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箱子里的战锤40K > 第649章 前往帝都(10K)

第649章 前往帝都(10K)(1 / 1)

高铁以每小时三百公里的速度平稳地行驶,车窗外的风景尤如一幅流动的画卷不断舒展。

整齐的农田在午后阳光下泛着柔和的金色,远处蜿蜒的河流象银色的丝带轻轻绕过丘陵与村庄,偶尔掠过的村镇点缀其间,红墙灰瓦间透着人间烟火气,共同勾勒出这个时代特有的宁静与生机。

八月末的华北平原依旧笼罩在夏末的馀温中,午后的阳光通过车窗洒下斑驳的光影,将车厢内映照得明亮而温暖。

光线落在桌面上、座椅扶手上,甚至乘客们的衣襟上,一切仿佛被蒙上了一层柔和的滤镜。

车厢内冷气开得恰到好处,将外面的暑意彻底隔绝,营造出一个舒适凉爽的空间。

乘客们或闭目养神,或低声交谈,气氛宁静而有序,偶尔有乘务员推着服务车轻声走过,提供饮料和小食,不锈钢推车反射着顶灯微弱的光。

陈曦和李静怡的座位是相邻的商务座,宽敞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私密性。

李静怡靠窗坐着,目光时而投向窗外飞速后退的风景,时而转向身旁的陈曦。

她今天穿了一件浅蓝色的真丝衬衫,料子轻盈通透,在阳光下泛着如水般的柔和光泽,搭配一条米白色的休闲长裤,整体看起来清爽又优雅。

长发松松挽在脑后,几缕碎发随意垂在颈边,随着车厢的微微振动偶尔轻拂她的脸颊,衬得整个人更加柔和温婉。

陈曦则穿着一件剪裁得体的深色亚麻衬衫,轻薄透气,介于正式与休闲之间,使他比平时少了几分隐约的锐利,倒更象是个事业顺利、品味不俗的年轻企业家。

他的目光偶尔瞥向窗外,但更多时候是温和地落在对面的李静怡脸上,嘴角含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象是被什么念头轻轻牵引。

他将视线从窗外收回,很自然地转向李静怡,声音温和而清淅:“第一次去bj看阅兵?”

李静怡转过头,眼里像盛满了窗外的阳光,亮晶晶的,仿佛有星子落在其中。

“是啊,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虽然也很震撼,但总觉得隔了一层。”

她轻轻调整了一下坐姿,面向他,真丝衬衫随着动作泛出细腻如水的波纹,领口处的扣子在光线下偶尔闪铄。

“说实话,收到你邀请的时候,我差点没反应过来。这种机会太难得……一直梦想能亲眼看到。”

陈曦笑了笑,注意到她无意识地攥紧了扶手,指节微微发白,透露出她平静外表下的一丝激动。

“确实不容易。”

他稍作停顿,象在斟酌语句,目光掠过窗外飞逝的景色,远处的树木与田野连成一片模糊的绿色流影。

“其实我也没想到能有这样的机会。对我而言,这也是一次特别的体验。”

李静怡忍不住向前倾了倾身,好奇地问:“说起来,我一直想问——你是怎么拿到观礼邀请的?要是不方便说也没关系……”

她的语气体贴而自然,带着点试探,却不让人感到压力,仿佛早已准备好接受任何回答。

陈曦的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了两下——这是他思考时的小习惯,指节分明的手指在光洁的木质表面留下无声的节奏。

他看着她明亮又懂分寸的眼神,决定透露一点实情。

“其实没那么神秘,”他语气平稳,令人安心,“我参与投资了一些科技创新项目,这些工作得到了一些认可。”

见她听得很认真,眼眸一眨不眨地望着自己,他继续解释道,声音放缓了些:“现代科技的发展需要多方支持。我通过一些途径,为某些技术研发提供了支持。”

他避开具体名称,说得轻松自然,仿佛只是在谈论一件寻常的工作,“算是尽一点力吧。这些事虽然不常被人提起,但能为我们国家的科技进步做点贡献,我自己也觉得欣慰。”

李静怡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象是拼图终于找到了正确的位置,嘴角扬起理解的弧度,温婉中带着赞许:“所以这是对你贡献的一种认可?因为你投资的项目很有意义?”

