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梨跟着二队长一路走到大队部。
刚进院子,就感觉到气氛不太对。
院子里或站或坐,聚着七八个知青院的知青,李冬青、吴澎他们都在。
显然是在等大队干部们商量小学老师人选的结果。
看到苏梨走进来,李子扬朝苏梨点了点头,其他的一句话没说。
其他几个知青的脸色,眼神里充满了戒备。
要是苏梨也来争这个位置,以她现在在红星大队的地位,还有吴书记对她的看重,自己这些人哪里还有半点希望?
李冬青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和不平。
同样是知青,凭什么她苏梨就能搞出那么多名堂,又是蘑菇又是粉条机的。
现在连他们这些“老知青”苦苦期盼的教师岗位,她也要来插一脚?
然而,没想到的是苏梨直接进了大队办公室,参与决策村里老师的人选。
知青们面面相觑,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儿。
还没有半年,苏梨就成了他们必须仰望的存在。
大队部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吴家顺和几个小队长都在。
看到苏梨进来,吴家顺赶忙让她坐下。
一小队队长,一个平时话不多的老农,磕了磕烟袋锅子,率先开了口,目光落在苏梨身上:
“要我说啊,这小学老师,哪有比苏知青更合适的人选?
要文化有文化,要本事有本事!
咱村的孩子要是能跟着苏梨学,那才叫有前途哩!”
这话一出,在座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都亮晶晶地聚焦在苏梨身上。
这主意好!
苏知青能耐大,孩子们跟着她准能学到真东西。
他们可是听说了,苏梨画了一个粉条机的图纸,县里机械厂就奖励了她一边五十块钱。
啧啧!一张纸换了一百五十块!
她要是当了老师,社员们肯定挤破头也要送孩子上学。
然而,被所有人寄予厚望的苏梨却轻轻摇了摇头,语气温和却坚定:
“谢谢各位队长的看重,但是……这个老师,我当不了。”
“为啥啊?!” 二队长忍不住脱口而出,一脸不解。
苏梨笑了笑,耐心解释道:
“教书育人是个耐心活儿,我自己知道自己事,性子急,真不一定能教好小孩子,怕误人子弟。”
她顿了顿,看到众人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知道他们觉得这是托词,便抛出了更重要的理由:
“咱们大队现在虽然有了点起色,但底子还薄。
蘑菇棚、蔬菜棚只是开始,后面怎么让咱们红星大队发展得更好,让家家户户都能多分点红,多赚点钱,我还想多琢磨琢磨呢。
要是去了学校,这些事可能就顾不上了。”
“赚钱”这两个字象是有魔力,瞬间让还想劝说的队长们闭上了嘴。
吴家顺看了看在座的各位小队长:
“苏知青的脑袋是咱大队的宝贝疙瘩!让她去教孩子识字算数,岂不是大材小用?”
一个老师能带来的好处,哪比得上她琢磨出新机器、新作物给全队带来的实惠?
一小队队长连忙改口:“可不是嘛!孩子们上学重要,但眼下让队里多赚钱、壮实家底更重要!
苏知青还是专心琢磨队里的发展大计要好!”
二队长挠了挠头,虽然有点遗撼自家小子不能跟着苏梨读书。
但一想到苏梨说不定又能搞出什么赚钱的新门路,那点遗撼立刻被对“分红”的期待取代了:
“对对对,苏梨说得在理!赚钱是大事!教书的事儿,还是让别的知青干吧!”
眼见众人不再提让她当老师的事,苏梨心里一松。
话锋一转,适时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吴书记,各位队长,既然大家觉得需要找个靠谱的老师,我推荐个人,刘媛媛。”
她顿了顿,继续说:
“刘媛媛是高中毕业生,文化基础扎实。
她性子好,做事认真负责,这一点,在辅导吴毅学习上就能看出来。”
提到吴毅,众人的眼睛亮了。
吴家顺更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我家吴毅那小子,可是个调皮捣蛋的主儿,可自从刘知青辅导以来,那孩子规矩了不少。
半年学完了小学的课程,现在都已经学到初中了。”
吴家顺越说越骄傲,可还是没把吴毅拜沉谦为师的事儿说出来。
这事儿不急,还没到让他们知道的时候。
在座的人眼睛都瞪大了。
啥?吴毅都学到初中了?想想自家还在家上蹿下跳的崽子,心里不知有多懊恼。
怪不得人家吴家顺能干书记呢!
就是有眼光!
刘知青刚来,就把孩子托付给人家了。
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差距,这就是差距。
苏梨观察着众人的神色,继续道:“最重要的是,刘媛媛同志扎根农村的决心大家有目共睹,把孩子交给她,咱们放心。”
吴家顺环视一圈在场的几位小队长,沉声道:
“我觉得行。刘媛媛同志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大家怎么说?”
一小队队长吧嗒口烟,率先表态:“刘知青啊……行!
那闺女是稳当人,干活的时候从不偷懒耍滑,挑三拣四,把孩子交给她,准没错!”
二队长也立刻附和:“对,吴毅的变化太大了,这就是本事!我同意!”
其他几位队长见状,也纷纷点头。
“没意见!”
“同意!”
“刘知青确实合适!”
苏知青力荐,吴书记也同意。
再加之刘知青又有真才实学,这人选确实挑不出毛病。
更何况,能让书记家那个混世小魔王乖乖学习的老师,教他们家的皮猴子还不是手到擒来?
可接下来,三队长王大林提出的人选,却让苏梨眯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