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后山,地肺山深处。
此处并非龙虎山主峰那般香火鼎盛、道宫林立,反而显得幽深僻静,人迹罕至。
山腹之中,有一处天然形成的巨大洞府,洞内云雾缭绕,灵气氤氲,更隐隐有地火翻涌之声与低沉兽吼传出,显得神秘莫测。
洞府深处,一身朴素道袍的赵黄巢盘膝坐于一块温润如玉的青色巨石之上。
他面容清癯,气息与周围的山川地脉隐隐相连,仿佛已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
此刻,他正听着一名心腹道童的低声禀报,内容正是关于广陵江畔,赵若真一剑斩蛟的详细经过。
道童禀报完毕,垂手肃立一旁,不敢打扰。
赵黄巢缓缓睁开双眼,眼中并无丝毫波澜,反而露出一丝了然与玩味的笑容。了捋长须,低声自语道:
“广陵江那条小蛟……果然是赵若真斩的。 呵呵,离阳宫里那位,此刻怕是又气又怕,却又无可奈何吧。”
他身为离阳皇室老祖宗,辈分极高,修为更是深不可测,对于太安城中那位天子赵敦暗中豢养蛟龙、窃取广陵水运以制衡藩王的谋划,自然心知肚明。
甚至,这背后未必没有他默许的影子。
毕竟,巩固赵氏江山,也是他的意愿之一。
然而,对于这条蛟龙被斩,赵黄巢却并未表现出丝毫恼怒或惋惜。
“一条尚未大成的蛟龙罢了,虽说可惜,但……舍了也就舍了。”
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物件。
他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山岩,望向了龙虎山前山的方向,那里是赵若真清修之所。
“与一条随时可以再寻再养的畜生相比……” 赵黄巢的嘴角勾起一抹老谋深算的弧度,“一位实力深不可测、潜力无穷的‘道剑仙’的善意,才是真正可遇不可求的珍宝。”
他看得远比皇帝赵敦更加透彻。
赵若真此人,实力强悍,行事看似随心所欲,却自有其底线与原则。
他斩北凉,是为私怨,但并未波及无辜;他斩广陵蛟,是因蛟龙害人,而非刻意与离阳皇室为敌。
这说明此人并非嗜杀成性、不可理喻的魔头,反而有着一套自己的行事逻辑。
“此人如今对离阳,至少并无明显敌意。甚至,他斩了那兴风作浪、残害百姓的蛟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替天行道,无形中维护了离阳的稳定。”
赵黄巢心中盘算着,“若能与之交好,或至少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默契,其价值,远胜十条蛟龙!”
“为一个死物,去得罪一个活着的、未来可能达到陆地神仙乃至更高境界的绝世高手?赵敦那小子,还是太年轻,太过计较眼前得失了。”
赵黄巢微微摇头,对当今天子的格局有些失望。
他的目光转而投向洞府深处,那里地火翻涌的岩浆池旁,隐约可见一条体型更为庞大、鳞片呈现暗金色、头角已初具龙形的巨蛟正在其中沉浮,吞吐着浓郁的地脉火煞之气!
这条蛟龙的气息,远比广陵江那条强横了十倍不止!
“广陵那条,不过是试探各方反应、顺手为之的棋子。” 赵黄巢眼中闪过一丝傲然与期待,“真正的大杀器……是老夫这地肺山中,以地脉龙气与王朝气运共同滋养的这条‘赤帝龙’!”
“待它功行圆满,化龙飞天之日,其威能,足以镇压一国气运,摄服天下藩王!那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针!”
