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梨抬眼一看,妈呀,吴家顺怒气冲冲地走过来。刚才的话被他听了个正着。
刘丽这个气呀,吴书记早不来晚不来,把她和苏梨的话全听去了。
她脸色又红又白,变得象调色盘似的。
“吴书记……我……我……”刘丽急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回去好好复习,这次招小学老师,一个是全村投票,一个是考试成绩说话。”
吴家顺脸色有些难看,这些城里娃娃,本事大得很。
为了个小学老师名额,用尽各种办法。
“好……吴书记……我会好好准备的,我现在去上工。”
说完狠狠瞪了苏梨一眼,转身跑了。
苏梨嘿嘿一笑:“吴书记,这几天学校招老师的事情,不少人找你吧?”
“恩!”吴家顺叹一口气。
好几个知青明里暗里找过他,吴澎那个家伙还给他提了两瓶酒。
李冬青也向他露了露想当老师的意思。
还有那个于婷……
唉,真麻烦!不就是当老师轻松些吗?
当初来农村的时候,不是说哪里需要去哪里,现在却又拈轻怕重了?
说实话,把村里的孩子交给这样的人他还不放心。
居心不正,别把孩子教坏了。
老师最好都象刘媛媛那样,知识面广,对孩子认真负责。
你看他们家的皮猴子吴毅现在让刘媛媛教的多听话?
可人家刘知青连要求都没提,让干啥干啥!
正想到这里,便听到面前的小姑娘说道:
“我们家媛媛姐……还是去干老师吧,那挺适合她的。”
吴家顺长吁了一口气,终于来了。
就知道这家伙会提出来。
两个人就象亲姊妹似的,他就不信苏梨不给刘媛媛说情,这不,来了嘛!
“行,这事我记在心里啦!你放心!”
苏梨见吴家顺答应下来,也不再继续招老师这个话题,出言问吴家顺:
“吴书记,你一大清早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吴家顺看了看天,这都八点多了。
还一大清早?
心里嘀咕一回,面上不显:“是关于蘑菇棚的事情。跟我一起去大队,咱商量一下。”
“蘑菇棚出事儿吗?”
听到是蘑菇棚的事情,苏梨脸色立即严肃起来。
现在,蔬菜大棚和蘑菇棚是它们大队的命,真要出事儿可怎么办?
“走吧!”苏梨赶紧说。
来到大队,几个大队干部早就等着了,一个个愁眉不展。
吴家顺让苏梨随便找个位置坐下后,清了清嗓子,脸色有些严肃:
要求咱们把培育技术贡献出来,让其他大队也跟着学习。
说咱们红星大队有了好路子,不能落下其他兄弟大队。
大家怎么看?
三小队队长猛地拍桌而起,黝黑的脸都变红了:"西山大队有果园,下坡大队有养殖场,哪个不是捂得严严实实的?
前年咱们鸡场遭了瘟,我去下坡大队求援,他们连理都没理咱们!现在倒好,看见咱们有了蘑菇棚,就眼红了?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附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满。
这可是队里的金疙瘩,哪有把金子平白送人的道理?
就是公社,也不能平白就要人的技术吧?
这时,一直沉默的二小队队长忧心忡忡地开口:
这句话象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头上,刚才还激昂的气氛顿时沉寂下来。
小队长们面面相觑,个个愁眉不展,只能一个接一个地抽着旱烟。
二小队队长拍了一下桌子,将目光投向一直安静坐着的苏梨:
“要我说,这建棚子、培育蘑菇的技术,是人家苏知青带来的。
苏梨同志是咱们红星大队的大功臣,这事儿……苏知青,你看该怎么办?”
几人的目光都向苏梨看了过来,表情带着希望。
苏知青是他们中最有文化的人,万一她有什么好主意呢?
突然被点名,苏梨心里忍不住嘀咕。
怎么办?她早就预见到会有这一天。
今年红星大队试验成功,明年红旗公社其他村子必定会跟风修建。
不出几年,北方几个省份都会出现大棚蔬菜。
技术的扩散是必然的,想拦也拦不住。
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问题轻巧地抛了回去,目光转向主位的吴家顺:“吴书记,您的看法呢?”
吴家顺眉头紧锁,脸色愈发严肃。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明天,第一茬蘑菇采收,公社的周书记要亲自带人来参观。”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周书记明确说了,咱们的蘑菇大棚和蔬菜大棚实验要是被证实成功,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势必要推广到全县、全省,甚至全国!”
这话如同一声闷雷,在小小的会议室里炸开。
刚才还群情激愤的小队长们,象是一下子被抽走了主心骨,一个个瘫坐在椅子上,如同泄了气的皮球。
合著他们红星大队辛辛苦苦摸索出来的技术,注定要无条件地让出去?
可心里再怎么不情愿,他们也明白,一旦上升到这个层面,就由不得他们一个小小的大队做主了。
名声再响亮,终究是虚的。
哪里比得上队员们肚子里能吃饱饭,手里有钱花实在?
“事情已经是这么个事情,”
吴家顺的声音将众人从沮丧中拉回现实:
“咱们今天坐在这里,就是要群策群力,想想怎么在这既定的事实下,为咱们红星大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最后在苏梨身上定格,带着明显的期许。
“苏知青,你是技术的带来者,也是咱们大队最有文化的人,说说你的意见?
看有什么好方法能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