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 第183章 对又如何,错又如何?

第183章 对又如何,错又如何?(1 / 1)

曹操如此善杀之人在历史上都被这些人弄得是焦头烂额几次差点全盘皆输。

而说陈皓是国之巨贼这个说法则是在太尉杨彪,司徒王允,还有司马防等人被陈皓诛杀之后呼声更高。

所以,此时的天下表面上看起来一片承平。

事实上反对陈皓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最起码那些被触及了很大一部分利益的士族门阀虽然表面上屈服于陈皓。

但暗中还是在不停的搞一些小动作。

而且东汉末年的言论绝对是自由的。

名士,还有一些未出名的士子都以抨击掌权者为乐,并且以此增加自己的名望。

此时,在距离襄阳城外不远处的一处山庄当中正进行着一场关于陈皓的别开生面的辩论。

此山庄名为水镜。

乃是颍川人司马徽在避难之际所造。

司马徽,字德操品行高尚,学术出众,和荆州豪族庞氏的庞德公乃是至交好友。

原本司马徽居住在颍川,但后因黄巾之乱来到了荆州襄阳。

庞德公十分敬佩司马徽的为人还有学识,便称其为水镜先生。

事实上其实东汉末年的时候名士名儒们就是这样互相吹捧的。

今天你称我为治世之才,明天我叫你为王佐之才。

不然怎么会有名士之称?

其实都是相互吹捧而来的。

东汉末年最出名的便是许昭的月旦评了。

就拿荀彧还有曹操两人来作比较。

如果荀彧并非是荀氏的族人,而是一个寒门世子那是绝对不可能得到王佐之才这样的评语的。

而曹操即便家中那时如日中天,可是因为曹操是宦官浊流出身,被士人们所不耻,所以许昭根本不会理会曹操。

若不是当时袁绍出面的话,曹操根本得不到这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品评。

所以名,在东汉末年绝对是一种利器。

可以杀人于无形,并且争夺天下的利器。

其中用名最出众者,便是刘备。

有人说刘备虚荣。

说刘备是假仁假义。

但不管怎么说,能将假仁假义装一生的人,那和真的又有什么区别?

刘备这一生都在经营皇叔还有仁义这两个字。

曹操曾言,原本他不知道世间竟然有人用仁义可以当作武器。

但刘备做到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才如此忌惮刘备。

而庞德公对司马徽称之为水镜先生和许昭的月旦评一样,都是出自文人名士的“惯例”而已。

除此之外,庞德公嘴里还有另外两人更为出名。

其中之一名为卧龙,其二便为名凤雏。

这两人之名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也多亏了庞德公。

司马徽到荆州避难之后,便建立了水镜山庄。

豪族,有庞德公给的亲言称呼,司马徽的声名大噪,很多人慕名而来为的就是和司马徽学习。

而庞德公也是不惜余力,甚至将自己的族人庞统送进水镜山庄。

正所谓是花花轿子人人抬,很多荆州豪族也都慕名而来。

水镜山庄因此也更加出名。

再加上战乱的波及,这里人数经常多达上百。

而这上百人当中则分成了两派。

为什么分成两派呢。

那是因为是司马徽留下的作业。

司马徽留下的作业便是让众多学子就当朝时局来辩论。

辩论什么呢。

当然是辩论当今燕王陈皓究竟是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世之奸雄,究竟是在匡扶汉室基业,还是准备篡汉自立。

原本这个话题还很小心翼翼。

但在陈皓举兵来到荆州之后,这个话题就再次被扩大了。

并且因为陈皓在长沙下令斩杀了魏氏一族之后再次被推上了巅峰。

魏氏虽然在长沙,而并非襄阳士族,但兔死狐悲,此时山庄当中多为士族子弟。

对于陈皓善杀士族这一点,早就已经引得天下士族不满了。

琅琊的王氏因为司徒王允之事被诛杀。

南阳袁氏,清河崔氏,河东卫氏,河内司马氏,还有同样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等等等等。

如今又多了一个江东魏氏。

陈皓血腥的屠刀上面沾满了士族的鲜血。

这样荆州士族人人惶恐不说,也都十分痛恨陈皓。

因此辩论陈皓是非忠奸则分成了两大派。

其中之一,全部都是由士族组成的,毫无疑问都认为陈皓是国之巨贼。

而另一派,则是因为本身即是寒门,所以并不这么以为。

而这其中有两个代表人物。

士族一方的代表人物便是一名手持羽扇,身着白袍的年轻士子。

此人复姓诸葛,其名为亮号卧龙。

而一人便是因为少时在家犯下过错,游历至襄阳的青年,姓徐,名庶,字单福。

当然有赞成,有反对就还有中立。

在两派人中间,还有一个长相十分不出众,身材有些矮小面色发黑头发稀疏的少年。

少年听着两方激烈的辩论,不以为然自顾自的在看着地上的蚂蚁。

青年姓庞,名统,号凤雏。

虽然才学出众,但是因为长相原因,则很少有人愿意和庞统玩。

大多是喜欢诸葛亮那种翩翩书生。

所以庞统的身影略显孤单。

寒风渐凉,可此时水镜山庄当中的辩论却是越来越激烈。

以诸葛亮等人为首的士族子弟抨击陈皓名为汉臣,实为汉贼,乱臣之心昭然若揭。

而以徐庶为首的寒门子弟则是认为陈皓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使得大汉王朝四百年选拔官员的制度被动摇。