“至于赵若真……” 赵黄巢收回目光,心中已有定计,“只要他不主动与皇室为敌,不阻碍老夫的大事,他想做什么,由他去便是。甚至……在某些时候,或可暗中行个方便。”
“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强。尤其是……如此强大的敌人。”
想通了此节,赵黄巢心中一片豁达,再无半点芥蒂。他重新闭上双眼,心神沉入修炼之中,周身气息与地肺山的地脉龙气更加紧密地交融在一起。
对他而言,赵若真斩了广陵蛟,非但不是损失,反而是一个契机。
一个让他更清淅地看清了这位“道剑仙”的为人与价值,从而调整了对策的契机。
这位皇室老祖宗的隐忍与远见,由此可见一斑。他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他在乎的,是整个离阳赵氏江山的长远稳固。
而赵若真这样的人物,若能不为敌,便是大幸。
龙虎山因此事可能引发的与离阳皇室的潜在冲突,便在赵黄巢这轻描淡写的态度下,悄然消弭于无形。
至少,在皇室最高层这里,赵若真暂时是“安全”的。
而刚刚回到龙虎山、对此一无所知的赵若真,也乐得清静,继续着他的修行与感悟。
他并不知道,自己无意中的举动,已经让那位深藏不露的皇室老祖,在心中将他摆上了一个极其重要且需谨慎对待的位置。
天下的局势,便在这样一个个看似偶然的事件与身处高位者的权衡中,微妙地变化着。
……
夜色深沉,龙虎山云锦山深处,万籁俱寂,唯有山风拂过林梢的簌簌声。
被那位神秘道人赵黄巢强行“留”在龙虎山、困于无形阵法之中不得下山的轩辕青锋,此刻正百无聊赖地在山间小径上踱步。
她性子本就清冷孤傲,不喜与人多言,被困于此地多日,虽无性命之忧,却也感到烦闷异常。
白日里,她已将这云锦山能走的地方走了个遍,试图查找下山的破绽,却始终一无所获。
此刻夜深人静,她更是毫无睡意,索性信步由缰,不知不觉便走到了云锦山一处更为僻静的所在。
这里古木参天,灵气似乎比别处更加浓郁几分。
就在她转过一处山坳时,脚步却猛地一顿。
借着清冷的月光,她看到前方不远处,一株虬枝盘结、不知生长了多少岁月的古松之下,赫然盘膝坐着一道身影。
那人身穿一袭月白色的道袍,在月色下泛着柔和的光晕。
他身形挺拔,面容在阴影中看不真切,但轮廓依稀可见其年轻与俊朗。
他双目微阖,呼吸绵长,仿佛与周围的夜色、古松、山石融为了一体,周身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道韵。
正是赵若真。
轩辕青锋秀眉微蹙,清冷的眸中闪过一丝疑惑与警剔。
“这道士……是谁?”
她心中暗忖,“龙虎山的道士?怎么从未见过?而且……大半夜的,独自一人在这荒山野岭打坐?”
她身为徽山轩辕家的嫡女,眼力自然不凡。
她能感觉到,眼前这道人虽然静坐不动,但周身气机圆融无暇,深不可测,绝非龙虎山那些寻常的火工道人或者低辈弟子可比。
其身上那股自然流露的出尘气质,甚至让她联想到了家族中那些隐世不出的老祖宗!
“莫非是龙虎山某位隐居在此的清修高人?”
轩辕青锋猜测着,脚步下意识地放轻了几分,不敢贸然打扰。她虽性子冷傲,但也知深浅,在摸不清对方底细前,不会轻易得罪人。
她站在原地,静静地观察着。
月光如水,洒在那道人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银纱。山风拂过,吹动他额前的几缕发丝和宽大的道袍,更显得他飘逸出尘,不似凡俗中人。
看着看着,轩辕青锋心中那点警剔,不知不觉竟淡去了几分,反而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
这道人打坐的姿势,呼吸的节奏,乃至他周身那种与天地共鸣的意境,都让她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平和与安宁。
连日来因被困而产生的焦躁与烦闷,似乎也在这份宁静中,被悄然抚平了些许。
“此人……好深的定力,好玄妙的气息。”轩辕青锋暗自惊讶。
她自幼见识过不少高手,但像眼前这人这般,能让她光是在旁边看着,就感到心神宁静的,却是绝无仅有。
她不禁对这道人的身份更加好奇。
“他是否知道下山的方法?”一个念头突然从轩辕青锋心中升起。
这云锦山是龙虎山地界,若此人真是山中隐修的高人,或许有办法破解那困住自己的阵法?
但这个念头刚一升起,就被她压了下去。她天性骄傲,不喜求人,更何况是对一个来历不明的陌生道人。
再者,那道人也未必肯帮她,说不定还会惊动龙虎山其他人,徒增麻烦。
正当轩辕青锋心中念头转动,尤豫着是悄然退去,还是上前试探一二时——
古松下的赵若真,那一直微阖的双目,却毫无征兆地,缓缓睁了开来。
一双清澈、深邃,仿佛蕴藏着星辰大海的眸子,平静地看向了站在不远处的轩辕青锋。
四目相对。
轩辕青锋心中猛地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