“可以这么说。”陈曦点点头,语气谦逊,没半点自傲,“但我做的其实有限,更多是运气好,碰巧参与了一些有价值的工作。真正值得尊敬的,是那些日夜奋战在一线的科研人员。”

他的目光微微垂下,仿佛在向那些无名的工作者致意,然后重新抬起,眼中的温和一如既往。

列车恰在此时驶入隧道,窗外的景象骤然被黑暗吞没,车厢内的灯光自动调亮,在玻璃上映出他们清淅的倒影。

在明暗交替的光线中,李静怡望着陈曦轮廓分明的侧脸,那些在海南的零星记忆再度浮现:他超乎常人的反应速度、处理海蛇事件时的专业手法、军方人员对他那种不言自明的敬意。

种种细节在此刻串联起来,隐约指向某个她尚未完全理解的真相。

但她最终只是收敛了思绪,唇角扬起理解的微笑,语气平和而坦然:“原来你还参与了这些项目。不过仔细想想,你确实总能带来惊喜。”

她的目光温暖而真诚,没有丝毫追问试探之意,仿佛早已懂得哪些该问、哪些该保持沉默。

陈曦微微颔首。

他欣赏的正是她这种特质——敏锐而不冒犯,理解却不深究。

在这个绝大多数人对“另一个世界”一无所知的时代,她的这份得体与包容显得尤为难得。

他心底某一处轻轻松动,象是被什么柔软的东西触到了。

“谢谢你能理解。”他真诚地说道,声音比刚才更低了一些,随即转移了话题,语气轻松起来:“到了bj之后,除了阅兵,有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我们可以多待一两天,好好逛逛这座古城。虽然天还热,但傍晚应该很舒服。”

话题的转换让气氛轻松起来。

两人开始讨论bj的景点和美食,仿佛刚才那段对话只是旅途中的一个小插曲。

李静怡兴奋地枚举着她想去的地方:故宫的红墙黄瓦、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什刹海的垂柳与胡同

陈曦则不时补充一些自己的建议,比如哪些时段的景色最美,哪些地方更适合傍晚游览,语气中透着对这座城市的熟悉与喜爱。

他们的交谈轻松愉快,笑声时不时在车厢内响起,像清澈的水滴落入宁静的湖面,漾开圈圈涟漪。

但他们都明白,那短短的几句话已经创建了一种新的理解和信任,彼此之间的距离在不经意间又拉近了许多。

高铁继续向北飞驰,车厢内的灯光柔和地洒落在两人身上,勾勒出他们交谈时的侧影。

窗外的华北平原的景色逐渐变化,远方的山峦轮廓开始显现,平坦的农田逐渐被起伏的丘陵取代,偶尔可见古老的烽火台矗立在山巅,沉默地诉说着历史。

bj,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都,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夕阳西下,天边泛起橘红色的霞光,将车厢内染上一层温暖的色调,他们的身影在光中仿佛被柔和地包裹在一起。

列车缓缓驶入北京南站,广播中传来柔和的到站提示音。

陈曦和李静怡随着人流走下高铁,一股温热的空气扑面而来,与车厢内的凉爽形成鲜明对比。

夏末的bj依然保留着暑热的馀威,站台上的温度明显高于车内,让人瞬间感受到北方城市特有的干燥热浪。

站台上旅客虽多,但秩序井然,随处可见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提供帮助。

广播里不断地播放着到站信息和温馨提示,在宽敞的站台内回荡,与脚步声和行李箱轮子的滚动声交织成旅行的交响曲。

刚出车厢,一位身着深色西装、举止干练的年轻人就迎了上来,他的步伐稳健而迅速,很快便来到他们面前,微微躬身示意。

“陈先生,欢迎来到bj。车已经在停车场等侯,我带两位过去。”

