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除夕岁宴(1 / 1)

“继续抽奖!”

【叮!恭喜宿主!获得煤炭开采综合技术(及配套基础安全规范)!】

“嗯?”

“煤炭开采技术?”

这个奖励让李恪微微一怔,有些惊讶,居然抽到煤炭开采技术了。

不过。

还不错!

炼器传承,是提升个人与高端战力的利器。

而煤炭开采技术,却是足以改变国计民生,推动时代向前的基石!

要知道,在如今这个时代,主要以木炭,及少量露天煤石为主要燃料。

煤炭开采技术,无疑是点石成金的神术!

“不错不错!”

“正愁铁炉烧的是木炭,完全不经烧,有了大量煤炭,才够烧嘛!”

自从铁炉问世以来,这东西就彻底火爆长安。

稍微有点小钱的家庭,谁家不买个铁炉烧?

问题是光有铁炉可不行,还得有燃料!

光靠烧木炭……

根本不经烧啊!

现在好了。

有了煤炭开采技术,就可以大规模开采煤炭。

而且。

水泥、玻璃、肥皂、炼钢,哪个不需要煤炭?

接下来直至年关,李恪再未离开太和宫,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每日画画符,炼炼器,闲暇时,还会口述《资治通鉴》,萧文心记录。

又或是与一众妻妾吟诗作画,探讨人生,研究软件硬化工程、人类繁衍。

这般日子,远离朝堂纷争,既红袖添香,又有大道可期,可谓逍遥自在。

时光悄然流淌,转眼便到了腊月二十九。

年关近在眼前。

李恪这才带着一众妻妾,返回长安城。

年关将近,整个长安城热气腾腾,喧嚣鼎沸。

街道两旁的槐树上,已悬挂起了各式各样的彩绸、灯笼,迎风招展。

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桃符,驱邪纳福。

坊市之间,人流如织,比平日多了数倍。

叫卖年货的商贩嗓门格外洪亮,售卖着胶牙饧、门神、钟馗像、松柏枝、苍术等一应年货及辟邪之物。

空气中弥漫着油炸果子、炖煮肉食的香气。

秦王府上下同样忙碌得很,洒扫庭除,悬挂灯轮,准备祭品,一片喜庆。

和后世一样。

大唐的春节(元日、岁日或元正)也是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

不仅充满了各种仪式、娱乐和人情味,还有各种官方典礼、民间习俗。

……

翌日。

除夕之夜。

天色还未黑透,秦王府内已是灯火通明。

李恪换上庄重的亲王礼服,玄衣纁裳,绣有九章纹样,玉带钩悬,远游冠高束,衬得他面如冠玉。

萧文心身着深青色翟衣,头戴九翚四凤冠,珠翠环绕,雍容华贵之中,又不失清雅书卷之气。

今日是除夕岁宴,虽在皇宫,却带有家宴性质。

所以,允许皇子、公主携带家眷入宫参宴。

萧文心作为秦王正妃,自然也要参加岁宴。

车驾抵达宫门。

但见宫阙巍峨,早已披红挂彩,悬挂宫灯,空气中弥漫着热烈的节日气息。

岁宴正式开始前,要举行一年之中最为盛大、也最具神秘色彩的宗教仪式:

宫廷大傩仪!

仪式在太极殿前的广场上进行,由太常寺卿亲自主持。

只见数百名精心挑选,年龄在12至16岁之间的童子,已然列队整齐。

他们头戴色彩鲜艳,夸张狰狞的“傩面具”。

或青面獠牙,或赤发怒目,象征驱逐疫鬼的神灵。

身着统一的红黑两色衣裤,手持各式兵器道具,在凛冽的晨风中肃立。

“吉时已到!”

太常寺卿高声唱喏。

顿时。

鼓声如雷,轰然炸响!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鼓点,童子们开始高声呐喊,声音稚嫩却充满力量,汇成一股驱邪辟易的声浪。

“傩——傩——”

呐喊声与鼓声交织,队伍从太极殿前出发,沿着宫道,浩浩荡荡游行。

他们穿行于宫苑楼阁,殿宇回廊之间。

每到一处,便挥舞戈盾,大声呼喝,做出驱赶、击打的姿态。

象征着将潜伏在宫闱深处的“疫鬼”、“秽气”尽数驱逐出去,以保皇室安康,来年风调雨顺。

这场面,既充斥着令人敬畏的宗教仪式感。

又带着一种近乎野蛮的生命力量,极具视觉和心灵的冲击力。

李恪与萧文心站在观礼区域,看着这古老而浩大的仪式,也大为震撼。

尤其李恪这个现代人,感受格外强烈。

这是迥异于后世娱乐活动的古代宗教活动,原始、神秘、震撼人心。

庄严肃穆的大傩仪持续了一个时辰,方才结束。

这也象征着宫闱已涤荡洁净,邪恶已退散。

随后,除夕岁宴在两仪殿,正式拉开帷幕。

除夕岁宴,规模远超平日,不仅忙于造人的太上皇李渊,赫然出席。

后宫有位份的妃嫔全部出席,诸位皇子、公主,无论长幼,皆按序而坐。

此外。

那些早已外出就藩的皇子、亲王,也都奉诏赶回长安,参与这皇室一年一度的大团圆。

一时间。

殿内珠环翠绕,衣香鬓影,皇室成员济济一堂。

场面之隆重,气氛之热烈,堪称年度之最。

而在这看似和谐团圆的景象中,一道落寞的身影,却显得格外刺眼。

前太子李承乾,也出现在了宴席之上。

只是。

与往昔他作为储君,座位仅在帝后之下,众星拱月般的尊崇截然不同。

如今的他,身着普通庶民服饰,默默坐在一个最靠后,最不起眼的位置。

偶有目光扫过李承乾,也多是带着怜悯、唏嘘,或是不动声色的疏远。

昔日的东宫储君,如今只能在这盛大的家宴中,品味着世态炎凉的无情。

李恪与萧文心在自己的席位上落座,自然也看到了那位落魄的兄长。

李恪倒是没多少波澜。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李承乾谋反叛乱,就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如今落得这般下场,又能怪得了谁呢?

太上皇李渊高坐主位,身着太上皇常服,面容比之年前苍老了些许。

但老头精神状态不错,频频举杯,接受儿子、孙子孙女们的敬酒与祝福。

然而转了一圈,却没看到大孙子李承乾,李渊带着几分疑惑,故意问道:

“二郎啊,朕这老眼昏花的,瞧了半晌,怎的好像没瞧见承乾那孩子?”

“今日除夕,一家团圆,他这做孙儿的,怎的也不来给朕敬一杯酒啊?”

此言一出。

全场倏地安静下来。

李世民脸上的笑意骤然僵住,握着玻璃杯的手指微微收紧,心下一阵恼怒。

承乾就坐在殿内,父皇高居御座,岂会看不到?

现在故意说出来,分明是要给朕难堪啊!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何奈?何奈?应是缘浅情深 报告师尊,小师妹她靠邪修杀疯了 警察陈阳的故事 让你当郎中,你靠生娃建神朝? 足球:夺舍继海老叔,我震惊曼城 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 捞尸秘闻录:从捞起爷爷尸体开始 三国:曹操的女儿爱我疯狂 浪迹在秦时的贩剑生涯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