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十三章 仁厚之主
晋阳公主乍闻李治即便兵败也有可能活命,情绪激动之下脱口而出,旋即才意识到不妥,顿时俏脸绯红,白皙脸颊如同染了一层胭脂般粉光致致,美眸莹莹秋波流转,羞不可抑。不过她在房俊面前素来不设防范,说了也就说了,难道房俊当真要她如何如何?若房俊果真要,她自忖自己也不会拒绝看着自家妹妹娇俏可人的依偎在房俊身边,娇躯几乎挂在房俊胳膊上,长乐秀美紧蹙,呵斥道:“你也老大不小了,胡言乱语,成何体统?”晋阳公主才不怕她,凡事以身作则才能有所威望,长乐姐姐立身不正,自己与姐夫不清不楚、夹杂不清,有什么资格管我呢?她只揽住房俊胳膊,急切问道:“姐夫,雉奴哥哥当真没事么?”长乐公主见自己管不住晋阳,很是无奈,毕竟她自己也心虚,只好拿一双美眸瞪着房俊,警告意味很浓。离我妹妹远点儿“咳咳。”房俊也略感尴尬,不过却舍不得推开晋阳公主,任凭她依偎着自己的胳膊,感受着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美好,笑道:“有事没事不好说,不仅要看太子的意思,也要看大臣们的意思,毕竟即便晋王兵败依旧是谋逆之隐患,若保留其性命,实在遗祸无穷,万一他朝再有反复,岂不糟糕?不过若是朝堂上主要几个大臣与殿下意见一致,只将晋王圈禁、留起一命,倒也未尝不可。”说到底,这件事还要看东宫主要几位文武大臣的态度,毕竟太子登基之后朝中群臣大部分不属于东宫派系,那些大臣们感念李二陛下之恩德,对晋王自然生有同情怜悯之心,大概率顺水推舟,赞同保留李治一命。当然,最重要还是他肯不肯串联太子与东宫文武大臣,居中做保晋阳公主顿时笑逐颜开:“那可真是神佛庇佑,这两天我都睡不着觉。”沉重的心事一朝放下,长长吐了一口气,小手轻轻拍着胸脯,波澜不惊长乐公主却知道若想要东宫文武同意留下晋王一命,房俊势必从中串联,不知要付出多少心思,让出多少利益,眼眸微红,包含情意,轻声道:“多谢你呢。”房俊哈哈一笑,眨眨眼,意有所指:“能为殿下效犬马之劳,实是微臣的荣幸。”在“犬马之劳”四字上略微加中语气长乐公主眨眨眼,略有不解,但她秀外慧中、聪慧灵敏,只是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这四字的含义,顿时霞飞玉颊,羞恼交加,轻轻啐了一口,扭过头不理睬这个登徒子。什么劳什子“犬马之劳”,又是“犬”又是“马”的,恶心恰好这时宫女将膳食端上来,三人围坐一起用膳,算是缓解了长乐公主的羞恼。用膳之后,房俊谢绝两位公主的挽留,道:“这件事还需与太子殿下商议,微臣先告辞。”两位公主自是不再挽留,一起将其送到门口,晋阳公主凑到房俊耳旁,小声叮嘱:“一定要与太子哥哥好好商量,千万要保住雉奴哥哥,只要办成了,有奖励哦。”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房俊耳朵有些痒,心跳得有些快,不敢问晋阳公主所谓的“奖励”是什么,胡乱应了一声,赶紧落荒而逃。回到昭德殿,让内侍通禀求见太子,才知道岑文本与李靖也没走,刚刚陪着太子用过膳,正在偏殿喝茶。内侍入内通禀,之后回转,引着房俊入内。太子三人正在靠窗的地席上跪坐饮茶,窗外雨水潺潺,这些时日一来难得的轻松,
第三千一百十三章 仁厚之主
是目的。若晋王谋逆之后仍可不死,旁人自然心存侥幸。房俊笑道:“千古一来,谋逆皆乃死罪,可历朝历代,谋逆之事可曾断绝?起兵谋逆,窃据皇位,所能得到的收益实在太大,即便付出性命也值得,所以有人谋逆并不是因为失败之后会不会死,而在于有没有谋逆的机会。”区区一条性命,与篡夺皇位的巨大收益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只要有机会,任谁都得拼一把,即便后果是死无葬身之地。他又续道:“况且晋王一旦战败,声望全无,哪里还有再度谋逆的能力?圈禁一个起兵谋逆的亲王,相比于赐死一个毫无威胁的亲王,更能够彰显太子殿下的宽厚仁恕,卫公要知道,当今朝野上下,忧心忡忡、心怀戒惧者不知凡几,若不能今早安抚这些人的心思,只怕往后还要横生波折。”李二陛下暴卒,未等太子登基,晋王便起兵谋逆,声称手中握有李二陛下的遗诏这份遗诏其实很难辨别真伪,所以当下朝野之中不少人都在观望,不肯直接认可太子的正统身份。等到晋王覆灭,太子登基,这些人岂能不担心太子秋后算账找他们的麻烦?心存戒惧、人心惶惶,难免埋下隐患。若太子能够昭示其宽容大度,连谋逆之首恶都能宽恕,其他人还有什么好怕的?更有利于快速稳定局势。最近很少发声的岑文本仔细想了想,颔首赞同:“二郎之言,颇有道理,皇位传承应当尽可能的避免杀戮,即便无法避免,也要尽可能的控制规模,等到晋王战败,再无起兵之可能,予以赦免正好彰显太子殿下大度,使得朝野上下迅速安定。”天下大势,从来不在于某一个人的死活,即便英明神武如李二陛下,一朝驾崩,只需帝国政局稳定自可依照先前之成法顺畅运转,晋王之生死又何足论?首要之务,在于快速稳定朝政,将这次兵变所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继而休养生息,用不了几年便能恢复如初,以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