他的语气躬敬而不失分寸,目光在李静怡身上停留了一瞬,得到陈曦的微微颔首后,便自然地接过了他们手中的行李,动作流畅而无声。

通过特殊信道,他们很快来到了停车场。

一辆不起眼、但看起来很厚重的黑色轿车静候在那里,车身在灯光下泛着低调的光泽,线条流畅而稳重。

司机是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剪着利落的平头,见到他们后立刻落车开门,动作标准得体,每一个细节都显示出专业训练过的痕迹,脸上带着适度的微笑,既不热络也不冷淡。

“接待方安排的车,”陈曦轻声对李静怡解释,语气平常仿佛在说一件很普通的事,“这几天都会由他们负责我们的出行。这样会比较方便,也能节省时间。”

他的目光与她相接,带着一丝让她安心的意味。

车辆驶出车站,融入bj繁忙的车流中。

时近傍晚,夕阳给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镀上了一层金边,但夏末的暑气仍未完全消散,街道上行人的夏装打扮提醒着这个季节的温度。

李静怡好奇地打量着窗外的街景,高楼大厦与传统建筑交错出现,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整座城市散发着活力与秩序并存的气息。

人行道上的行人来来往往,有的行色匆匆,有的悠闲漫步,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都市画卷。

车窗外的风带来城市的声音和气息,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在空气中流动。

他们下榻的酒店位于长安街附近,从外表看并不张扬,但进门后才发现内部装修精致而大气,凉爽的空气瞬间驱散了外面的暑意,前台工作人员礼貌专业,大堂里环境安静雅致。

巨大的水晶吊灯从天花板上垂落,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整体氛围既豪华又不失温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氛气息,若有似无。

“这里是指定接待酒店,”陈曦在办理入住时低声告诉李静怡,他的声音在宽敞的大堂里显得格外轻柔,“各方面都很方便,安全性也好。我们可以放心在这里休息。”

他的目光扫过大堂四周,象是在确认什么,然后又回到她脸上,微微一笑。

他们的房间安排在相邻的两个单间。

陈曦的房间是个小套间,客厅宽敞,卧室舒适,窗外可以看到远处长安街的街景,夜幕降临后,车流形成的灯带将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李静怡的房间同样规格,布置温馨雅致,桌上还贴心地摆放着一束新鲜的百合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花瓣上甚至还带着细微的水珠。

她放下行李,轻轻触摸花瓣,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稍事休整后,两人决定趁天色尚早,去附近胡同里寻觅地道小吃。

夕阳的馀温尚未散尽,但比起白天的酷热已经舒适许多。

傍晚的微风轻轻吹拂,带来一丝凉意,吹动了李静怡鬓角的碎发。

穿过几条热闹的巷弄,各式各样的小吃摊贩已经开始营业,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垂涎的食物香气,烤串的焦香、煮炖的浓郁、甜点的芬芳交织在一起,勾勒出北方城市特有的市井气息。

就在他们漫步时,巷口一盏暖黄色的路灯下,一位老师傅扛着插满糖葫芦的草靶子正准备收摊。

晶莹剔透的冰糖在山楂上凝结成脆壳,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象是一串串红宝石镶崁在琉璃中,灯光下甚至能看到糖衣上细微的裂纹,诱人至极。

“来得正好,”陈曦快走两步叫住老师傅,笑着回头问李静怡,“来一串?还是两串?”

他的眼睛在夕阳馀晖中闪着愉悦的光芒,嘴角的弧度比平时更加明显。

李静怡眼里漾起笑意,轻轻点头:“当然要。”

她的目光在各式糖葫芦上流转,最终选了一串山楂饱满、糖衣均匀的,红色的果实与透明的糖衣在灯光下显得格外诱人。

陈曦细心地将糖葫芦递给她,他的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手背,两人都微微顿了一下,又同时若无其事地移开目光。

李静怡低头咬下一颗山楂,酸甜的滋味在口中化开,冰凉又开胃,糖壳碎裂的轻响仿佛敲在傍晚宁静的空气里。

她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真好吃!酸甜适中,糖衣也很脆。”

