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梨刚从空间出来,脚步还没站稳,就看见刘媛媛正从房梁挂钩上取下一块色泽深红、冒着油光的狼肉。
“咦?”刘媛媛一回头,看到悄无声息出现在屋里的苏梨,吓了一跳,拍着胸口道,
“你啥时候回来的?怎么跟个小猫儿似的,一点动静都没有?吓我一跳!”
“咳咳!”苏梨心里一虚,面上却强装镇定,连忙轻咳两声掩饰,
“刚回来,就比你早一步,正好你去拿肉了。”
她暗自庆幸: 身上藏着天大的秘密,跟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就是不方便。
幸好刘媛媛性子耿直,不是于婷那种心思九曲十八弯的,不然自己这“神出鬼没”的,早晚得被扒掉马甲。
注意力很快被那块狼肉吸引,苏梨凑上前仔细看了看,惊讶道:
“媛媛姐,这才几天功夫,你就把狼肉熏制好了?这色泽、这干湿度,看着就象老手艺人了!
我记得熏肉没个十天半月不成吧?”
刘媛媛闻言,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嘴上却谦虚道:
“这算什么?要是我连这点看家本事都没有,我师祖知道了,非得拿擀面杖敲我手心不可!”
“师祖?”苏梨捕捉到这个陌生的词,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刘媛媛年纪轻轻就有这般好手艺,果然是有传承的。
“恩,一个脾气有点倔,但心肠特别好的老太太。”
刘媛媛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温暖和怀念,但显然不愿多谈师门往事,只含糊地应了一句,便不再往下说。
苏梨见她不愿深谈,也没有探问人家秘密的喜好。
转而说起正事:“媛媛姐,咱们剩下的狼肉还有多少?我想挑几块好的送人。”
“就知道你得用!”刘媛媛笑着指了指厨房角落那个半人高的大陶瓮,
“我和阿姨特意给你留了不少,都收在瓮里呢,就怕你临时要送人情。”
“太好了!”苏梨眼睛一亮,
“我打算明天去趟公社,给姗姗姐寄封信,顺便给她寄点咱们这儿的土特产过去。
改天还要去趟县里,给汪伯伯送去一份。”
徐姗姗之前给她寄了那么多紧俏的物资和用品,这份情谊她一直记着,总要礼尚往来才好。
还有汪泽明,人家上次来特意给她放下了粮票和钱,自己怎么也得回点礼才是。
刘媛媛听了,热心建议道:
“要说土特产,秋兰婶子家倒是有不少好东西。
她儿子前阵子上山,采了不少野生大枣和核桃,颗颗饱满。
你要不去她家看看,买上一些?”
“行!秋兰婶子为人爽快,我这就去问问!”
苏梨想起王秋兰前几天帮忙修缮牛棚时忙前忙后的热情劲儿,觉得这事儿准成,当即拍板,风风火火地就朝王秋兰家走去。
苏梨来到王秋兰家时,王秋兰正坐在院子里搓玉米,见她来了,立刻热情地招呼:
“苏知青来了,快坐!有啥事不?”
“秋兰婶子,不坐了。我想跟您买点山枣和核桃,打算寄给城里的亲戚尝尝鲜。”
苏梨笑着说明来意。
王秋兰一听,立即把手里的玉米棒子一放,利索地站起身:
“嗐!我当啥事呢!这东西家里有的是,都是大林那孩子山上弄来的,不值什么钱,说什么买不买的,我给你装点!”
说着就风风火火地进屋,很快提出了半个鼓囊囊的布袋子,里面装着的正是晒得干爽的红枣和核桃。
“喏,拿着!够不?不够婶子再给你装!”
这时,王秋兰的儿媳馀霞正从灶间出来,看见婆婆二话不说就把丈夫辛苦摘回来的山货往外送,心里那股憋了好几天的火气“噌”一下就冒了上来。
前几天队里选人去蔬菜组,她和男人也报了名,可最后没选上。
她本来心里就窝火,家里和吴家顺是远亲,平时走的也近。
婆婆和苏梨的关系也不错,连胡家那个婆娘都能去,她为什么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