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上那段关于“江南血案”的回放终于结束了。
可它带来的那股子,浓郁到化不开的血腥味却仿佛穿透了一百五十七年的时空死死地笼罩在了洪武二十五年,应天府奉天殿外的广场之上。
死寂。
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洪武朝的君臣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画面里,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年轻版的思汗给彻底吓到了
之前他们看到思汗用雷霆手段当众仗毙了一个小侯爷。
他们觉得,这个文官很狠。
可现在当他们亲眼看到这个家伙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只是因为皇帝的一句“咱不想再看到他们了”,就毫不尤豫地谈笑间下令屠尽十八家望族,牵连数千人的时候。
他们才真正明白。
他们之前对于这个老怪物的“狠”理解得是何等的肤浅!
这他娘的已经不是简单的“狠”了!
这简直就是灭绝人性啊!
广场之上那些跟着朱元璋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自认杀人如麻的开-国武将们此刻,一个个都是脸色发白眼神里充满了无尽的惊骇和一丝丝的,后怕。
他们杀的人或许,比那个叫思汗的文官要多得多。
两军交战,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那种场面,他们早就已经习以为常甚至麻木了。
可他们的杀戮是纯粹的。
是为了生存为了胜利为了国家的利益。
是在战场上你死我活的,真刀真枪的搏命!
可思汗呢?
他不一样。
他自始至终,连刀都没有碰一下。
他甚至连一句恶毒的咒骂都没有说。
他只是,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
然后,用一种,仿佛在说“今天天气不错”的平淡的语气轻描淡写地,就决定了数千人的,生死。
那种感觉就好象,他不是在杀人而是在抹去一幅画上几个碍眼的污点。
那种视人命如草芥的极致的冷静。
那种仿佛凌驾于一切道德和情感之上的,纯粹的理性的,残忍!
这种“文人式”的狠辣远比战场上刀刀见红的血腥搏杀,还要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我……操……”
一个平日里以“莽”和“狠”着称的开国侯爵下意识地,吞了一口唾沫,声音都在发抖。
“这……这家伙他娘的是个魔鬼吧?”
“一个读圣贤书的,怎么……怎么可能比我们这些,天天在刀口上舔血的,还……还狠?”
是啊。
这才是最让这群“大老粗”们感到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的地方。
在他们的认知里文官就该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天天之乎者也,最多……也就玩玩阴谋诡计的酸儒。
可思汗这个家伙,彻底颠复了他们的三观!
他有顶级文官的脑子却更有比最残暴的武将还要冷酷一万倍的心肠!
这……这是个什么缝合出来的怪物啊!
而人群的中央。
朱元璋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天幕那张布满了风霜的老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
可如果有人敢于直视他的眼睛。
就会发现,他那双,本该是充满了无上威严的龙的眼睛里。
此刻,竟然闪铄着一丝,极其罕见的,凝重。
甚至是忌惮!
他朱元璋,杀的人,比在场的所有人加起来还要多!
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他发动了“胡惟庸案”,发动了“蓝玉案”牵连了数万人杀得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他自认,自己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心狠手辣的帝王了。
可现在当他看到天幕里那个年轻的思汗在杀人时那副平静得近乎于冷漠的表情时。
他那颗早已坚如磐石的帝王之心,竟然也忍不住感到了一丝丝的寒意。
他发现,自己和那个年轻的思汗,在“杀人”这件事上,有一个本质的区别。
他朱元璋杀人,是因为愤怒是因为猜忌,是因为恐惧!
他恐惧那些功臣会威胁到他朱家的江山!
所以,他要杀人!
他的杀戮,是带着强烈的情绪的!
可思汗呢?
他没有。
从始至终,他的眼神里都没有半点的情绪波动。
没有愤怒没有怜悯,甚至没有一丝丝的快感。
仿佛,杀人对他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
是一件纯粹的为了达成某个“目的”而不得不去执行的“工作”。
一个,能将“杀戮”都当成是一种“工作”,并且能以绝对的冷静和理性去执行的人,这样的人,如果是敌人。
那绝对是最恐怖的噩梦!
朱元璋沉默了许久许久。
久到他身边的所有大臣都感觉自己快要被那股无形的压力,给压得窒息了。
他才缓缓地,用一种,极其沙哑和复杂的语气说出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心头一凛的话。
“咱一直以为……”
“他是个,萧何张良。”
“是个能辅佐君王,安邦定国的治世能臣。”
他顿了顿,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闪过了一丝极其锐利的光芒。
“可没想到……”
“他还是个,白起,韩信。”
“是个,能为了君王屠城灭国杀人如麻的绝世凶器!”
能臣加凶器。
当这两个,看似完全矛盾的属性完美地融合在一个人的身上时。
那这个人将是何等的恐怖?
就在所有人都被朱元-璋这句堪称“盖棺定论”的评价给震得心神恍惚的时候。
一直站在旁边沉默不语的燕王朱棣看着天幕上那个,曾经辅佐“自己”定下三大国策又为“自己”杀尽江南士族的年轻的思汗。
他那张一向充满了野心和自信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深深的忌惮。
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灸热的渴望!
“如果孤的身边能有此人辅佐”他下意识地,喃喃自语。
“那……那天下……”
他的话,没有说完。
但那眼神里,所迸发出来的骇人的光芒,已经说明了一切!
“父皇此人当真是我大明之幸!”朱棣对着朱元璋由衷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