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
关陇门阀在长孙无忌晋位司徒、辅左陛下总揽朝政之时臻达巅峰,彼时长孙无忌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即便被誉为军方第一人的李勣亦要暂避锋芒,整个关陇门阀因从龙之功纵横朝野,声势无两。然则盛极而衰,此千古不易之定律也。自此之后,关陇家族便每况愈下,固然与李二陛下打压门阀、扶持寒门息息相关,但最为令人忧心的还是族中子弟难堪大用。似长孙冲那等天资寻常之辈,便已经算是关陇子弟当中的佼佼者,其余诸如长孙涣、窦德威、杜荷之流,皆是纨绔子弟。门阀不怕遭逢乱世,也不怕一时困顿、声势跌落,最怕便是后继无人。子孙不肖,纵然祖宗积攒下再多家业也有败光的一天这就导致自贞观十年往后,关陇子弟在军中者人数虽多,却至多是个偏将,竟无一人可以统军坐镇一方。关陇当年以军功起家,北魏六镇之时雄踞代北、威慑天下,居然入唐之后数十年便彻底丧失了对军队的掌控,何其悲哀也?否则,也不至于前次施行兵变最终以惨败收场。尉迟恭麾下的右侯卫已经是关陇门阀所能够掌控的最后成建制军队,若想事成必须指望尉迟恭全力以赴、不计损失,万一此人中途变卦彻底重新倒向东宫,关陇各家都将死无葬身之地。故而尉迟恭表现出质疑背弃东宫之意,宇文士及已经吓得一身冷汗,赶紧出言警告尉迟恭闷声道:“吾不过一时感慨而已,岂能质疑各家联合之决定?放心吧,此次必然全力以赴。”他又不是傻子,岂能甘心情愿为关陇门阀做刀?关陇门阀核心有十余家,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掌控军队且能够派上用场的就他一个,瞧瞧人家程咬金坐镇长安左右逢源,怎能不羡慕?只不过自家与关陇血脉相通、纠葛太深,实在无法割离而已。否则他老早便待价而沽、改弦更张,眼下却只能一条道走到黑长安城内,程咬金也坐在中军帐发愁。账外人喊马嘶、热火朝天,漫天雨水也不能隔阻军队集结,一队队人马从营房之内赶到校场列队,然后在各自偏将、校尉带领之下奔赴城中各处,实施警卫、戒严。作为宿卫京畿的最重要力量,左武卫压力很大。毕竟谁都知道一旦陛下殡天,接踵而来的便是争储风波,极有可能爆发一场席卷整个关中的大战打仗大家自然不怕,大唐立国以来东征西讨,左武卫一直都是各处战场的主力,上阵厮杀勇勐五千,战无不胜战功彪炳。但自东征返京以来军械迟迟得不到补充,不仅各级军官整理的火器训练章程只能空置,甚至连先登军队的甲胃都无法凑齐牛进达身材高瘦,面庞黝黑,整个人精干剽悍好似铜浇铁铸一般,坐在程咬金下首一脸担忧道:“眼下咱们看似士气鼎盛,实则军械严重不足,一旦局势恶化大战开启,弟兄们拿什么去打仗?”左武卫将军牛进达是程咬金最信任的副将,这些年程咬金渐渐放权,牛进达实际上已经成为左武卫半个主帅,身受部下将校兵卒信服,威望极重。程咬金捋着胡子,目光从立在墙角的马槊上挪开,瞅了一眼窗外潺潺细雨之中集结的部队,缓缓道:“铸造局被毁,军械产能一时间跟不上,这是没法子的事儿。况且不仅是咱们,如今十六卫诸多军队都缺乏军械,大家平齐,仗也还是那个打法。”牛进达跟随程咬金多年,从当年一个匪
第三千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
对上司能说的么?没上没下,活该你时至今日还只是个左武卫将军,老子不退下去,你这厮一辈子也坐不上十六卫大将军的帅帐!”牛进达嘿嘿一笑:“当主帅有什么好?功劳到头了升无可升,可一旦有半点错处就得给全军被黑锅,整日里战战兢兢唯恐犯了大错被虢夺了国公爵位,连贪墨几个铜钱都心惊胆颤,喝个花酒也要当心御史弹劾,你以为老子傻?是你看不透而已!”“嘿!”程咬金上下打量牛进达,啧啧称奇:“出息了啊,居然还有这份口才见识?回头去你府上喝酒的时候,吾得去跟弟妹聊聊,她家这个犟牛不仅想着贪墨银钱还学会喝花酒,这是大喜呀,必须给张罗几方如花似玉的小妾,多生出几个聪明伶俐的儿子继承家业才行。”“啊这”牛进达目瞪口呆,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家中老妻发飙赶紧告饶:“不过是末将一时口无遮拦胡吹大气而已,大帅莫当真话说回来,万一陛下有事,太子那边意欲剪除隐患率先对晋王发动,亦或晋王欲问鼎大宝发起兵谏,咱们该当如何?”所以之前程咬金说的那番话都是扯澹,身在朝中,执掌军队,遭逢皇权更迭之时又岂能当真置身事外?就算不站队,也必须有一个倾向,定下一个章程,否则事到临头自己先乱了程咬金看着他,缓缓道:“你有看法?”牛进达一愣,旋即摇头:“吾能有什么看法?这么多年每一次都是你拿主意吾冲锋,这回自然也是如此,懒得动脑筋。只不过咱们总不能这么左摇右摆随风倒吧?有负陛下之重托啊。”十六卫兵强马壮具是精锐,东宫六率更是战力强悍,结果李二陛下将这些部队全部调出长安,命左武卫入城宿卫,这已经是以帝国社稷相托付,何等之信任?若左武卫在攸关皇位传承之事上毫无主见,只知道逐利而行,实在愧对李二陛下程咬金想了想,说道:“不急,尚未至关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