
“国难当头当有擎天之柱!臣愿奉思汗公之令万死不辞!”
“臣英国公张辅附议!”
年迈的英国公也跟着,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
“老臣愿为思汗公马前卒!”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有了这两个一文一武的绝对内核带头。
其馀那些本就心向思汗的官员们也纷纷,站了出来!
紧接着。
那些摇摆不定的,中间派。
在对视了一眼之后也齐刷刷地跪了下来!
最后。
就连那几个平日里跟思汗最不对付的勋贵武将,和保皇派的腐儒。
在看到眼前这堪称“大势所趋”的恐怖场面之后。
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缓缓地弯下了他们那高傲的膝盖。
最终。
整个金銮殿。
上至一品国公。
下至,六部主事。
所有大明朝的权力精英。
全都对着那个站在御座之下的枯瘦身影。
齐刷刷地跪了下来!
那整齐划一的,山呼海啸般的声音。
响彻了,整个,紫禁城!
也响彻了天幕的内外!
“我等,愿听太傅号令!!!”
“陛下这……这简直就是黄袍加身啊!”洪武朝一个太监失声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