使得寒门士子有了上升之路。

“孔明,你说陈皓名为汉臣,实为汉贼,那好,那我问你,当初董卓祸乱京师,无数朝臣敢怒不敢言,十八路诸侯汇聚酸枣却迟迟不出兵,还不是燕王举义军突破大谷关,拯救百姓于水火!”

一身青袍腰间悬挂着一柄宝剑身高八尺的徐庶腰杆挺的笔直正在奋力的帮助陈皓争辩。

而在徐庶的对面,便是那手持羽扇,身着白袍的诸葛亮。

诸葛亮的身材不比徐庶,但眼中当中的那股傲然仿佛并没有将徐庶放在眼中。

轻摇羽扇的诸葛亮脸上表情平淡,但言辞却十分的锋利。

“陈贼是领兵对抗董卓不假,但他真的是为了大汉?而非他自己?”

诸葛亮环视四周。

院落当中上百名的世子都将目光集中在了诸葛亮的身上。

而站在诸葛亮对面的徐庶在听到诸葛亮这话之后不禁皱眉。

“陈贼领兵进入洛阳,名为剿贼,实则还不是为了三辅之地的财富和人口?”诸葛亮站在长中央大声说道:“当初陈贼麾下只有幽州和半个冀州,治下人口稀少,兵少将寡,财力薄弱。”

“若非陈贼借助三辅之地的钱粮还有人口快速发展,又如何能在官渡一战战胜袁氏还有十几路诸侯?”诸葛亮在原地转了一圈之后,最终看向了徐庶。

“燕王是有一定原因为了三辅之地的财富,但即便如此,我也不觉得燕王的做法有何错误。”

徐庶据理力争的说到:“若非燕王,那三辅之地早被董贼洗劫一空,百姓从洛阳迁徙至长安,不知道路上要死伤多少。”

“而燕王在战胜袁氏匡扶汉室之后,又将百姓迁徙回来,百姓且无怨言,燕王有何罪呼?”

徐庶的话得到了很多寒门世子的支持。

而更多的则是士族士子的鄙视。

“呵呵,笑话。”

诸葛亮轻笑一声说到:“偷就是偷,难道因为他偷了东西之后又换回来了那就不叫偷了?”

“没错,孔明说的对,陈皓就是小偷,他不光偷三辅之地的财富,他还要偷大汉的天下!”

“对,陈贼一日不死,大汉永无宁日,四百年的汉室王朝,怕是要就此落入陈贼之手!”

诸葛亮身后的众人你一言我一句的好举着手的样子就恨不得要亲自去讨伐陈皓一样。

“诸葛亮,孰是孰非终究会有定论,你说了不算,我一样说了不算,千年之后,自有后人评定!”徐庶丝毫没有因为士子们的呼喊而退让。

如果此时让陈皓看到徐庶还有诸葛亮因为他争论的这一幕,他一定会很对不起两人。

若不是他这只鲲鹏振翅的力量,诸葛亮和徐庶本应当为好友。

可因为陈皓的到来,这对本应该是好友的同学因为不同的意见竟然站在了对立的位置上。

陈皓给了寒门士子一条出路,便是天下寒门士子的恩人。

而同时,陈皓将属于士族的蛋糕分割出去了一大块,便是士族的仇人。

最终使得两人走上了对立之路。

然而在诸葛亮和徐庶对立的中间,还有少数人选择的是中立。

比如皮肤黝黑,身材有些矮小的庞统,还有庞统身边有一个和他差不多高,但是却生着一双蓝眼睛的同龄人。

“士元,你说究竟是孔明说的对,还是单福说的对?”

站在庞统身后,略微靠后一些的那名学子问道。

庞统回头看了看站在他身后,似乎和自己一样孤单的学子。

这名学子自称姓黄,小名阿丑。

庞统小的时候在没有子的时候,因为长相很丑,所以也被称之为阿丑。

正是因为这样,庞统觉得两人很有缘分,所以才带着这名姓黄的学子一起玩。

不然以庞统的骄傲,绝对是不屑与旁人为伍的。

听闻阿丑的话,庞统摇了摇摇头。

“不知道?”阿丑问道。

“不是不知道,是不关心,陈皓对又如何,错又如何?”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云梦双璧录 我有36524个民间恐怖故事 NBA:从折磨乔丹开始加点升级 天麻从白糸台开始征战全国大赛 退隐十年,归来即成警界传奇! 重生之我是东皇太一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 被迫登顶福布斯的那些年 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