声音里带着孩子般的惊喜。

陈曦也取下一串,咬了一口,赞同地点头:“这家是老手艺了,糖熬得恰到好处。”

他的唇角沾了一点糖屑,自己却浑然不觉,那一点晶莹在他唇角显得意外地可爱。

李静怡见状,忍不住轻笑出声,很自然地指了指自己的唇角示意。

陈曦愣了一下,随即会意,有些不好意思地擦掉糖屑,动作间竟显得有些笨拙,与他平时的沉稳截然不同。

这个小小的插曲让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更加轻松自然,仿佛有什么看不见的隔阂被悄然打破。

他们沿着青砖巷陌慢慢往前走,没多远又看到一个卖糖炒栗子的小摊,铁锅里深色的圆石子裹着油亮的栗子翻滚,甜香的蒸汽氤氲在温暖的空气里,显得格外诱人。

小贩熟练地翻炒着锅中的栗子,空气中弥漫着甜美的焦香,伴随着石子与铁锅摩擦的沙沙声,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这个季节的栗子最好,”陈曦很自然地买了一大纸袋,捧在手里热乎乎的,“尝尝看,小心烫。”

他熟练地捏开一颗,露出金黄的栗仁,然后很自然地先递给了李静怡。

栗子的热气从他指尖袅袅升起,在傍晚的空气中化作淡淡的白雾。

她接过时,指尖感受到他掌心残留的温度,心头微微一动。

栗子香甜软糯,带着刚炒出来的温热,在微凉的傍晚显得格外美味。

两人就站在古朴的胡同墙根下,分享着一包热栗子,偶尔低声交谈,内容无非是栗子很甜、糖葫芦很脆这样寻常的话,但一种无言的默契却在渐渐滋长。

路灯的光线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古老的砖墙上,时而交错,时而重迭,仿佛在诉说着什么隐秘的故事。

路灯渐次亮起,将他们的影子拉长又重迭。

一种微妙的亲近感,比夏夜的微风更柔软,萦绕在两人之间。

李静怡的发梢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她偶尔抬眼看向陈曦时,眼中带着不自觉的笑意,那笑意轻轻漾开,如同水面泛起的涟漪。

走着走着,他们发现一家门面不大的传统点心铺子,橱窗里陈列着各式精致的京式点心,绿豆糕、豌豆黄、驴打滚,每一件都小巧可爱,透着匠人的用心。

陈曦推开门,一阵凉气夹杂着甜香扑面而来,令人精神一振。

“这里的豌豆黄很有名,要试试吗?”他侧头问道,眼神温和,带着分享的喜悦。

李静怡欣然点头。

店内布置古朴雅致,几张红木小桌搭配着官帽椅,墙上挂着老bj的风情画,角落里的老式留声机正播放着轻柔的京剧唱段。

他们点了一份豌豆黄和一份驴打滚,搭配两杯冰镇的乌梅汤。

豌豆黄冰凉细腻,入口即化,带着豆沙特有的清甜;驴打滚软糯可口,豆粉的香气与红豆沙的甜味相得益彰;乌梅汤酸甜冰爽,恰到好处地化解了点心的甜腻,杯壁上凝结的水珠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这个真解暑,”李静怡满足地啜饮着乌梅汤,眼睛弯成了月牙,“没想到bj的小吃这么丰富多样。”

她的指尖轻轻划过杯壁,留下淡淡的水痕。

陈曦微笑着看她享受美食的模样,眼神不自觉柔和下来:“bj的小吃讲究时令,夏季多以清凉解暑为主。等到秋天,又有不同的风味了。”

他的声音在悠扬的京剧背景音中显得格外温和,仿佛也染上了几分古都的韵味。

他们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是渐渐深沉的夜色和暖黄色的路灯,窗内是凉爽的空气和美食的香气。

两人之间的交谈轻松愉快,从美食谈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再谈到生活中的趣事。

陈曦不时说些幽默的点评,引得李静怡轻笑不止,她的笑声清脆悦耳,象是夜风中的风铃。

他们的目光不时交汇,又在相视一笑后自然分开,空气中流淌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与暖昧,如同窗外渐渐弥漫的夜色,温柔而朦胧。

