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五年应天府。
奉天殿外的广场上,气氛一度非常尴尬。
朱元璋刚刚才因为那个不成器的“玄孙”朱祁镇,气得差点当场驾崩。
可他万万没想到,接下来的一幕比他那个蠢猪子孙还要让他感到震惊。
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一个穿着他钦定的一品文官朝服的老头,像训孙子一样把他朱家的现任天子,训得是狗血淋头屁都不敢放一个!
这他娘的简直比他那个子孙御驾亲征被人活捉还要离谱!
朱元璋那张布满了怒火的脸,此刻的表情变得极其精彩。
愤怒,消退了大半。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浓浓的几乎要从眼睛里溢出来的惊奇和审视。
他就那么直愣愣地看着天幕里那个枯瘦却挺拔苍老却霸道的背影嘴巴半张着半天没合拢。
“我……操……”
这位从不讲究什么帝王仪态的开国皇帝,下意识地,爆了一句最能代表他此刻心情的粗口。
他身后的那群开国功臣和文官们一个个也都跟见了鬼一样。
他们跟着朱元璋打天下这辈子什么场面没见过?
谋反的,造反的当面骂皇帝的,多了去了。
可他们从来没见过有一个臣子,能把皇帝压制得如此彻底如此理直气壮!
那已经不是简单的“犯颜直谏”了。
那根本就是老子在教儿子怎么做人!
不比那还过分。
那句“有老臣在,这宫门陛下也出不去”赤裸裸地告诉皇帝:
今天这个家我说了算!
你,给老子乖乖待着!
霸道!
嚣张!
简直无法无天!
可偏偏这股嚣张和霸道却又让人感觉……他娘的好有道理!好他娘的解气!
“这……这老头谁啊?”
朱元璋终于缓过神来,他扭过头,用一种极其古怪的眼神,看着身边的朱棣和一众大臣。
“咱大明的后世怎么……怎么还出了这么一号人物?”
他的声音里,带着三分的惊奇三分的审视还有四分压抑不住的……兴奋?
是的兴奋。
朱元璋一生阅人无数他最欣赏的,就是那种有本事有胆魄的狠人。
虽然这个叫思汗的老头嚣张得没边了简直不把他朱家的皇帝放在眼里。
可他刚才那番话有理有据逻辑清淅气场全开,直接就把那个不成器的子孙给镇住了把一场足以动摇国本的闹剧,给强行摁了下去。
这本事,这手段……
啧啧。
朱元璋砸了咂嘴,感觉自己心里有点痒痒的。
他手底下倒是不缺能臣猛将可象天幕里这个思汗一样,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至少看起来是),关键是还敢指着皇帝鼻子骂的“全才”好象还真没几个。
他那个刚死没多久的丞相胡惟庸倒是挺嚣张的可他那是纯粹的野心,没这个老头的“大义”在身。
“陛下……”
一旁的翰林学士解缙,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小心翼翼地回话。
“此……此等权臣,简直……简直闻所未闻啊!”
“是啊陛下!当着天下面软禁君王这……这与谋逆何异啊!”另一个御史也跟着附和。
他们都被思汗那股无法无天的“官威”给吓到了。
“谋逆?”
朱元璋闻言,却是冷哼一声,眼神里闪过一丝不屑。
“他要是真想谋逆,凭他刚才那股劲,直接就能逼那小子下退位诏书了,还用得着费这么多口舌?”
“他这是在救咱大明!”
朱元璋看得比谁都清楚。
那个老头,虽然霸道虽然嚣张,但他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阻止那场足以让大明元气大伤的“土木堡之变”。
他是在给那个不成器的子孙擦屁股!
是在给他朱家,保江山!
“好个老家伙……”朱元璋摸着自己下巴上那标志性的钢髯,眼神愈发亮了,“有胆!有识!有手段!咱大明的后世,竟然还能出这等人物!”
他现在对那个叫朱祁镇的蠢猪子孙已经彻底不关心了。
他所有的兴趣都集中在了这个名叫“思汗”的老头身上。
他到底是谁?
他到底经历过什么,才能养出这般通天的气魄?
就在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天上的那面天幕似乎是感应到了他的“好奇心”再次发生了变化。
画面上,思汗那霸气离去的背影缓缓淡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人物履历?
没错!
就是一份用金色大字清清楚楚罗列出来的关于思汗的个人简介!
【姓名:思汗】
【身份:大明内阁首辅(已致仕)】
【主要履历:】
【洪武年间状元及第入翰林院。】
【永乐年间,辅佐太宗皇帝靖难,定“迁都、修典、下西洋”三大国策,封文渊阁大学士。】
【洪熙、宣德年间辅佐仁宗、宣宗皇帝开创“仁宣之治”,任内阁首辅。】
【正统年间任帝师,教导当今天子朱祁镇。】
【……】
【爵位:定国公(世袭罔替)】
【民间尊称:五朝首辅三朝帝师,大明活化石】
……
这份履历,不长。
但上面的每一个字都象是一块万钧巨石狠狠地砸在了洪武朝所有君臣的心坎上!
“嘶——!!!”
奉天殿外响起了一片整齐划一的倒吸冷气的声音。
所有人都被这份……堪称变态的履历给彻底震傻了!
状元及第?这说明人家是读书人的顶流!
辅佐靖难?定三大国策?这说明人家是顶级谋臣是从龙功臣!
开创“仁宣之治”?任内阁首辅?这说明人家是治世能臣,国之栋梁!
三朝帝师?教导了三代皇帝?这他娘的资历已经老到没边了!
五朝首辅!
我的天爷!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这个老头从他朱元璋的时代开始一直到他玄孙的时代足足一百多年,他都稳稳地站在大明朝权力之巅!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权臣”了!
这他娘的就是一部活着的“大明史”啊!
朱棣看着那份履历整个人都麻了。
他看到了“辅佐太宗皇帝靖难”那一行字,心里顿时翻江倒海。
原来……原来我能当上皇帝还有这老家伙的功劳?
难怪他刚才那么嚣张,难怪他敢指着我朱家的皇帝鼻子骂!
人家有这个资本啊!
你爷爷的江山,是我辅佐你爹打下来的!
你爹的盛世是我帮着他搞起来的!
你本人,是我手柄手教出来的!
现在你小子翅膀硬了,想作死?
我这个当老师的还就管定你了!
这份资历摆出来,谁敢不服?谁能不服?!
朱元璋看着天幕也是久久无言。
他那颗强大的心脏此刻也因为这份过于震撼的履历而感到了一丝压力。
一个活了一百多年,经历了五代帝王而不倒的权臣。
这……这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就在这时他身边的燕王朱棣看着那份履历若有所思地低声说了一句。
“父皇,此人似乎是历经数朝的国之栋梁。”
朱棣的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敬佩。
然而朱元璋听完,却是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那双经历过无数风浪的眼睛里闪铄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混杂着欣赏与猜忌的诡异光芒。
他盯着天幕上“思汗”那两个字,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是在自言自语。
“是栋梁还是自己想当房梁可说不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