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彼可取而代之 > 五十一 我靠!我不知道啊!

五十一 我靠!我不知道啊!(1 / 1)

刘基这么一问,张英顿时有些尴尬,然后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滚圆的大脑袋。

“之前您外出征战、我留下整编的时候,突发奇想,便调来一支我军兵马,下令让他们和这些丹阳郡的精兵们交手看看,想要试试我军整训之后的水准。

丹阳精兵天下闻名,我想着如果我军能正面面对同样数量的丹阳兵而不落败,便已经算是训练有所成了,结果战果令我十分惊讶,我军居然大获全胜。

两百人的对战,我军士兵紧紧结阵,执行军官号令互相配合作战,而丹阳兵则多自持勇武,并无太多配合,结果就是对战不过一炷香的时间,我军就获胜了,损失也很小。”

刘基顿时来了兴趣。

“那你之后可有安排更多的人马互相对战看看?”

“有,我又安排了五百人互相对抗。”

张英笑道:“结果还是一样的,丹阳兵颇具声势,各有战术,也很勇猛,但是互相之间缺乏配合,只有少数相熟的士兵之间可以自发结成小型军阵互相配合。

奈何我军军阵从最开始就没有被破坏过,丹阳兵很快大部被灭,剩下来的小部分也无力回天,只能认输,两战之后,这些原本还有些骄狂的丹阳兵好象也服了。”

“这倒是好事。”

刘基很高兴,说道:“看起来,我军的训练成果还是很好的,如此对比之下,虽然丹阳精兵名扬天下,但是没有合格将帅统领的话,也发挥不出多少力量。”

“正是如此。”

张英点头道:“如今这六个营的丹阳兵归属了您,您加以战阵训练,必然使这支人马如虎添翼,更加善战,届时对抗孙策,便更有胜算了。”

“哼,对付孙策,从一开始我便有胜算。”

刘基冷笑道:“近些日子有没有听说吴郡和会稽郡发生内乱?”

“暂时没有类似的情报。”

张英摇头道:“宛陵县方面也没有什么动静,自从孙策战败退回去之后,宛陵县方面一直保持严密守势,没有太多的动静,而且好象实行了严管,城门时刻紧锁,现在城内居民外出樵采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去,还要有士兵跟随监视,咱们的哨探很难接触到城内的人。”

刘基思虑片刻,感到有些奇怪。

“照理来说,孙策大败之后,吴郡和会稽郡不会什么都不发生,那些被孙策的威势恐吓住的人只是恐惧他,并非是臣服于他,一旦他被打败,这种恐惧削弱之后,必然会有人奋起反抗,现在怎么会没有消息呢?”

张英想了想,觉得刘基说的的确有道理。

“那么,会不会是孙策封锁消息,刻意不让消息传扬出去?所以才没有人知道?”

“那么惨的败仗,死了那么多人,被抓了那么多人,怎么会不为人所知?”

刘基摇头道:“我倒是不这么看,我倒是怀疑孙策是不是已经不在宛陵县了,说不定他已经回到了后方亲自坐镇,所以才让地方上的那些人不敢轻举妄动。”

“他不在?”

张英惊讶道:“可是宛陵县的驻军还在,孙策的帅旗也在。”

“那可不一定能代表他这个人还在。”

刘基思考了一会儿,缓缓道:“可尽管如此,惨败也是事实,孙策威望下降也一定是事实,他的名头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好用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再等等,应该快了,应该快有消息传来了,在消息传来之前,咱们先继续整顿兵马吧,反正宛陵县,我一定要拿下!”

刘基决定等,并且也不是干坐着等,而是一边办事一边等。

办什么事情呢?

任免军官。

此前一连串的战事取得了不小的战果,立下战功的军官、士兵也很多,现在军队又扩编了六个营,等于新创建了一个军还要多,那么多的军官职位,肯定是需要提拔人来做的。

首先别的不用说,这个新创建起来的军的统领大将自然就是为刘基立下战功的太史慈。

刘基正式上表,拜太史慈为威烈中郎将,令他统领新编的这个军,就此成为刘基麾下仅有的三个重要的中郎将之一。

太史慈最开始还有点诚惶诚恐,面对老同事张英和李彬的时候,还很是客气,觉得是不是要多做一些退让、展现一下自己的风度。

但他没有料到的是,不单单李彬对他很友好,张英也对他很友好,甚至那些他根本就不认识的军司马、校尉、营司马们,也有很多人都对他很友好。

他都有点懵了。

难道之前我的人缘那么好的吗?