离开小吃店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但夏夜的空气依然温暖宜人。

胡同里的红灯笼次第亮起,在青砖灰瓦间投下温暖的光晕,勾勒出古老巷弄的轮廓。

两人并肩漫步,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疏远也不过分亲近。

偶尔他们的手臂会不经意相触,每次接触都象是一道微弱的电流,让两人都不自觉地心跳加速,却又假装未被惊扰,继续着轻松的谈话。

“谢谢你带我来这里,”李静怡轻声说,声音在宁静的胡同里显得格外清淅,“比大酒店里的晚餐有意思多了。这些地道的小吃和这条古老的胡同,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bj味道。”

她的目光扫过两旁的传统建筑,眼中满是欣赏与好奇。

陈曦侧头看她,灯光在他眼中映出细碎的光芒:“能分享这些简单的小快乐,我也很愉快。很多时候,最美好的体验就藏在这些寻常的街巷之中。”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仿佛这些话不只是说给她听,也是说给自己听。

他们沿着胡同慢慢走着,偶尔的肩膀相触又自然分开,那种若即若离的亲近感让两人都心照不宣地享受着这个美好的夜晚。

夏夜的微风轻轻拂过,带来远处街市的喧嚣声,却又被古老的胡同墙垣温柔地阻隔,营造出一个私密而宁静的空间,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人和这一条温暖的巷弄。

路过一个拐角处,陈曦很自然地虚扶了一下李静怡的手肘,提醒她注意脚下的台阶。

这个短暂而礼貌的接触却让两人都微微一怔,随即又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但空气中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张力。

李静怡感觉被他触碰过的地方微微发烫,心跳也不自觉地加快了,那感觉久久不散,如同被温暖的羽毛轻轻扫过。

回到长安街附近时,夜色已深,但城市的活力并未减退。

越靠近中心广场局域,安保越严格,随处可见执勤的安保人员,他们都专业而礼貌地执行着职责,身姿笔挺,目光敏锐。

夏夜的暖风轻拂,吹动着李静怡的发梢,她不经意地抬手将一缕碎发别到耳后,这个动作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美。

陈曦的目光不经意地追随她的动作,眼中闪过一丝欣赏,那目光轻柔而短暂,仿佛怕惊扰了这一刻的宁静。

终于,他们来到了广场西侧。

夕阳的馀晖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璀灿的灯光,将古老的城楼装点得庄严而辉煌,每一处轮廓都被精心照亮,展现出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辉煌。

广场上依然有不少游客,在灯光下拍照留念,夏夜的温暖让更多人愿意在户外停留。

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纷纷以城楼和广场为背景拍照留念,各种方言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生动的夜曲,充满了欢乐与期待的气息。

李静怡停下脚步,凝视着眼前的景象,一时无言。

广场的宽阔、城楼的巍峨、大会堂的庄严、纪念碑的挺拔,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震撼。

灯光精心设计,既凸显了这些建筑的宏伟气势,又营造出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一刻的感受永远铭记在心,眼中反射着璀灿的光芒,如同落入了无数星辰。

“真难以想象,明天这里将会是怎样的场面。”她轻声说,眼中闪铄着激动的光芒,声音微微颤斗,“看到这些,就能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繁荣。能够亲眼见证这一切,我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

她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仿佛在抑制内心的澎湃。

陈曦站在她身旁,目光温和地扫过那些熟悉的地标,眼中带着一种深沉的认同。

对他来说,眼前的景象像征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也承载着他内心深处的特殊情感。

夏夜的暖风轻轻吹拂,带来远处城市的脉动,与眼前庄严的景象形成一种奇妙的和谐。

他的目光变得深远,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唇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笑意,那笑意中藏着只有他自己懂得的重量。

“是啊,明天的场面一定很震撼。”陈曦的声音很轻,仿佛在自言自语,但又带着一种坚定的信念,“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见证她的繁荣发展,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

