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梨觉得自己幻听了,这个世界好象要疯了。
但听到刘媛媛说的讲述,苏梨又是一阵无语。
原来于婷去山上砍柴,雪天路滑,一不小心滚落山坡,摔伤了腿,正好碰到李二剩,人家把她背回来了。
二人有了肌肤之亲,李二剩托人去提亲,于婷竟然同意了。
苏梨:“……”
她怎么就那么不相信呢!李二剩是那种助人为乐,不图回报的人吗?
于婷能放下大小姐的身段儿,甘心嫁个山里人,而且还是个混日子的二癞子?
这里头一定有问题。
……
红星大队 知青院
于婷的宿舍被围得水泄不通。
女知青们挤在屋里,男知青们则聚在院中,个个面色凝重。
”于婷,你要是受了欺负就说出来,咱们知青院给你撑腰!”
说话的是王蕾,刚当上了小学老师。
这姑娘快言快语,虽说平时看于婷不太顺眼,但要是于婷真受了欺负,他们知青院也不是好惹的。
其他女知青也都关切地望着于婷。
谁都没想到,这个曾经眼高于顶的京都姑娘,竟会心甘情愿下嫁一个山里汉子。
院里的男知青们虽未进屋,却都竖着耳朵听着动静,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没有。”于婷面色平静,头发稍微有些凌乱。
”是我自愿的。嫁给他,至少能有口饭吃。”
于婷这话有些破罐子破摔,你们要是有那么好心,怎么不早帮帮她?
也许她就不会发生那样的事儿了。
屋里顿时一片静默。
是呀,大家都知道,于婷的粮食快要见底了,过冬的柴火也没备够。
这些日子,谁也没伸手帮过她,甚至还有人故意给她难堪。
”于婷你再想想,”王蕾的语气急切。
”李二剩是什么人?整天游手好闲,挣的工分连自己都养不活!你嫁给他,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你真要嫁给一个文盲?要是嫁错了人,那可是一辈子的苦啊。”
“你要是真嫁了,以后回城的机会怎么办?”
门外的男知青虽然没进屋,但也隔着窗户劝道:
”于婷同志,我们男知青可以轮流帮你打柴!”
”粮食不够大家匀一匀,总能熬过这个冬天!”
”你可要想清楚啊!”
于婷手指紧紧绞着衣角,眼框有些泛红。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简直是一个笑话,咎由自取。
傅景南那样的人,连刘璐那个医学院的高材生都没有看上,怎么会看上她。
就因为徐云那个女人是自己继母吗?
可是父亲一出事,徐云立马跑了,这是奶奶写信告诉她的。
让她以后在这个地方安心生活。
她爸出事了,她回城的路被堵死了。她不在这地方呆着,还能怎么办?
今天又发生了这种事情,不认也得认了。
要是让别人知道她被李二剩那个狗东西给……,那她还有什么脸在红星大队生活?
算了,就这样吧!
况且,那狗东西还答应给她二百块钱的彩礼。
只要不饿肚子,手里还有钱,难说她就等不到机会。
众人又劝了一阵,见于婷态度坚决,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只好陆续离开。
待屋里只剩于婷一人,她终于忍不住哽咽起来,泪水无声地滑落在冰冷的被褥里。
于婷要嫁给李二剩的消息,在红星大队传得沸沸扬扬,成了这个冬天最热门的谈资。
”李二剩家祖坟冒青烟了,竟能娶个知青媳妇!”
”于知青怕不是眼瞎了?嫁谁不好偏嫁个二癞子!”
村里不少小伙子暗暗羡慕李二剩的好运气。
大雪天的,别人都在家猫冬,偏他往山上跑,这一跑就捡了个媳妇回来,还是城里来的文化人。
但也有心思活络的村民私下嘀咕:”这里头肯定有事儿,好好的姑娘家怎么会看上李二剩?”
五天后,婚礼在李二剩那间破旧的土坯房里简单举行。
不知从哪儿淘换来的两条新被褥算是唯一的喜庆装饰,于婷默默从知青点搬了过去。
两人没去领证,李二剩压根没想起这回事,村里人办喜事向来不兴这个。
于婷也没提,不知是忘了还是故意不提。
知青院的人每人随了五毛钱的份子,唯独苏梨和刘媛媛没凑这个热闹。
她俩早就和知青院保持距离,这种事自然也不会参与。
但令人费解的是,婚礼第二天,李二剩竟单独给苏梨送来了喜糖。
”苏知青,沾沾喜气。”李二剩讪笑着递过一包水果糖。
苏梨接过糖,心里顿时明白了。
这是要堵她的嘴呢!
她猜那二百块钱彩礼,八成就是于婷自己匣子里丢的那些钱。
这李二剩,真是够混帐的。
”恭喜了。”苏梨淡淡一笑,朝李二剩摆摆手。
她才懒得掺和这档子事。
眼下她正忙着准备去医院,今天可是郝峰做手术的日子,她和傅景南约好在医院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