当然不是。

他很快就知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刘基在军队里执行了一套东莱人优先提拔的潜规则,讲究一个口里会说东莱话、腰间就把官刀挂。

别管你有没有立下过什么战功,只要你是东莱郡人,在刘基这边,最差最差,也能混一个伍长的小军官来做。

就不存在让你没有官职来做的情况。

而太史慈,也是一个标准的东莱郡人。

在这支军队里,他属于一个重要内核权力圈子的一分子,并且天生就是,只要添加进来这支军队,他就是这支军队里的特殊优待。

太史慈对此表示——我靠!我之前不知道啊!

要是早知道刘基在这支军队里折腾这项制度,我早就回来了好吧?

哪里还需要和孙策打生打死?

哪里还需要攻伐三县之地建功立业还心惊胆战?

怎么不早说?

当初韩朗来见自己的时候,怎么不早说?

太史慈的确感到有那么一丝丝的无语。

但是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别的办法,反正他已经一跃而上成为这支军队中仅有的三名中郎将的其中一名,而且还得到了十分广泛的承认。

也不单单是太史慈,太史慈原先的亲信之中,本身也就有不少东莱郡人,刘基大手一挥,这批东莱郡出身的部下们全都成为了军官。

刘基还特意向太史慈咨询他这些部下们的能力,按照太史慈的建议给他的这些部下安排了从军侯到营司马不等的军官职位,其中优秀的两人还直接任命为校尉。

太史慈几乎是立刻就在刘基麾下有了自己的生态位,有了自己的支持者,有了听话敢战的部下。

他高兴的无以复加,瞬间就感受到了来自于刘基的光辉照耀,感受到了浓浓的恩情普照!

公子的恩情!

还不完!

于是刘基非常顺利的把整个太史慈的小势力完整的吸收进入了自己的集团之中,用东莱子弟兵这个大集体快速包裹住了太史慈,直接把太史慈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拉满。

至于剩下的军官位置,还是按照老规矩,分配给立功人员,扩充“豫章起兵旧部”这个大集体。

与此同时,因为刘基的势力正式突破了豫章郡的范围,豫章起兵旧部这个集体的存在感和集体认同感也开始上升,他们纷纷以刘基的起家旧部、功勋元老自居,自发的维护起了刘基和他们之间的情谊关联。

然后用审视的态度面对后来者。

很显然,到这一步为止,东莱子弟兵集团和豫章起兵旧部集团已经完全成型,在军中有了非常清淅的存在感。

他们是这支军队里的实权派,是最拥护刘基主导地位的哼哈二将,掌控着这支军队的最强战力。

至于其后添加的山越集团和丹阳郡的新人们,虽然在人数上占据了优势,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他们的人数还会不断增多,但是他们的整体权势是明显不如哼哈二将的。

但这也不是说他们就没有成长空间。

刘基也不会仅仅只塑造哼哈二将。

以柯虎、费康和馀赦为首的山越集团也被刘基打造为了军队里的重要一方势力。

他们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都属于军队里的数量大户,且因为曾经的身份问题而受到东莱子弟兵和豫章起兵旧部在某种意义上的猜忌,他们之间的关系必然不会很好。

而他们可以在军队里站稳脚跟的唯一靠山就是刘基本人。

所以刘基对他们的定位就是与哼哈二将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中的一架,在未来,甚至可以起到平衡哼哈二将势力的重要作用。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在军事资源的配比之中,刘基甚至还会偷偷给到山越集团一些特殊的优待,让他们可以维持一定规模的存在,不至于让整支军队都被哼哈二将给包圆了。

而对于刘基来说,三驾马车显然也是不够的。

未来的四喜丸子、五角星、六芒星,那都是要扶持起来的。

一个势力集团内部不可能没有各自的小山头,小山头的存在是必然的,是客观的,刘基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节这些小山头之间的关系,维持平衡,从而彰显自己的绝对权威。

这一套手法,他玩得很6。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姐姐们要老婆不要 恶龙来了 让你替父从军,你却成了将军? 悬疑解密档案 盛世美颜靠苟赢 红楼:我,最强燕王,专截金钗! 我的能力是悖论摹写 僵尸:拜师九叔,葬尸成道祖 我的士兵能无限复活 季如歌