他的目光掠过那些古老的建筑,眼中闪铄着复杂的情感,既有自豪,也有责任,还有一份深沉的守护之意,如同夜风中的旗帜,无声却坚定。

他们沿着广场漫步,感受着这份特殊的氛围。

路灯与古都的红墙黄瓦交相辉映,现代化照明技术与传统建筑美学完美结合,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梦幻感。

虽然已是夜晚,但地面仍残留着白日的馀温,通过鞋底传来温暖的触感,仿佛大地也在期待着明天的盛事。

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穿梭在广场上,各种方言和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生动的夜曲。

售卖纪念品的小摊前围满了人,孩子们手持小红旗奔跑嬉戏,处处洋溢着节日般的喜庆气氛,空气中也弥漫着一种期待与激动。

李静怡注意到陈曦的目光不时在某些建筑上多停留片刻,每次注意到这些,他的眼中就会闪过一丝难以解读的复杂情绪,混合着自豪、责任和某种深沉的忧虑。

但当她想要仔细捕捉时,那情绪又很快隐去,恢复成平常的温和模样,仿佛那只是灯光下的错觉。

当他们路过一处正在做最后检查的观礼台局域时,陈曦的目光在一个不起眼的标记上停留了片刻。

李静怡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却只看到普通的座椅和栏杆,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有什么特别的吗?”她好奇地问,声音在夜色中显得轻柔。

“没什么,”陈曦自然地移开视线,唇角扬起轻松的笑意,“只是在想明天我们可以坐在哪个位置,从哪个角度观看最好。”

他的语气平常,但李静怡敏锐地感觉到他似乎在掩饰什么,那双总是平静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她无法完全读懂的东西。

不过她体贴地没有追问,只是将这份疑惑藏在心里,如同收起一片轻柔的羽毛。

夜色渐深,整个广场和长安街在灯光点缀下展现出与白日不同的魅力,更加神秘而庄严。

他们决定返回酒店,为明天的观礼养精蓄锐。

沿着来路往回走,两人的步伐都不自觉地放慢了,似乎都想延长这个美好的夜晚。

夏夜的暖风轻柔地拂过,带来远处城市的脉动,与眼前庄严的景象形成一种奇妙的和谐,仿佛这座城市在轻轻呼吸。

回到酒店房间,陈曦刚准备洗漱,手机就响了起来。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一个bj地区的号码。

走到窗前,他按下接听键,目光不自觉地投向窗外帝都的夜景。

虽然已是夜晚,但城市依然灯火通明,彰显著这座古都不竭的活力,远方的灯光如星辰般蔓延至天际。

“您好,陈先生。”电话那头传来专业而礼貌的声音,每个字都清淅而准确,“再次与您确认明日观礼的安排。早晨六点整,车辆会准时在酒店地下停车场等侯。请您携带邀请函和身份证件原件。七点前需要抵达观礼区完成安检和登记。”

陈曦静静地听着,目光掠过远处长安街上川流不息的车灯流光,那些光点如同城市的血脉,流动不息。

“明白了。”他简洁地回应,语气平稳,没有任何波动。

“您的席位在观礼台指定局域,邀请函上有详细位置图。与您同行的李静怡女士座位在旁边。”

对方顿了顿,补充道,声音依然平稳专业,“根据天气预报,明日早晨气温会较为舒适,但午间可能仍然较热,请注意防暑。观礼时间较长,组委会为您准备了饮水和简单餐饮,但您也可以自备一些必须品。”

“谢谢提醒。”陈曦回应道,他的目光变得深远,仿佛已经看到了明天的盛况,那景象在他眼中提前上演,庄严而热烈。

“最后,阅兵式结束后,可能有一位负责人想与您简短会面,具体时间地点届时再通知。请您保持通信畅通。”

对方的语气始终保持着专业的礼貌和适当的距离感,如同经过精确调校的仪器,不会多一分,也不会少一分。

通话结束后,陈曦缓缓放下手机。

他走到窗前,凝视着远处长安街上的车灯流光,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

夏夜的bj依然生机勃勃,远处广场的方向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想必正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每一个细节都在为明天的辉煌时刻精心准备。

