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十六章 相互猜忌
李承乾素来是个优柔寡断之人,无论是真心放弃争储,还是不愿面对争储失败的惨烈后果,总归是有几分为东宫属官的前途性命着想之原因,能够做到下定决心之后不动摇,已然难能可贵。于志宁有些不豫,他是个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固然在仕途混迹了一辈子,却已经没能学会掩饰心情,脸色难看得紧。宇文士及却看不出任何失望,反而颔首笑道:“殿下至诚至孝,实乃天下模范,只可惜陛下识人不明,非得易换储君,只怕将来悔之莫及。”这话有些“大不敬”,臣子岂能私下指摘皇帝的不是?但此地乃是东宫,面对的乃是即将被易储的李承乾,这种话不仅不会惹来风波,反而会使得李承乾心中泛起得到认可、同仇敌忾之意李承乾摆摆手,一脸正色:“郢国公此言再不能提及,父皇为了帝国夙兴夜寐、呕心沥血,教导吾等皇子更是尽心尽力,只要是父皇的儿子,谁都有资格继承皇位,孤焉能因先一步被立为储君便将储位视为己有,因此对父皇心生不满?孤还是那句话,这天下是父皇的天下,他不给,孤绝不能争。”他也明白宇文士及的用心,这番话若是传扬出去,必将惹得父皇愤怒,说不定就会加紧易储步伐,甚至顺带将自己的权力愈发剥夺干净,从而引发自己的不满,反抗父皇的易储他固然没什么心机,但也知道官场之上最缺乏的便是“诚意”,若非关陇门阀此刻走投无路,又岂能到他这边寻机钻营?若父皇此刻给关陇一条明路,只怕宇文士及立刻便投奔过去,父皇若赐给自己一杯毒酒,宇文士及甚至会扑上来撬开他的嘴将毒酒灌进去即便无心争储,李承乾也不愿破罐子破摔,父皇心如铁石,自己即便愤怒的表达不满,难道就能让父皇回心转意?非但不能,反而愈发激怒父皇,导致不可预知的祸事还不如躺平了任凭摆弄、毫不抵抗,或许父皇还能滋生出几分怜悯愧疚之意,将来对待自己的子女下手轻一些,在房俊等人的斡旋之下觅得一条生路。宇文士及沉默一下,强笑道:“殿下心胸宽阔,吾不及也。”如今关陇犯下大错,于朝堂之中的根基几乎被尽数斩断,唯有押注于太子这边或可有朝一日随着太子稳固储位而复起,但眼下太子摆明了躺平不争不抢,储位被废已成定局,关陇再想依托此路复起已经行不通。但除此之外,再想寻一条复起之路,何其难也?自己与长孙无忌明争暗斗许多年,一直被其压制心有不甘,如今长孙无忌已死,自己夙愿得偿成为关陇领袖,首要面对的便是如何带领关陇自泥潭之中挣脱而出这样的艰巨任务,压力如山,方知长孙无忌这些年带着关陇一跃成为天下第一等门阀、权倾朝野之艰难。芙蓉园,魏王府。魏王妃言笑晏晏亲手给李治斟上茶水,然后美眸瞥了李泰一眼,夫妻眼神交汇,这才一脸笑容的转身退出。环佩叮珰之间,李治目光从嫂嫂丰腴妖娆的背影上收回,对李泰道:“方才小弟去了崇仁坊,恳请越国公出手相助”遂将自己所求之事说了,言罢,他语气诚恳:“太子哥哥乃是嫡长子,纵然将来被废,按照宗祧承继之规则,也当是二兄你继任。小弟若身在京中,难免有些人借机生事,使得咱们兄弟陷入两难故而小弟已经决定,只待水师那边传来捷报,便即刻向父皇恳求外放
第两千八十六章 相互猜忌
转变、峰回路转,心里又难免滋生了几分野望——那毕竟是九五至尊的位置,手掌亿万黎庶生杀大权,谁能不怦然心动?所以现在雉奴做出此等选择,令他意外之余,自然而然想到是不是其中有诈。毕竟雉奴这小子看似人畜无害,实则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心念电转,李泰感慨道:“雉奴你虽年幼,但心胸气魄胜却愚兄无数,与你相比,愚兄汗颜无地。只不过虽没有出海封建之决心,可愚兄也不会做出那等兄弟阋墙之事,当日于父皇面前立誓不会争储,日后也不会反悔。”心里却难免嚯嚯狂跳。太子被废,雉奴出海,最有资格接任储位的便是自己甚至不用等到雉奴出海,当父皇闻听雉奴这番决心,怕是恼怒之下直接将自己册封为太子当初已经对储位彻底绝望,如今却骤然柳暗花明,得来全不费工夫难不成自己居然是天命所归?以往完全没感觉到啊李治眼眶泛湿,摸了摸鼻子,涩声道:“兄弟一场,焉能为了储位而骨肉相残?小弟宁愿背井离乡、远赴海外蛮夷之地,亦不愿他日兄弟阋墙。否则纵使得了这储位,将来君临天下,心头也如父皇那般永远藏着愧疚,一世也难以弥合。”李泰感动不已,握着李治的手,连连点头:“好兄弟!你既然做到这一步,为兄又怎能甘居其后?过几日便上疏父皇,请求为天下学政,寻访各处乡学、县学,将大唐之教育推行至每一个村寨,使得寒门学子亦能有读书进学之机会。届时雉奴你为国藩篱,愚兄则兴盛教学,一内一外,扶保大唐帝国千秋万世、繁荣昌盛!”“兄长之志,远胜小弟多矣!小弟封建于外,说是开疆拓土,却需要水师帮衬,更有大唐作为后盾,看似艰难,实则容易。兄长却要打破世家门阀垄断之学政,不仅开启民智,更要面对世家门阀之堵截,艰难之处难于上青天!”两兄弟执手对望,皆衷心拜服。待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