他的目光变得深远,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这个国家走过的漫长道路和辉煌未来。

能够为这个和平繁荣的时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那种情感深沉而澎湃,如同夜风中的旗帜,无声却坚定。

片刻后,他来到李静怡房门前,轻轻敲门。

李静怡开门时已经换上了舒适的丝绸睡衣,面料柔软贴身,勾勒出柔美的身形,衣领处微微敞开,露出纤细的锁骨。

脸上带着沐浴后的红润,发梢还微微湿润,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象是初夏的茉莉。

她的眼睛在走廊灯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带着询问的神色,睫毛上还沾着细微的水汽。

“没打扰你休息吧?”陈曦问道,他的目光不自觉地柔和下来,声音比平时更低了一些,“刚才接到通知,明天早晨六点就要出发。虽然早晨气温还算舒适,但午间可能会比较热,记得做好防晒。”

他的语气中带着自然的关心,目光掠过她微湿的发梢,又迅速回到她脸上。

李静怡点点头,唇角扬起感激的微笑,那笑容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暖:“我已经准备了防晒用品和薄外套。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她的目光认真而专注,仿佛要将每一个细节都牢记在心,手指无意识地整理着睡衣的袖口,那动作轻柔而优雅。

陈曦想了想,说:“安检会很严格,除了必要的证件和手机,最好不要带太多东西。整个过程时间不短,你可以带个小保温杯,装些凉饮。”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变得格外认真,“明天的场面可能会很震撼,做好心理准备。那种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只有在现场才能真正感受到。”

他的目光中带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郑重,仿佛在交付什么重要的东西。

他的最后一句话说得格外认真,李静怡不由得笑了起来,眼中闪着期待的光芒,那光芒如同晨曦中的露珠,清澈而明亮:“听起来你好象很期待似的。不过我已经开始激动了,光是想象一下那个场面,就让人觉得心潮澎湃。”

她的手指轻轻握紧,仿佛已经感受到了明天的震撼。

陈曦也笑了,没有解释什么,那笑容中藏着只有他自己懂得的深意。

道晚安时,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多停留了一瞬,轻声说:“今晚的小吃之旅很愉快,晚安。”

他的声音比平时更加柔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如同夜风拂过窗帘,轻柔而温暖。

“我也是,晚安。”李静怡回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她站在门口,目送他回到自己的房间,这才轻轻关上门,那动作缓慢而轻柔,仿佛在延长这个美好的夜晚。

回到自己的房间,陈曦再次站在窗前。

帝都的夜景璀灿夺目,远处广场的方向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想必正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每一个细节都在为明天的辉煌时刻精心雕琢。

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正以自信而坚定的步伐向前迈进。

夏夜的暖风通过窗缝轻轻吹入,带来这座城市特有的气息——古老与现代交织,庄严与活力共存,如同一位历经沧桑却依然蓬勃的老者,散发着智慧与力量。

明天,他将亲眼见证这个伟大时代的辉煌时刻。

带着这样的思绪,陈曦终于准备休息,为重要的明天养精蓄锐。

空调运转的轻微声响为房间带来舒适的温度,与窗外夏夜的温暖形成对比,让人感到格外安宁。

在入睡前,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李静怡品尝糖葫芦时满足的笑容,那笑容清澈而明亮,如同夜空中最温柔的星子,他的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温柔的弧度,那弧度久久不散。

这个夜晚,两个房间里的两个人都带着对明天的期待和一丝微妙的情感,渐渐进入梦乡。

窗外的北京城依然灯火通明,为即将到来的盛事做着最后的准备。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为了混编制:我成了猎魔人 剑仙要从妹妹开始培养 云梦双璧录 我有36524个民间恐怖故事 NBA:从折磨乔丹开始加点升级 天麻从白糸台开始征战全国大赛 退隐十年,归来即成警界传奇! 重生之我是东皇太一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